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东北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及自身努力下,东北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资源型城市的兴衰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资源的枯竭必然影响城市的发展,甚至使城市衰竭。因此,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东北资源型城市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该立足于资源优势、提高产业的转换力和应变力,积极发展生态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2.
顾贵学 《特区经济》2005,(9):118-119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05年要全面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重点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研究建立资源型城市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经济转型。据中国矿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400多座以采矿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其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相似文献   

3.
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系统创新战略及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现状分析,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归纳总结出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系统创新实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模式,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战略,并从政府决策调控力、产业布局及增长机制、社会稳定、资源市场体系、环境管理、政策引导力、产业结构优化、创新体系建立、产业链接九个角度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问题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山东省拥有较多的资源型城市,部分资源型城市已经进入衰竭期,资源依赖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主要经验是:产业链延伸、新型产业植入和新主导产业扶持。产业转型中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结构不合理;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质灾害触目惊心;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且存在结构性短缺。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是:创新发展观念,强化竞争优势思想;严格控制超能力过度开采,减缓产业转型的压力;拉长资源型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替代产业;节能减排与环境治理并举,改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产业转型的人才优势;发挥政府在城市转型中的作用,完善产业转移援助政策。  相似文献   

5.
立足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升级提出了新要求。资源型城市普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降低资源经济在城市经济中的比例,从  相似文献   

6.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和城市的双重转型。产业转型的实质是企业自生能力的培育和提高,而城市转型才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只有率先开展城市转型,以城市转型带动产业转型。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本文针对黑龙江东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实难题.提出了黑龙江省东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四大策略,即以城市转型为先导、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保障、以企业自主竞争为依托和以构建产业簇群为章点.  相似文献   

7.
《北方经济》2006,(7):16-18
一、加快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长 资源型城市的问题首先是个增长的问题.这里的增长减速是导致就业压力大和贫困现象严重的直接原因。要实现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过重与体制性障碍严重。今后的发展中,需要注意产业结构的转型,优先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使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但是,从一些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划看.他们仍热衷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中央政府要投资、要项目的预期仍然强烈。中央政府应做好自身的改革,不要轻易投放项目.减弱资源型城市政府和矿产企业的预期。  相似文献   

8.
新泰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源工矿型城市,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是提升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水平的根本出路,是抢占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我们抢抓新泰市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和沂蒙革命老区的政策机遇,坚持高点定位、系统谋划,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加快实现由资源开采型向科技创新型、由增长粗放型向  相似文献   

9.
老工业城市要寻求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是必不可少的。然而,中国独特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国城市行政管理体制角度出发,采用2003年至2016年间中国116个老工业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讨行政级别与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优化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产业结构合理化还是产业结构高级化,都受到城市行政级别的显著影响。这意味着,行政级别越高的老工业城市,其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越好。此外,城市创新能力在行政级别影响老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机制。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其一,把创新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引擎,增强老工业城市产业创新的竞争力;其二,持续深化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高质量建设,把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更新有机结合起来;其三,正确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资源型城市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市的实证研究,阐明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指出榆林要在资源枯竭之前顺利实现转型,可以学习德国鲁尔地区转型经验,因地制宜,从根本上协调产业结构,降低环境污染:首先,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榆林转型的支持力度;其次,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榆林实现转型的根本和关键;最后,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积极创造第三产业就业.  相似文献   

11.
资源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实现经济转型是我国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党的十六大做出了“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接续产业”等战略部署,这对地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核心部位的白银市来说是难得的历史机遇。白银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路径是什么?如何发展接续产业,加快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步伐?为此,我们于6月4日赶赴白银,专程采访了白银市政府市长周多明同志。“  相似文献   

12.
李连俊 《北方经济》2012,(15):16-19
正在内蒙古自治区以鄂尔多斯市为代表的资源型城市,如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作者通过深入鄂尔多斯市实地调查、走访典型企业、与有关主管部门座谈,对该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及资金需求有关情况进行了调研,以期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一、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的比较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具有资源禀赋优势。主要包括煤炭、天然气和高岭土及风能、太阳能等地上与地下资源得天独厚,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徐伟华 《北方经济》2013,(12):41-42,47
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转型的关键在于提升和优化产业结构,摆脱单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实现产业转型,使城市功能从不完善向强化和多元化转型.乌海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开采,已经进入资源枯竭、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城市发展乏力、经济亟待转型的关键阶段.被誉为"朝阳产业"的旅游业,因其低消耗、污染少往往成为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优先发展的产业.旅游业投入产出率高、关联带动性强、就业容量大,对经济发展具有乘数效应,对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以其低投入高产出、低能耗少污染、带动性强、就业率高等特点而成为经济社会转型中的首选产业,唐山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和众多资源型城市发展一样面临着城市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各种优势条件,大力发展旅游业,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和社会经济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匮乏,以资源型产业为支柱产业的资源型城市普遍面临着经济效益严重递减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为了避免资源危机及其所引发的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造成的结构性衰退,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资源型城市必须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优化。  相似文献   

16.
日本与欧盟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就业对策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过程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人口就业结构的转型。日本为减轻受煤炭产业衰退影响最大地区的就业压力,采取了软着陆的循序渐进的产业调整政策。根据各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采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的产业更新模式,并把老工业区资源型城市划入衰退产业区范畴,是欧盟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我国东北地区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借鉴日本和欧盟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中促进就业的有益经验,解决好资源型城市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城市竞争力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不断下降,转型是必然选择。处于资源型城市成长阶段的榆林市正在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旧路,榆林市竞争力较低且发展中存在着问题,转型的优势和时机已经具备,只有发挥政府的主导力量、依靠科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政府经营能力、整治环境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才能实现榆林市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8.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从鲁尔经验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要打破资源型产业自我强化、单一发展的局面;促使要素递进、产业层次递进、产业关联演进和产业组织优化;弥补产业结构缺口和落差;提升产业重组、升级和支撑能力;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合理化和高级化,实现资源型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增长低迷、资源环境面临瓶颈的形势下,我国经济转型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热点。各地政府纷纷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作为经济转型动力,因此研究政府智慧城市建设支出对经济转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在复杂现实背景下用于分析智慧城市影响经济转型的CGE模型,模拟智慧城市建设引导资金和直接财政支出两种情形下产业结构、劳动报酬、资源利用效率等经济转型因素的变化。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建设引导资金对经济转型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劳动报酬总额增长、资源利用效率提升。而智慧城市直接财政支出则由于资本"挤占"效应和公共资本运作效率相对较低,对经济转型呈微弱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的必由之路。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创新动能不足、核心竞争力缺乏、区域制造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融合水平低等问题。本文认为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坚持创新驱动,深度结合本地区比较优势,统筹制造业发展和保障国家五大安全,打造区域性制造业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水平和优化产业结构。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应找准方向、精准施策,避免内耗经济和政策浪费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