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银行利率与股市波动及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带动银行信贷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的变化,引导经济主体调整经济行为,最终促使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因此,中国经济正需要经济杠杆调解,降息对股市产生积极作用,利率波动影响了存款收益,进而影响了资金流量,最终必然会影响到股市的资金供求,进而中国股市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宏观经济变量与股票指数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约翰逊(1998)提出的向量误差矫正模型(VECM)模型,系统地考察了宏观经济变量与股市的相互影响关系。结论是:货币供应量、汇率与股市存负相关关系;长期利率和短期利率对股市的影响不同,长期利率与股市负相关而短期利率与股市正相关。且其关系具有鲁棒性。中国股市更接近新加坡股市,而与美国、日本等股市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实证分析方法就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利率调整对中国股市的长短期效应不同。短期里,股市价格与利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即利率上调股价将下跌,反之亦然。长期而言,股价变动方向由利率和公司业绩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4.
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逐步增大的利率波动必然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首先采用Logit模型对2006年第四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228家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预测出上市公司违约概率;其次选用Shibor数据求出各季度的利率波动率;最后选用宏观经济因素及利率波动率为自变量,信用风险为因变量建立风险测度模型,结果表明利率波动对信用风险有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的信用风险有降低的趋势,因此可考虑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准备金率是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使用频率最高的货币政策工具。准备金率除了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外,还通过货币传导机制间接的影响价格水平、利率以及股市。在考虑了变量间同期变化的基础上,首先了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然后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准备金率调整对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冲击,同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考察了其它变量对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相对贡献率,最终结论发现,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对三个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其中对M1影响最大,对CPI影响较小,对于股市影响也较小,并且比较短暂。最后探讨了相关原因及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股市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对股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宏观经济的相关变量中,利率变动对股市带来的影响最直接、最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利率变动对我国股指的影响,认为我国股市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股市对利率变动预期有过度反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1993年—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了中小企业经营绩效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关系及其宏观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小企业经营绩效与宏观经济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互为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各宏观经济波动变量对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有正有负,其中GDP受冲击会降低中小企业经营绩效;而在宏观经济影响因素研究中,中小企业经营绩效与CPI和货币供给量及贷款利率负相关,与GDP正相关;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的变化对中小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直接和间接分解法得到14种股市特质波动,运用中国股市数据证实了这些特质波动序列具有强而显著的相关性。选取代表性特质波动、宏观经济增长及其波动、表征投资者行为偏差的换手率等变量,基于结构突变点判别对变量序列进行退势,并运用退势平稳序列检验影响特质波动的主客观因素,结果发现:投资者行为偏差及其与前期经济增长的交互作用趋于推高股市特质波动,而前期宏观经济波动对股市特质波动有平抑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Sidrauski研究,建立货币政策调控对宏观经济影响的微观传导模型,基于ARDL-ECM模型,利用2008~2016年的月频数据,检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宏观经济波动不仅与货币供应量、利率存在协整关系,而且与消费物价指数、资本市场价格之间密切相关;从短期来看,宏观经济波动主要受到货币供应量、消费物价指数影响,利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加强货币供应量管理、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关注消费物价与资本市场价格波动等方面提出加强货币政策调控、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梳理中国宏观经济因素与房地产市场波动现状,应用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二者间的动态联系进行分析,主要发现:收入水平不是造成中国房价波动的主要原因,信贷、利率与房市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中国房市主要依赖信贷市场资本,股市融资能力较弱;房地产投资与房价之间存在强烈的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股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建立分布滞后回归模型(ADL),检验股市扩容和货币政策变动对股市收益率的影响。货币政策主要分为数量型和价格型两种工具,数量型货币政策主要考虑货币供给,价格型货币政策主要考虑利率,这些是从影响股票需求方面分析;股市扩容是从股票供给方面来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当把M1/GDP作为货币供给的代理变量时,利率和滞后两期的上证指数是影响上证指数收益率的主要原因,利率和滞后两期的深圳成指是影响深圳成指收益率的主要因素,IPO、货币供给的影响因子通不过显著性检验;当分别把M2/GDP和信贷余额增速作为货币政策代理变量时,只有利率对股市收益率有影响,IPO和货币供给对股市收益率的变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个引入保险产品缴费期限结构的多期动态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改善以往研究中对负债端的简化,使得资产配置决策与产品销售决策联系紧密。同时,根据多数假设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定期债券作为寿险公司主要投资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配置比例,而股票基金配置比例受股市景气度影响较大;期缴产品为寿险公司产品销售的主力,而趸缴产品受股市景气度影响较大;相较于股票基金投资收益率,期望利润现值对定期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动更为敏感;股票基金减持比例的变化同时影响资产配置及产品销售决策,寿险公司应主动加强股票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一个引入保险产品缴费期限结构的多期动态资产负债管理模型,改善以往研究中对负债端的简化,使得资产配置决策与产品销售决策联系紧密。同时,根据多数假设对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定期债券作为寿险公司主要投资品种保持了较高的配置比例,而股票基金配置比例受股市景气度影响较大;期缴产品为寿险公司产品销售的主力,而趸缴产品受股市景气度影响较大;相较于股票基金投资收益率,期望利润现值对定期债券市场利率的变动更为敏感;股票基金减持比例的变化同时影响资产配置及产品销售决策,寿险公司应主动加强股票资产配置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金融市场调控需要强化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之间的联动。以我国货币市场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为例,运用面板数据模型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实证研究股票价格对货币市场利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对“上证”和“深证”A股与B股股票价格指数的反应系数不一样;“上证”B股、“深证”A股和B股股票价格指数部分是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格兰杰原因,而“上证”A股股票价格指数均不是短期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为防范股票价格波动引起的货币市场利率风险,应重点关注“上证”B股、“深证”A股和B股股票市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住宅市场价格决定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住宅市场的价格决定具有不同于市场经济国家的特点.由于我国转轨过程特点、发展中国家特点和住宅需求中对新房偏好的特点,我国存在一个独立于存量市场的住宅新房市场,市场价格由新房的需求与供给共同决定,并且新房价格影响存量市场价格.在短期中,我国住宅市场的房价波动主要是由于新房需求的变化引起的.在住宅需求中,除了传统理论强调的主要影响因素外,价格预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价格分析和政策决定时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2009年第一季度的国际金融价格走势一波三折:一波集中体现在金融风暴的继续恶化和蔓延,三折突出表现在国际石油价格、国际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的调整性反转。2009年第一季度,国际金融市场表现有所差别;外汇市场反转快速,股票市场上下错落加快,黄金市场大起大落中上升,石油市场呈现反转迹象,利率市场真实状况不明,银行业绩扑朔迷离。未来国际金融市场价格具有新变化乃至阶段性、趋势性的转变:外汇市场美元主线将更加灵活、快速,股票市场价格反转趋势将逐渐确定,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高涨将基本确定,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反转将逐渐明朗,市场利率面临修正性改变,全球银行业复苏将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依据宏观经济变化频繁地调整利率,利率变动对股票市场的运行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政府调控强化与股市平准基金的设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至今中国股票市场出现非理性的剧烈波动,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调控股市的低效率。在建设市场经济过程中,政府适当的干预是维护股票市场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股市平准基金作为一种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将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