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夏霍  王静怡  管昕 《科技和产业》2019,19(12):179-184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物联网与云技术的发展,给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智能农业系统由多个层面组成,在传统的架构中,物联网部署与智能应用是相互依赖的,这种依赖严重地掣肘了智能农业系统的开发拓展。设计了基于云平台的前后端分离式现代智能农业系统框架,降低了前后端的依赖性,允许前后端的项目团队独立并行开发、拓展并进行测试,这样构架极大地缩短了项目的开发时间。同时以智能浇灌系统开发为例,简单地讲述了基于分离式现代智能农业系统框架的功能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2.
《高科技与产业化》2014,10(2):14-1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而现代物流的发展,将带来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处理这些数据,云计算是最合适的选择。 近日,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与湖南海驿集团在松山湖举行了“面向智能物流虚拟与实体智慧互联云服务平台构建与示范应用”项目(下称智慧物流项目)的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区域商贸流通、物流配送、经营管理等领域,依托湖南海驿“智能物流中心”实体建设,开展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智慧物流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第一期合作项目将依托湖南海驿的“智能物流中心”实体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设虚拟大物流信息平台,同时结合物流网络分布集成、运输路径合理化等模型,构建面向智能物流虚拟与实体智慧互联云服务平台,实现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采集等十大智能化运营服务体系。中科院云计算中心主任季统凯表示,云计算相当于是一个大脑,有了这个大脑,物流企业就能更好地统筹货物,最高效地安排发送线路和计划,以低廉成本实现高效物流。据了解,“智能物流中心”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达亿元。  相似文献   

3.
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提高教学、管理、科研和人才培养现代化水平,是高校教育管理者十分关注的话题。以智能数字化校园的实际需求为依据,充分利用物联网主要技术特点,采用云技术、RFID技术、EPC(电子产品代码)编码技术、数字传感器等关键性技术,在基于物联网的云平台之上研究并设计智能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方案,以期更加高效、合理地解决校园资源整合、共享、管理等问题,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较低的运作效率与居高不下的运输成本已大大制约了我国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分析物流行业的现状和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云计算、物流云服务的概念。基于云计算的云物流与物联网技术有助于提升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规模效应。借助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共同开启云物流的智能模式。借助云计算平台实现物流云服务化,电子商务企业有望突破物流瓶颈。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2013,(10):78-78
在科技部、湖南省的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自主研制成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实现可溯源的水质监测提供了自主技术支撑。在"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下,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历经4年攻关,成功研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这一系统克服了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存在的监测参数可扩展性差、缺少在线质控手段、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我国现存的老龄化问题,结合当下物联网技术,提出智慧养老的概念。结合现阶段国家相关政策分析了智慧养老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针对不同的老年人结合物联网技术提出智能防范走失系统、智能睡眠感应系统和智能管家服务系统为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7.
科技博览     
我国研发出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在科技部、湖南省的支持下,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多年攻关,自主研制成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为实现可溯源的水质监测提供了自主技术支撑。
  在“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支持下,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历经4年攻关,成功研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这一系统克服了当前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存在的监测参数可扩展性差、缺少在线质控手段、对异常数据智能化识别能力不足等瓶颈问题,可实现温度、色度、浊度、pH值、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以及酚、氰、砷、铅、铬、镉、汞等86项参数的在线自动监测。值得一提的是,科研人员利用发光细菌法,可对突发性污染事件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8.
政策法规     
国家重点支持十在故意技兴农项目从1996年到2000年,是我国实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最近国家科委颁布了(星火计划“九五”发展纲要),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支持十大领域推广实施科技兴农项目。摘要如下:一、种植业。面向合理利用开发国土资源,开发应用现代生物技术、优质多抗良种、土壤培肥、化肥利用、节水灌溉、模式化裁培等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的粮棉油高产优质与高效现代化、工厂化的高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集约化农业的发展。养殖业。以提高畜禽和水产的生产水平,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商品率为核心;采用节粮型养殖技术。良种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老挝的实地访谈和考察,描述与分析其农业农村现状和实行“革新开放”政策后农村经济的发展。指出在老挝这样不发达的农业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以改造传统农业为基础。并提出重视与老挝等东南亚邻国发展农业合作关系,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下,拓展我国向南发展的通道与农业合作空间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首都经济》2013,(7):66-67
一、北京文化硅谷项目 项目位于长沟镇,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主要内容,以物联网等高科技手段为支撑,将建成物联网技术与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大型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投资金额25.3亿元人民币,重点发展智能游戏、演艺、影视、动漫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春霞 《改革与战略》2009,25(6):184-186
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对农业现代化的现状、薄弱环节和进展有清醒的认识,而评价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和发展水平,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重要的基础。文章将国内现有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带有宏观指导性质的指标体系,第二类是各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指导当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指标体系,第三类是国内的专家、学者依据自己对农业现代化的理解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并指出现有评价指标体系存在体系不够完善、可比性较差、操作性差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2.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和体现。文章分析了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框架构成,即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体系、保证现代农业体系健康发展的机制体制体系等,并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是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策略的重要依据。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从农业生产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四个维度,运用熵值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2011年67县、市(市辖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67个县域分为农村社会高度发展、要素高度集约以及特色资源集聚三类农业现代化发展地区类型,深入分析各类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特征以及农业转型升级的制约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江苏三大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早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江苏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苏北、苏中和苏南三大区域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既各具特色,又有共同特征,都存在设施农业发展不足、农业生态循环经济生态性不强、生态和休闲观光旅游农业模式品位不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村金融不仅是农村现代化经济的核心,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的关键力量。中国要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一个高效的现代化农村金融体系不可或缺。就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农业标准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市场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是衡量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显著标志。北京市经过多年的建设,农业标准化成绩不错,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扩大农业标准化的覆盖范围;采纳先进的国际标准,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加大农产品标准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稳步和均衡发展背景下促进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对安徽省1978-2012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指出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对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有正向促进但是作用不够显著,并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转移人口综合素质等角度对推动安徽省农村人口有效转移和城镇化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喻国华 《乡镇经济》2009,25(4):28-31
当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制度建设明显滞后,农业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约束明显。文章总结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约束的具体表现,论述了现代农业建设制度创新六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模式、特点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有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合作导向型的德国模式、农协导向型的日本模式和政府导向型的巴西模式等四种模式。农业社会化服务在推动农业发展的同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更加重视农户的主动参与、服务民营化、服务手段日益现代化、服务范围不断拓展和更加注重个性化服务。文章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现代农业中已经不可或缺,服务主体多元化且形成竞争机制,服务内容全面化且质量高,制度保障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