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在2007年7月23日发布了第44号公告,并于8月23日正式实施。公告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目录,共计1853个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该政策规定,新增商品按限制出口进行管理,而在公告之前是按限制进口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公告规定东部地区(北京、天津、上海、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广东、福建)A、  相似文献   

2.
继2007年7月1日出口退税率下调之后,我国外贸政策再次出现大幅调整,商务部、海关总署于7月23日联合发布公告,公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共计1853个十位商品税号,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且这些企业必须实行50%~100%的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在新政背景下,我国将如何利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张汉东 《浙商》2007,(15):94-94
此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将国家已降低出口退税率的商品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已取消出口退税率的商品新增计入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对限制类商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外开展的加工贸易,东部地区企业A、B类企业按应征税款的50%实行保证金台账实转;不再批准东部地区新增企业开展限制类加工贸易业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缓解加工贸易企业资金压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11月21日,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2008年第97号公告,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具体涉及《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44号公告》所附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中全部出口类产品和进口类中的轻纺产品,共计2125个十位商品编码,占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总数的95%。据统计,上述商品2007年加工贸易出口300亿美元。进口40亿美元。据测算,此项措施将帮助企业减少年资金占压约185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来,众多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视8月23日为生死关。生存还是死亡的问题仅仅来自一纸公告。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2007年第44号公告。新公布的《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增限制出口商品多达1853种;同时,在东部地  相似文献   

6.
新规     
商务部海关总署:暂停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实转为缓解加工贸易企业资金压力,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21日联合发布2008年第97号公告,暂停加工贸易限制类保证金台账实转政策。据了解,新的政策具体涉及《商务部海关总署2007年44号公告》所  相似文献   

7.
张垒 《大经贸》2000,(6):40-41
5月1日,B 类加工贸易企业终于长吁一口气。海关总署和中国银行联合发文、规定,从该日起,"B类"企业在加工贸易项卞进口的限制类商品,按其合同备案金额应缴税款的50%征收保证金。通知一出,立即在加工贸易企业中引起巨大反响。这一消息在广东赴香港举办招商会之际传出,显然是给投资者的一份厚礼。新规一出,B 类企业重负顿释本刊曾对企业分类的情况进行过调查,结果发现广东全省大约有90%以上的加工贸易企业被归入B类管理,个别地区,这一比例高达95%以上。同时,企业所缴保证金的金额在这一新规定下达之前,以进口限制类商品的"关税"加"增值税"全额计算。这一总数大约占进口商品总价值的30%。巨额保证金要在合同执行完毕、加工贸易手册核销以  相似文献   

8.
促进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升级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方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07年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71%。从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分布来看,加工贸易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近年来虽然东部地区受土地、环境、劳动力成本等因素影响,加工贸易发展面临着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但短时期内由于中西部地区在产业配套、技术熟练工人等方面承接大规模转移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9.
盛维 《消费导刊》2010,(2):75-77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蓬勃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把东部地区较低层次的加工贸易企业向中西部地区或国外其他地区进行转移以便为东部地区的新一轮发展腾出空间。但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自身特点和现实条件的限制,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转移会遇到许多实际困难。转移障碍的存在导致转移效率的丧失,加工贸易模式依然可能在我国东地区存在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又一个缓解顺差的贸易政策出台。2007年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2007年第44号公告,公告《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主要内容为: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地区集中了绝大部分的外贸加工企业,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产业配套水平较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其加工贸易所占的比例很小。近些年来,随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东部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已达上限,土地、水电等资源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发展加工贸易的比  相似文献   

