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个人理财市场的产品推陈出新,令人眼花缭乱;老百姓的理财意识,理财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对于2006年来说,这仅仅只是一个“预热”,在新的一年,个人理财市场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期待的精彩——  相似文献   

2.
2007年我国的理财市场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理财产品成为广大人民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然而今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连续出现零收益和负收益事件,引发了理财产品投资者的诸多质疑,理财市场一时之间似乎陷入了发展困境。究竟我国的理财市场发展前景如何?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理财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金融监管部门下一步要如何加强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督管理?商业银行如何深入开展理财业务?广大理财投资者又应该怎样认识和选择理财产品?本文试对以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魏雅华 《时代金融》2007,(11):12-13
2007年,中国股市继续高歌猛进,仅仅9个月时间,指数涨幅就超过了100%,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财富神话。于是,一辈子只会把钱存银行的老百姓纷纷投身“股海”“基海”,掀起了一波“全民理财”高潮,也让还未结束的2007年名副其实的成为了中国老百姓的理财开局年。  相似文献   

4.
宗学哲 《理财》2007,(1):90-91
2007年伊始,面对略显冷清的理财市场,每个人心中充满期望。从理财的角度来说,每年元旦前后这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收获的黄金时节,除了领到分红、期薪、年终奖等“外快”之外,人们可以坐在温暖的家里静心盘点一年来家庭的收支情况,分析个人理财的得失,及时发现并纠正一些理财的偏  相似文献   

5.
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大量推出不同类型的个人理财业务品种,理财市场异常火爆。许多产品供不应求。已成为百姓投资理财的新热点。但是,在繁荣的背后,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着的各类问题逐步显现,特别是商业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以下简称“银信合作”)设立的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6.
张梦 《中国外资》2007,(5):56-57
<正>2007年,市场单边上扬行情的长时间持续,继续激发着中国老百姓的理财热情。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参与者正在积极努力地找寻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2007年“银行理财元年”的爆发式增长和2008年的零收益、负收益等“收益门”事件之后,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迎来了回归稳健、理性发展的2009年。  相似文献   

8.
2004年曾被国内金融机构称为“理财元年”。自中国光大银行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起,各家商业银行纷纷跟进,掀起理财市场的首次大战,许多老百姓都是从这时候开始近距离接触“个人金融理财”概念。但是,当时热火朝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从本质上讲并无差异,都是投资于央行票据和国债的结构性理财,收益也并非十分可观(央行票据收益率在3%左右,结构性理财收益率与其相仿)。无论是从投资品种的丰富性还是市场主体的参与程度来看,2004年的“理财元年”之称都未免名不副实。  相似文献   

9.
2004年初,光大银行率先推出阳光理财A计划这一新型外汇理财产品;2004年9月,又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阳光理财B计划,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一向以对公业务见长的光大银行,为何在个人理财市场大起炉灶;作为第一个尝试,这只“螃蟹”的味道如何;面对日益丰富的“菜系”和“口味”越来越刁的客户,这道招牌大菜又该如何烹调?  相似文献   

10.
一、中端理财市场蕴含着旺盛的需求,是农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现实选择 通过对个人理财市场细分我们可以发现,客户群主要包括:1、已经积累了大量财富者,即所谓的高端客户。2、财产有限但积极规划未来者,即所谓中端客户。但调查分析认为:普遍意义上的高端客户对理财的需求反而比普通老百姓低。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曾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对大众作过调查,74%的被调查者对个人理财感兴趣,其中41%表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品种如“理财规划”、“理财账户”、“理财产品”、“理财服务”等让人目不暇接:一些银行还提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经典口号来吸引客户,理财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百姓的理财意识空前高涨。那么,银行应如何加快拓展理财业务呢? 理财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有关金融资产管理、资金投资增值等业务或服务,  相似文献   

12.
大牛市守望     
宗学哲 《理财》2007,(3):58-59
2007年春节前的百姓投资理财,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从去年4月份开始,因价值回归和股改引发了深沪股市的大幅上涨,股民们在被套多年之后终于看到了曙光,全年股指上涨超过100%。与股指暴涨同步,人民币理财越来越普及,并且收益率不断攀升,开放式基金更是异常火爆。最关键的是,过去一年多的时间,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财类杂志书籍畅销,理财讲座爆满,报纸理财版受宠,理财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一个主要话题之一。面对沪深两市历史新高一再被轻松改写的投资格局,春节后究竟是大众理财的“黄金十年”,抑或是现有股指的“末路狂奔”,积极谋划也就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在2004年前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2004年后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有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个人金融服务的利润达310亿美元,白2004年人民币理财产品推出以来,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2007年投资市场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2006年中国的理财市场。这一年可谓热点多,利好多,赚到钱的投资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追求更多财富成为越来越多的普通工薪阶层的梦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更是第一次鲜明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这无疑会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投资理财市场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如何正确投资、科学理财,已成为国家、社会以及老百姓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6.
韩润霖 《中国外资》2013,(14):276-27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进行,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个人理财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与个人理财需求不断扩张相比,我国的金融理财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笔者将对金融理财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以期为金融理财市场的开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黄钢 《中国金融家》2005,(1):104-106
伴随着纷飞的雪花,又一个春天悄然来临。2004年。个人理财市场有着不俗的表现:理财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理财产品的队伍更加壮大,理财市场的需求也更大了——而以银行为首的理财机构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笑意盈盈、收获颇丰……这一切,都令我们对个人理财市场未来的日子,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憧憬。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编辑部推出《回顾与展望》专题,分别约请了专业研究机构以及业内资深理财专家撰文,就此回顾过去、展望未来。2004年,个人理财市场翻过难忘的一页,2005年,我们的理财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大众科学理财意识,启迪大众财商,弘扬健康快乐的财富文化和生活方式,引领中国个人理财市场良性发展,《大众理财顾问》主办的“首届中国最佳理财家庭”评选活动在国内首开先河。  相似文献   

19.
杨青  黄晓英 《云南金融》2010,(12):65-65
手机银行业务进入加速发展期后,逐渐成为个人理财的新渠道。作为云南市场上手机银行交易额占比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推出了手机的个人理财业务、股市、基金、国债、外汇、贵金属、理财产品、第三方存管等多项投资理财服务。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购买“灵通快线”超短期理财、“灵通快线”新股随心打和“T+0”三种理财产品。多种服务共存,进一步丰富了手机银行的投资理财功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个人理财的出现,推动了社会经济进步,完善了金融体系功能。个人理财逐渐成为较普遍的经济现象,但是我国个人理财理论还未成熟,我国理财市场投资理财手段比较有限,经济轨迹发展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再加上个人理财业务不熟练,使得个人理财行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完善个人理财市场发展,本文立足于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对个人理财投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