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幸福的乞丐     
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曾在街上遇到一名老乞丐,他想施舍点钱给他.但翻遍了所有口袋.竟发现自己连一个铜板也没带,而老乞丐的手却一直在寒风中伸着.瑟瑟发抖.这使屠格涅夫十分窘迫,无奈地抽出双手紧紧握住了老乞丐冻僵的手.尴尬地说“兄弟,对不起您,我忘了带钱。”老乞丐抬起头.毫无怨言地说道:“你叫我兄弟?老哥,你叫我兄弟?这已经是最高贵的礼物了.我已经感到很幸福。”  相似文献   

2.
老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老话也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当地方政府正在或即将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地方版“四万亿”争论甚嚣尘上,我们不禁思考:这到底是杯弓蛇影,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相似文献   

3.
“他就是这样,老是忘了场合、忘了时间、忘了自己。”“他心里装的除了工作,还是没完没了的工作。”怨恨、气恼、疼爱,糅合成一句话:他就是这样! 于太太对我就是这样讲的。一天清晨,于先生偕太太散步,见农贸市场人群熙熙攘攘,蔬菜琳琅满目,还有鲜鱼、活虾、肉类、家禽……好一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60年,我也正好工作了60年。现在,我已年逾耄耋,历经了风风雨雨:一是建国前的22年;二是建国后的60年。前后对比,简直是“两个世界”。每当追忆起这两段难以忘怀的岁月,特别建国以来的60年,我确实是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5.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典自多家,讲得是同样的故事:某人进山,遇到童子们下棋,待棋毕归家,却发现千年已逾、沧海桑田。说起对祖国三十年变迁的感受,我不觉想到这句成语。也许有人问,有这么夸张吗?有,对你可能没有,对我非常有。  相似文献   

6.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句话典自多家,讲得是同样的故事:某人进山,遇到童子们下棋,待棋毕归家,却发现千年已逾、沧海桑田。说起对祖国三十年变迁的感受,我不觉想到这句成语。也许有人问,有这么夸张吗?有,对你可能没有,对我非常有。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0,(11):36-37
中国改革开放已历整整三十年,伴随改革开放而日益壮大的中国民营企业,也早已撑起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但综观民营企业整体状况,却还没有摆脱“野蛮生长”(冯仑语)的局面。民营企业何以突围,何以从野蛮生长转向文明生长?可以说,这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中心问题。正在我思考这一问题的时候,我读到了曾和平的《正道沧桑》,给我许多启发。  相似文献   

8.
书房     
《从0到1》
  在相当长的人生经历中我都是以先适应再改变的中庸之道来生存,这也是我们许多中国企业的生存写照,我们善于去复制而不是创造,我们习惯于适应而不是革新,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沉浮在竞争的红海中。许多创业者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某个成熟领域里跻身第一的时候,已经忘了还有很多没有开辟的处女地更具备了开发的价值与潜力。《从0到1》就是教给了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创新者,在未知的世界里探索,书中提及的众多观点颠覆了传统的商业思维,比如“竞争扼杀创新”“全球化并不全是进步”“打造帮派文化”等,其核心观点就是去做从无到有的事,真正推动这个世界,这让我想起今年两会的一个新口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后者的提法,这表明我们已经开始思索《从0到1》的那些事了。  相似文献   

9.
储玉坤教授和孙宪钧副教授合著的《美国经济》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8月出版,是入该社“外国经济概况丛书”。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深深感到毛主席在五十年前说过的话,今天对我还有针砭作用:“我还在还痛感到周密研究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的必要,这是和我自己对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还只是一知半解相关联的,并非说我是什么都懂得了,只是人家不懂得”(《“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年)。  相似文献   

10.
寻梦楼兰     
楼兰,一座曾经商贾云集的古城,神秘消失了1300年后,而今成为“沙漠中的庞贝”,废墟一片。仅存的标志性建筑“三间房”和“楼兰大佛”也已面目全非,我以为正是这残垣断壁,留给人一种沧桑的美感和遗憾的遐思。  相似文献   

11.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从1991年建区,太原高新区已走过18年的光辉历程。18年艰苦创业,18年风雨兼程,18年春华秋实,太原高新区从昔日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座欣欣向荣、活力无限的科技新区。看着眼前亲手建立起来的这座高新园区,广大高新人感慨万千.我是国家高新区的创业者,我是国家高新区的建设者,我是国家“火炬计划”的实施者,这是多么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呀。  相似文献   

12.
拯救古城     
姚远 《沪港经济》2008,(10):76-77
我前往北大报到的那一年,丝毫没有意识到一场全国性的城市改造运动巳然兴起。尽管在我骑着自行车游历南京大街小巷的中学时代,我已看到城市空间的剧烈变迁,但我并未想到这同“城市化”、“旧城改造”等概念有着怎样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微博热词     
去年我和同事关注“小升初”的时候,就有人提醒我们“入园难”和“幼升小”也值得关注。目前有朋友托我为其小女谋园,方知北京地区“入园难”已不是一两年了,网上此类报道和议论蔚为壮观。  相似文献   

14.
新论点     
国务院一领导说,邓小平同志讲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讲要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现在一些同志忘了后面这句话。我们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的同志只记住了市场经济,忘了社会主义,“各方支持,共同富裕。”作为党组织和政府,要带动群众共同富裕。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户,致富能力比较强,“长袖善舞”,他能够自己发展,而一些贫困户能力弱,我们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5.
马松 《东北之窗》2010,(9):40-41
一边是跨国品牌频频撞上“诚信门”.另一边却是中国消费者“好了伤疤忘了疼”。最早始于2004年的特氟龙不锈锅致癌事件,接着2005年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2006年的SK—II金属含量超标事件,2007年“惠普质量门”事件.2009年强生婴儿乳霜问题以及今年的丰田召回和雪碧汞中毒事件……纵观这些品牌诚信危机.被忽悠的总是消费者,尤其是中国消费者最受伤。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我第二次采访了陈香梅女士。第一次是2000年,在国务院侨办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举办的“2000年世界华人论坛”上,陈香梅女士作为与会百名全球华人精英之一参加了论坛。这一次她是应邀前来参加“陈香梅泰山文化基金会”成立仪式。时隔6年,已81岁高龄的陈香梅女士依然思维敏捷.精力充沛,激情洋溢。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反腐败总给人一个感觉:打得了“苍蝇”,打不了“老虎”,原因何在?日前在北京召开的“惩治腐败与法制建设”研讨会上,与会者一针见血指出:强化改革,不要忘了强化反腐体制。  相似文献   

18.
“我从1994年‘下海’到现在,就做了一件事——‘红高粱’。”乔赢向《中国经济周刊》畅言半生浮沉。 那是2009年1月11日,郑州街头寒风凛冽,这个已“知天命”的“儒商”依然意气风发,尽管属于他的“挑战麦当劳”、“国内外200余家媒体关注”的那段“历史”已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9.
“我从1994年‘下海’到现在,就做了一件事——‘红高粱’。”乔赢向《中国经济周刊》畅言半生浮沉。 那是2009年1月11日,郑州街头寒风凛冽,这个已“知天命”的“儒商”依然意气风发,尽管属于他的“挑战麦当劳”、“国内外200余家媒体关注”的那段“历史”已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20.
声音     
《西部论丛》2008,(5):11-11
“我不敢说,这五年我一定能做多少事,但至少不会去‘为赋新词强说愁’,说那些自己不懂、不明白的领域。”——2008年3月12日中午,一身西装的陈天桥走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合影人群,在接受专访时说,“这也是我为什么说‘创新’的原因,我会尽量围绕我最熟悉的领域去讲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