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基础,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所以,建设新农村必须重构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生态链的重要环节.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农村信用社乃至整个农村金融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浙江金融》2003,(9):1-1
农村信用社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金融问题,而是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大局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农村信用社在探索体制改革、改进经营管理、增强为农服务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已逐步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的金融纽带.继续深化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意义十分重大,要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性;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现实需要,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必要性;从促进农村信用社自身健康发展,更好地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角度,充分认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3.
虽然现阶段农村金融服务得到一些改善,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仍然跟不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旺盛的金融服务需求存在着一些差距,这些差距所表现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银行难贷款和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环境建设滞后、城乡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应。为切实掌握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的现状及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我们分别调查了晋中辖区石羊坂村、张胡村和孟高庄村近120户农户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两家金融机构,对当前农村贪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情况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金融供给不足问题日益严重,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已远不能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构建多元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的现状,从不同金融机构主体方面探究了农村金融供给不足产生的原因,对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西金融研究》2003,(6):29-31
农村信用社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当前摆在农村信用社工作中的重大课题.人民银行玉林市中心支行与玉林市郊区农村信用联社组成联合课题组,共同探讨农村信用社改善"三农"服务的对策,以寻求农村信用社加大支农力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显示出较大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主要体现在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相对萎缩、农村信用社发展遇到两难处境以及农业政策性金融制度的缺陷三个方面。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入手构建一个高效而可持续的农村金融制度与农业金融服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金融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金融环境有所改善.但农村金融服务仍表现为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服务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人行张家口市中心支行在全辖组织开展了“进百村访千户”金融服务调查活动,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当前,全国8个省(市)试点改革已进入攻关阶段,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产权制度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这些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大支农力度.金华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不断取得进展之际,支农模式不断创新,支农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已经逐步确立了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明确了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生力军,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的机构收缩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将主要落在农村信用社肩上.但是,在贫困地区,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基础差,资金匮乏,且使用效率低,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由于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方向"错位,经营管理体制落后,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等问题,大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因此,客观地分析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走出经营困境的思路,就成为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壮大的必然课题.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村镇银行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滞后、农村资金缺乏、金融服务缺位,迫切需要建立村镇银行以填补农村金融空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实现和谐发展面临的问题 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发育程度低。近年来,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农村金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资金供给主体不断减少.农村金融服务整体上难以适应和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一是国有商业银行现存机构网点多集中于县城及经济较发达乡镇.基本上已放弃和退出了农村市场.加之农村信用社为规避风险撤销了农村信用服务站.一些地处偏僻的贫困乡村已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点。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信用社支农金融服务,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和农村信用社支农金融服务,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盐城市金融学会特组成课题组对该市农村信用社支农金融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功能弱化.一是县域金融机构提供存款、汇兑、结算、信贷等金融服务工作覆盖面低.二是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服务领域内功能弱化,农村信用社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农村金融服务功能不健全,农村金融市场缺乏竞争主体和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农村信用社是为农业,农民,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成为我国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民营带。  相似文献   

15.
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至为关键。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近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明确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的重要政策要求。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并没有跟上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农村金融机构资源供给不足、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矛盾等问题依然突出,从而影响农业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瓶颈。  相似文献   

16.
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经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谋求自身发展,首先要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支撑.但是,农村经济落后,农村资金匮乏,农民收入不高,农村信用社遇到筹资环境差,贷款风险高,权益维护难,业务发展慢等一系列问题,导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构建农村和谐社会,需要政府、农村信用社和农民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7.
差异化农村金融体系构建——基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和组织架构角度展开.金融的本质是向金融需求者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因此,笔者认为新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应该通过剖析农村金融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供给体系.同时,针对我国农村各地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提出构建以农业银行、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为主的适应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多层次农村金融供给体系.最后,我们在对农村提供满足需求的金融产品的基础上,又对其金融需求在数量上的缺口和供给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8.
统筹城乡发展亟待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资本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发现看似完善的金融体系没有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未能有效地发挥金融机构的职能,指出统筹城乡发展亟待完善我国农村金融资本支持体系,提出使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资本支持体系的主体,使农业发展银行成为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有力支柱,引导商业银行为农业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内蒙古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主要以传统的信贷员按行政区划进行包片服务客户和"阳光放贷"模式服务客户为主要方式,服务于数以万计的农牧民和城乡集个体工商户,是一种建立在服务为基础,坐门等客式的贷款管理方式.但是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竞争格局已经悄然发生变化,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涌现;农业银行网络触角不断向广大农村牧区延伸;邮储银行抢滩登陆农村金融市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独大"的地位受到挑战,客户资源面临流失,农村信用社服务方式不适应农村牧区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组建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对信贷资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农村信用社继续沿用其传统的体制和服务手段显然已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目前,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金融服务供求存在以下矛盾:一是资金需求量大与农村信用社融资力量小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