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两个部令:《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财政部门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部门。依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中央直属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应由财政部直接监管,地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应由地方财政部门监管。然而.对驻地方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财政部往往鞭长莫及。专员办作为财政部派驻地方的就地监管机  相似文献   

3.
《西部财会》2007,(3):F0002-F0002
陕西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07年2月28日在西安召开,会议旨在传达贯彻财政部《财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全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部署陕西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2006年7月1日起,财政部公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办法》的公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促进我国国有资产管理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对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保障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津财会》2007,(2):40-4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6.
《财会通讯》2007,(2):108-110
第一条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及财务状况,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7.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行,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在《办法》的指导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级财政部门、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  相似文献   

8.
陈志义 《审计文汇》2006,(12):36-37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全国国有资产近12万亿,其中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近4万亿,占全部国有资产比重的1/3,数额极为庞大。因此如何管好、用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对于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确履行职能,2006年6月财政部发布《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颁布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于2006年7月1日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编制2007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和两个《办法》的有关精神,财政部以2006年12月31日为清查基准日,对全国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展开了全面的清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6年5月30日,财政部颁布第35号、第36号令,分别发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令),这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财政  相似文献   

11.
根据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两个办法”)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综合管理。2006年以来,我省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财政部“两个办法”精神,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开展资产清查,强化资产监管,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结合甘肃省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前一阶段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研究新形势下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陈志义 《财会通讯》2006,(11):83-8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确履行职能, 2006年6月财政部发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3.
2006年以来,财政部先后公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办法》,这些作为今后一个时期规范和加强全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人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通过今年上半年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进行的全面清查发现,其国有资产管理尚存在许多问题。为此,现结合国有资产管理的实际,在新的形势下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便进一步管好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4.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入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实施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行政单位办法》和《事业单位办法》)对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保障行政职能履行、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尚未公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核算方法。笔者拟就其涉及的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和处置收入会计核算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今年初,蓬莱市审计局针对近两年审计中发现的各镇、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提报了《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专题报告,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长批转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予以认真解决。近日,蓬莱市政府根据审计建议,出台了《蓬莱市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16.
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职能逐步转变,财政部门进行了公共财政理论指导下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等多项改革,这些都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提出了更新的、更高的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步入崭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张莉 《西部财会》2008,(11):50-50
为了贯彻落实《行政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陕西省西乡县财政局组织力量,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是房屋设备的出租、出借、租赁承包情况。在全部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涉及房屋出租、租赁承包的33个单位进行了实地检查,查看资产、近3年的合同、上交专户、税费缴纳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检查,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200多万元,对暴露出的一些问题通报批评,并进行了处理。  相似文献   

18.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至今已经一年多了。在《办法》的指导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各级财政部门、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正在按照《办法》的要求,不断加大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力度,逐步加强国有资产在各个流转环节的管理工作,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办法》刚刚实施了一年,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迈出了“第一步”,大量的工作还在后头。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有关中央管理企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央级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国家有关规定.我们制定了《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相似文献   

20.
《财会月刊》2007,(7):74-7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真实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根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暂行办法》(财办[2006]52号)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