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国商人通常被描绘成保守僵化的象征。但你也可能会吃惊:英国人非常礼貌友好,不像欧洲其他国家,英国人经常幽默连篇又不强人所难。英国商人通常不为正式谈判做准备,他们的态度倾向于友好合作而不是讨价还价。因此,他们实际上不喜欢教条主义。例如,给商务搭档打电话往往使用不正式的称呼。  相似文献   

2.
瑞典商俗     
瑞典的商人通常不希望外国的商务伙伴和自己有太大的差异.无论是管理手段、行为举止.还是仪表衣着等方面如果瑞典的商人得知自己的“商俗”和对手差很多.十有八九他们会十分惊.而且生意可能因不同商俗也变得难做了,因此.在和瑞典商人做生意之前.一定要研究一下他们的“商俗”,入乡随俗,才好办事。  相似文献   

3.
风云     
风云 《中国海关》2006,(7):74-75
6月18日.阿富汗斯宾波达卡.阿富汗警察驱赶一路商人车队经过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通常人们进入巴基斯坦需要经过身份确认,而每天有数千人进入阿富汗却无需身份确认,其中一部分人是阿富汗少数民族.他们住在巴基斯坦,而在阿富汗工作。  相似文献   

4.
司佳 《国际市场》2003,(9):54-54
瑞典的商人通常不希望外国的商务伙伴和自己有太大的差异,无论是管理手段、行为举止,还是仪表衣着等方面。如果瑞典的商人得知自己的“商俗”和对手差很多,十有八九他们会十分惊讶,而且生意可能因不同商俗也变得难做了。因此,在和瑞典商人做生意之前,一定要研究一下他们的“商俗”,入乡随俗,才好办事。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的晨光里,踏上国际经济红地毯的新上海正赢得越来越多的喝彩和掌声.海纳百川的上海,吸引着无数上海以外的人们,而对于温州商人来说.他们在黄浦滩头留下的属于财富的光荣和梦想,已经给曾经长时期生活在超稳定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上海人带来不小的震撼。如果让我们为温州人的形象作一种描述,那就是他们是背负着传统人格大步奔向现代市场经济的匆匆身影,在传统与现代。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温州人也常常会很矛盾。然而.市场是温州人永远的呼唤.是他们永远的梦中情人。今天,在上海这个越来越国际化的大码头,在温州商人庞大的团队里,我们不仅能看到前辈“温商”那一张张黝黑的写满艰辛与沧桑的脸,更看到从他们身后走上前来的一个又一个陌生而年轻的新人.整整一代新温州商人,而后在上海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杨艾祥 《商界》2008,(6):30-32
这里记录的商人,如果不被我们在抗灾的第一现场发现,那么,就永远不会被人知道——很显然,他们绝对不是在作秀。  相似文献   

7.
英国商人有三忌:一是一个外国公司的经理来到英国,不要系带条纹的领带。二是不要以王室的家事作为谈笑的资料。三是不要简称“英国人”,而应用“不列颠人”这个称呼。 德国商人比较注重形式。在德国见面  相似文献   

8.
俞越 《浙商》2011,(10):125-126
一个完全没有电视传媒经验的中国温州商人,居然当上了英国专业媒体团队的老板,这让很多人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9.
谁敢,就赢     
Who dare win.(勉强译,也许可以说:“谁敢,就赢!”)这是英国22特种空勤部队的“队训”。这个兵团很奇怪,专门负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1980年.他们在伦敦太子门营救被囚于伊朗大使馆里的人质。不到15分钟,便制使了恐怖分子,救出19名人质。至今没有人看到这些英雄的面目、他们行动时一向戴着面套,他们的名字也不公布,他们是既没有名字也没有面目的人,世人只能知道他们所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0.
苏旭 《浙商》2007,(15):101-102
历史事实表明,许多湖州商人骨子里,是看不起商人的。在他们看来,仅仅发财不上门第,生意做得再大也不是“荣宗耀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商荣 《经贸世界》2000,(11):34-36
多少人在追问商人成功的秘诀在哪里?阿拉伯有一则神话《神灯》.讲到拥有神灯即可拥有财富。可以心想事成,其实.现代商人企盼的神灯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商人自己手中这就是信息之灯。勇气之灯,形象之灯、创新之灯。  相似文献   

