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1俄罗斯(上年=100)19961997199819992(减减)2(1】120()2国内生产总值96 .6100.995 .1105.4109105103.9②工业产值96102951111 12105103.7农业产值9510287104108107102固定资产投资8295881051 17109103货物运输77868710410610297商品零售额100.41059794109日l108.9_I_业生产者  相似文献   

2.
卢迈 《国际贸易》1998,(11):16-19
投资状况 (一)行业分布 港资农业企业的行业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产品多种多样,行业覆盖面广;二是渔业投资占有重要地位(见表1)。 港资农业企业生产的大多是市场销路好的产品,但是,也有少数企业依靠自己的规模优势,生产和加工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  相似文献   

3.
2002年俄罗斯农业亮点,一是产值增加,二是农作物丰收,畜产品增加。缺憾是利润减少,真可谓是喜中有忧。 一 农业产值增加 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的资料,2002年俄罗斯农业产值为1.0498万亿卢布,比2001年增长1.7%(2001年比2000年增长7.5%)。  相似文献   

4.
投资概况 1.投资规模 美国企业进入中国较早。从1992年起,美国企业在华投资急剧增加。到1997年底,被批准的美资企业数量和协议外资额均居各国首位;在华实际投资达到175亿美元,数量居各国在华投资的第2位(不计港澳台地区,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农村公共事业发展,采用1990-2004年我国25个省份面板数据,分地区对影响我国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地区差异;农村道路、通讯、水利等公共事业发展,农户耕地规模,农户投资能力等对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投资有显著影响;分析期间,农村道路、水利事业的发展对东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水利、通讯事业的发展对中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农村通讯事业的发展对西部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王新  曹玉玲 《商场现代化》2008,(17):375-377
中国与俄罗斯在改革路径上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1)历史上俄国一直存在较充分就业,而中国不仅一直存在着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在计划体系内也隐含存在着一个"市场"部门。(2)从苏俄到当前的俄罗斯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而中国既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更需要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3")市场"部门的预先存在给中国增量改革模式提供了关键性条件。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俄罗斯经济转轨后对外贸易发展走势俄罗斯1991—2001年对外贸易发展表现为“两下两上”的曲折发展过程,发展走势呈“W”型。具体数据见表1。从表1不难发现,十多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锐减期(1991—1992年)苏联1991年全面解体,1992年俄罗斯开始实行激进的经济转轨,生产大幅度下降,通货膨胀严重,外贸额锐减。1991年和1992年外贸总额与上年相比分别减少了33.5%和20.7%,进出口额锐减是国内经济危机的重要信号,是经  相似文献   

8.
经贸信息     
外国对俄罗斯投资情况汇总 国际文传电讯2002年11月12日消息,俄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了外国对俄罗斯投资统计报告:到2002年9月底外国投资累计398.02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6%;2002年1—9月进入俄罗斯的外国投资为129.05亿美元,转出去的资金为82.93亿美元;到2002年9月底对工业的外国投资累计155.72亿美元,对贸易和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9.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影响的新思路。一方面,选用1997年至2009年的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造了联立方程模型,分别利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了农业引入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和就业所产生的挤出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农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增加1%将导致0.2%的国内投资和0.01%的农业就业被挤出;另一方面,基于国内投资与就业挤出效应视角,针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农业产业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外商在我国直接投资的新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FDI的国际发展趋势 国际直接投资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为新设投资,其二为并购投资.最近20多年来,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增长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结构变迁中最为显著的特点(见表1);而在国际直接投资的总量之中,跨国并购投资则是其中的生力军(见图1).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吸引外资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一)投资总额:俄罗斯从1991年颁布第一部《外国投资法》以后,吸收的外资虽然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相当缓慢,而且1998年金融危机前后还经历了一场撤资风波。从总体上看,俄罗斯吸引外资的规模目前在世界上仍处于较低水平,其排名位次1991年以前为第58位,到1994年下降到第149位,目前仍处于100名之后,不仅大大落后于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和个别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大大落后于处于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和中东欧国家。若按直接投资数额计算,世界投资总额中只有1%的直接投资进入俄罗斯。  相似文献   

12.
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黑龙江省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投入资金规模小、投入结构不合理、投入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黑龙江省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积极性,大力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3.
耐火材料是冶金行业中最常用的一种原料。目前俄罗斯耐火材料市场每年的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俄罗斯耐火材料的生产是与冶金业的生产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冶金业产量增加,耐火材料的生产量则随之提高(见表)。不过在1999—2001年间,俄罗斯耐火材料生产出现下滑(达到15%),它导致了钢材产量的下降。而2002年,俄罗斯钢材产量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美国做出限制进口俄罗斯钢材的决定造成的,从而引发对相关辅助原料需求  相似文献   

14.
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素质低下,与现阶段农业女性化发展趋势相悖,而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极度匮乏.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对如何增加农村女性人力资本投资,从而提高农村女性人力资源素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美国的直接投资快速增长,而中国制造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增长更快.与中国不同,俄罗斯的制造业吸收的美国直接投资与美国对俄罗斯的总投资金额增长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这一结论说明,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以致整个经济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在增加.俄罗斯的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比例并未随接受外资的金额同步增长,外资流入投向了其他产业.外资在产业间分布的不同,反映了中俄两国改革路径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上半年俄罗斯经济增长7.2%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7月15日在莫斯科说,俄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7.2%。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格列夫是在当天向俄总统普京汇报上半年俄国内经济发展情况时公布这一数字的。他说,今年上半年,俄工业生产同比增长6.8%,投资增长11.9%。俄有关经济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除农业、轻工业和电力行业外,上半年几乎其他所有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现状、问题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几年我国企业对外投资情况在加入WTO后的2002—2005年,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越式增长(见表1),4年累计投资净额180亿美元,年均增长36%;截至“十五”期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从地区分布情况看,到2005年,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分  相似文献   

18.
农村公共品供给与农民增收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我国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导致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农民承担了部分公共品的供给责任,导致农民增收迟缓,并从农村公共品供给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农村公共品与农民增收的关联模型,指出政府增加农业科研、农村教育和农业灌溉投资等农村公共品供给可以显著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 今年头两个月俄罗斯经济情况 国际文传电讯社3月24日报道,今年头两个月俄工业产值增长5.7%,农业生产增长1.4%,居民实际收入增长2.8%。俄经济部部长说,前两个月经济有所恢复的主要原因是,不断提高的石油价格促进了石油开采部门和机械制造业的投资。今年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如果一直保持这一增长速度,那么,年投资将增长6%。俄经济部部长同时指出,轻工业、食品工业的生产仍在下降,黑色冶金业和电力工业略有  相似文献   

20.
《财经界》2005,(4)
一、近年医疗服务业的投资概况 (一)单一投资主体难以满足医疗卫生资金需求 1.医疗卫生投入逐年增加,但增长率逐年下降医疗卫生总费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卫生投入的重要指标,从宏观的角度反映出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全社会卫生保健资金的投入规模与力度,以及全社会对人类健康的重视程度。近7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从1996年的2857.2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5684.6亿元, 增长近2倍。医疗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1996年的4.2%增加到2002 年的5.42%(见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