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的一大亮点就是公允价值的重新应用,其中就包括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应用。该文主要从各主要国家对公允价值的定义入手,通过联系不同的计价基础--即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来讨论公允价值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严娟 《黑河学刊》2008,(5):28-30
财政部在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一大亮点。公允价值的运用,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趋近于国际会计准则。公允价值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但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时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可以从加强对公允价值理论客观量化的研究,创造市场环境,发展独立诚信的中介机构和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教育这几个方面来促进公允价值的使用。  相似文献   

3.
李超峰 《魅力中国》2010,(31):102-103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由于公允价值有时需评估,所以会存在较大的利润操纵空间,同时准则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没有规定公允价值的取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些因素都造成了公允价值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允价值的推广和应用为社会广泛接纳和认可.公允价值作为新的一种计量属性运用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地产和资产减值中.公允价值计量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我国合并会计方法的现实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义华 《特区经济》2005,(3):282-283
企业合并可以分为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对于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国际通行的做法(包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是采用权益结合法。而对于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主要有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一、权益结合法同购买法的主要区别两种会计处理方法的区别主要集中在:被并企业的净资产是以公允价值还是账面价值计价;合并成本中的商誉是否在账上确认;被并企业的利润是否应并人购买方。购买法按公允价值记录收到的资产和承担的负债,确认商誉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摊销,只有合并日后被并企业的利润才能进入购买方…  相似文献   

6.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涌现,为了应对历史成本逐渐难以适应如此复杂局面的现实压力,2006年,财政部出台了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其中很重要的变化是重新提出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将其作为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有力补充.新准则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了公允价值.文章从公允价值的概念及我国应用公允价值面临的问题开始介绍,得出公允价值在现实情况下应谨慎使用的启示,并力图寻求解决其在现实应用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多个具体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本文在探讨公允价值涵义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等具体准则中的应用逐一展开论述。并研究了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试析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英 《中国经贸》2011,(20):185-185
我国的会计制度日益完善和健全,在和国际会计准则相接轨的过程中,公允价值一个不能避而不谈的问题。在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针对就会计准则的种种不足进行修订,并将公允价值这一理念引入到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当中并明确规定债务重组、投资性房地产、金融工具、非共同控制下企业合并以及非货币性交易均要采用公允价值,至此。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的讨论的热潮。在本文中,笔者就公允价值理念下的财务会计目标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2006年,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开始引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部分具体准则使用了该计量属性,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准则。近年来上市公司已逐步开始采用,本文旨在对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公允价值应用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商誉是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并购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企业会计准则已经明确定义了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商誉的计算方法。但是在实务工作中,如何理解准则中每个关键词的含义,如何处理各种特殊事项,准则、解释以及指南并不能一一穷尽。文章结合实务经验,具体研究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中如何确认商誉,重点分析如何理解并购日、可辨认净资产以及公允价值的确定、过渡期的净资产变动如何处理,最终探讨商誉的确认方法和构成,并提供了案例分析给予直观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郝苹 《北方经济》2013,(6):88-89
新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给我国会计实务处理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在内蒙古上市公司中的具体运用,发现上市公司更多的是利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销、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中的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这也就给政策制定者和国家相关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监督,政府部门也应出台更加详尽的操作指南,规范上市公司的任意行为.  相似文献   

12.
蔡燕蓉 《开放潮》2006,(11):48-49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将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这相对于以前中国会计史上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计价基础而言,可谓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会计准则的这一重大变化不仅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发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正确解读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清醒认识目前我国实施公允价值模式存在的困难,积极寻找对策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的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转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在公平的交易中,双方应该是持续经营的企业,不打算或不愿进行清算、重大缩减经营规模或在不利情况下仍进行交易。财政部在金融工具、投资眭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中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笔者通过分析公允价值的计量形式,对公允价值与其它计量属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新会计准则的改革主要在4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非公允价值应用莫属.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要求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结合法,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本文通过分析公允价值在我国应用的局限性揭示了购买法的缺陷,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论述了权益结合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又进一步讨论了权益结合法在我国实行的局限性,有利于了解我国权益结合法的发展趋势,进行权益结合法利润操纵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根据作者个人对会计准则的理解,阐述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以及融资租赁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问题,旨在推进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发展扣应用。  相似文献   

17.
智喜睿  孔令玺 《中国经贸》2010,(10):221-222
新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投资性房地产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在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也给了企业盈余管理空间。本文在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为防范我国上市公司滥用公允价值,提出了公允价值应用下盈余管理的防范措施,尽可能达到规避管理者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从而更加可靠地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为公允价值在我国高质量的运行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应用。文章主要以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为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确定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具体探讨公允价值的应用,力求公允价值能够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天姣 《中国经贸》2013,(16):240-240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主要是购买方向被购买方股东支付合并对价,从而获取到被购买方股东的净资产控制权。本文首先概述非同一空下的企业合并,然后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控股合并的财税处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陈莉娟 《发展》2009,(8):55-55
一、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一)公允价值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体现。《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定,投资性房地产在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企业可以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减值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价值直接反映在公允价值变动中,并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再单独计提。但房地产开发企业所拥有的待出售房屋建筑物作为企业的存货核算,其计价基础仍采用成本模式,并不受公允价值升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