12.
张晓校 《商业研究》2001,(12):164-166
中世纪英法两国商人法分属两大不同的法系。同是作为调整商人之间的商人法,两国商人法有着自己的特殊性。英国的商人法生于本土,法国商人法产生于继承;英国注重判例和实践,法国商人法的主要渊源则是罗马法和习惯法。在中世纪,英国商人法在某些方面优于法国的商人法,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商业概念。  相似文献   

13.
《浙商》2009,(12):18-21
5月29日,在一场拉开2009浙商大会系列论坛序幕的投资论坛上,以500万天下浙商为主要用户群的“天下浙商网”(www.zdsr.com)宣布正式起航。天下浙商网以“新闻+社交”的创新模式,为活跃在全球各个行业的浙商解决“找人、找钱、找项目”上的难题,旨在打造成中国第一商人社交平台。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的工资决定效应——基于市场分割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无论是媒体所透露的信息还是劳动者的个人感受均都已形成这样的共识:正规部门存在明显的就业歧视,一部分员工是所谓编制内的正式员工,他们通常收入较高且有稳定的岗位,单位通常不能解雇他们,另一部分是所谓的合同工和临时工,他们通常收入较低且岗位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5.
《商界》2006,(2):78-80
犹太商人,是世界商人公认的“世界第一商人”。他们是世界上惟一具有天然商人本质和数千年一以贯之的经商理念的民族。犹太商人最早形成遍布世界各地的贸易网络,最早确立严格周详的交易规则.最敏于推进合理化、商业化进程、最富于社会意识和协同精神、最善于以经济手段驾驭政治权力,一个亡失地域近二千年的民族,散居各国,历尽劫难。却素以“有钱”而闻名,成为当今世界上极少几支最重要的经济力量之一,这足以证明犹太商人的智慧、力量和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从1851年英国举办首届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博会”),中.国只有徐荣村一个商人参加,到1915年袁世凯新政府组团参加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博会,中国获得了总共1211项奖,再到2010年中国上海成为世博会主办方——全面向世人展示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和新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中国与世博会的渊源不可谓悠久。  相似文献   

17.
金鱼和鱼缸     
一个商人到一个小城去推销鱼缸,但小城的人没有家庭养观赏鱼的习惯。他们对养观赏鱼没有任何经验,也没有能把鱼长久养活的信心,所以商人到小城里推销了很久,尽管他的鱼缸工艺精细造型精美,但是叫卖了很久问津者依旧寥寥。  相似文献   

18.
马欢  张瑜 《大经贸》2011,(9):80-81
中国企业从2010年11月到2011年1月间,向缅甸投入了30多亿美元的资金,已一跃成为缅甸最大的投资国。在两国政府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这个近邻之邦,将其作为自己经商或谋生之所。据按照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统计,目前缅甸北部有100万-200万中国人,他们大多为打工一族。"生意竞争越来越大"商人林雨,在仰光从事海产。在缅甸生活了六年的他,比一般的中国人更加了解这个国家。2005年,缅甸军政府正式将首都从仰光迁至都内比部,林雨便是那时去了缅甸。  相似文献   

19.
对于某些人来说,创新是一种习惯,他们通常是最不安于现状,最别出心裁而且成就最高的人。创新者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同时具备了四种显著的品质特征:头脑清醒、好奇心强、精力集中、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20.
瑞典人有时很有趣,有时却相当古怪,瑞典商人自认为很正常,但他们往往没有意识到国际商业伙伴也许会持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