12.
广西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广西而言是一个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时机.广西在新形势下研究如何承接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对于提升广西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提高广西的工业化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广西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地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必要性和优势,提出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思路,以期为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加工贸易为我国外贸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占据我国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随着国家外贸战略政策的调整,黑龙江省的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也迫在眉睫.黑龙江省加工贸易规模和比重处于较低水平,且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外资企业比例下滑,原产地和出口市场单一.因此,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所处环节、延长产业链、扶持产业集群成为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应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内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竞争能力;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加工贸易示范园区";鼓励企业"走出去",开展境外加工贸易;要与服务外包有机结合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出台的“44号公告”是继商务部、海关总署2006年第82号公告、2007年第17号公告之后,国家对加工贸易政策再次做出的重大调整。此次调整进一步扩大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明确了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管理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加工贸易临大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7月1日出口退税之后,我国的外贸政策再次出现了大幅调整。这次,国家终于下决心向曾经立下汗马功劳的加工贸易"开刀"。7月23日,商务部与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将1853个海关税号的出口商品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占全部海关商品编码的15%,并于今年8月23日起正式实施。与这一调整紧密相关的背景是: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贸易顺差达1125亿美元,同比增长83.1%。预计全年的贸易顺差将超过2300亿美元。不断高企的巨额外贸顺差,不仅使中国与欧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也令人民币面临日益增加的升值压力。而加工贸易不仅在中国进出口总额中占据近半壁江山,而且还是目前中国贸易顺差的最主要来源。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8319亿美元,占同期进出口总额的47%,贸易顺差1889亿美元,超出了177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总额。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改变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出口创汇"为基本指导原则的外贸策略,必须转变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对外贸易方式。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对广东、江苏等加工贸易大省必然存在相当影响。比如,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其出口增速,拖累GDP增速等。而对企业而言,保证金"台账实转"将大大增加企业的资金压力,相关企业出口成本或骤升30%。然而,加工贸易的"利空"远远未出尽。种种迹象表明,下半年,中国政府可能还将出台更多的贸易调控政策。商务部产人士业已证实,年内可能还会出台一部分禁止类和限制类的目录,一切都在清晰表明,政府"减顺差"决心已定,希望通过一系列贸易政策上的重拳出击,缓解流动性过剩对经济造成的压力、改变中国出口低附加值的结构和中国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但是,紧锣密鼓的政策调整会让企业面临什么样的新的生存环境?这些政策调整的预期如何?商务部产业司司长王琴华为此支招,政策调整对于企业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希望相关企业借着大环境的改变尽快改变产品结构,向更高技术含量、更大增值环节和自主品牌方向发展,向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发展,尽早地转型升级可能会更加主动。转型、升级,重新找准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中的定位,已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6.
7月23日,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对列入限制类的商品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该政策旨在通过调整推动中国企业向国际产业链条的高端移动,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政出其门     
《光彩》2001,(9)
取消对非公经济外贸领域 的准入限制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日前发出通知,对企业进出口经营资格管理的有关问题作出新的规定:规定自 7月 10日起,除外商投资等企业外,取消原来的对进出口经营资格实行的审批制度,改为实行登记和核准制。这意味着对非公经济外贸领域的准入限制从此完全取消。   通知规定,申请外贸流通经营权的企业,只须拥有不低于 500万元的注册资金(中西部地区不低于 300万元人民币)和其他条件;生产企业(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申请自营进出口权,只要具备注册资金不低于 300万元(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18.
尽管外需仍然疲软,但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仍然创下新高,进出口200强的上榜门槛也"水涨船高"。加工贸易企业的不断内迁使得2011年中国外贸版图发生了巨大改变,中西部地区将成为  相似文献   

19.
《大经贸》2000,(6)
为保障国家税收,简化海关、银行手续,解决"B"类企业从事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备案时一次性缴纳合同料件应征税款等值保证金负担较重的问题,根据国务院领导有关批示精神,海关总署、中国银行今日联合发出通知,就该类问题明确如下:一、自2000年5月1日起,"B"类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口限制类商品的加工贸易合同备案手续时,海关按合同应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税款的50%征收保证金。二、对"B"类企业在2000年5月1日前已备案合同、且全额缴纳的台账保证金,根据《海关总署关于实行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有关问题的通知》(署税]1999[650号)规定,暂不退还,待合同核销结案后方予退还。  相似文献   

20.
出口加工贸易检验检疫降费政策是检验检疫机构推出的支持外贸、促进加工贸易出口、减轻企业成本所采取的一项优惠举措.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进出口企业提供的由当地政府外经贸部门审批的加工贸易批准文件和海关的加工贸易手册进行降费审核备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