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胀的阴霾依然笼罩大地,以农产品价格为主的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态势仍在持续。与以前相比,这一轮物价上涨有何特点?物价上涨的峰值何时出现?对物价上涨势头如何应对治理?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相似文献   

2.
一、1993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国家对经济治理和调整,往往采取控制物价上涨;压缩基建规模;控制集团购买增长;抽紧银根,调整利率;压缩消费等措施。这几条也是左右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重要因素。 1)物价上涨对消费起刺激作用。由于“买涨不买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的宏观调控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引起本轮宏观调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物价持续上升。如果说本轮宏观调控在控制投资膨胀方面已见显效,在控制物价上涨方面似乎还不能说取得了成功:直到8月份.中国CPI(消费物价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处于5%以上的水平。如果物价继续上涨.则必须实施更加严厉的宏观紧缩政策。物价是否会继续上涨.主要看推动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否会继续加强目前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粮价上涨,二是进口原油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4.
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不正常的基本状况 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客观地揭示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不够正常的问题。最近,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工会十一大的祝词中,进一步指出:“在我们前进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今年以来出现的明显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焦虑。”一针见血地  相似文献   

5.
从固定资产重置的角度看,固定资产的折旧计算宜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为此提出了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动态直线折旧计算法”。按此法进行计算,在物价上涨率和存款利率相等的条件下,累计折旧的本利,再加上残值,恰能按折旧期末的时价来重置固定资产,维持简单再生产。  相似文献   

6.
赤峰市沙化土地面积广、危害重、治理难度大。造成土地沙化是长期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现经半个多世纪的治理,在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力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文章指出,防沙治沙工作任重道远,当前在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利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总结以往经验,提出了沙地治理的有效途径,建立以人为本实现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经济名词     
<正>『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指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现象。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是不同的经济范畴,但两者又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8.
进出口贸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我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通货膨胀,央行多次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尤其是在今年开始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但是物价水平仍然居高不下,学者们对当前的物价上涨提出了各种观点,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中国目前的对外开放是引致物价上涨的新因素,甚至是主要因素。还有一些学者认为,国际收支顺差占用了大量的人民币,并构成MO发行的主要原因。我国关于对外开放与国内物价波动的研究是近几年才开始的,并侧重于汇率、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外汇储备、国际收支等因素对国内物价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农业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上交利润包干的经营承包责任制,效果是好的。但由于承包时对物价上涨因素没有考虑或考虑不周,承包后出现物价上涨,产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问题。其集中表现是,物价上涨所带来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近年来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原来确定的农户脱贫标准已不适用。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脱贫标准和最低理想消费线。  相似文献   

11.
保定市贫困地区贫困因素复杂,自然、社会因素层层交织,扶贫难度大。十八大以来"互联网+"的提出,为保定市精准扶贫注入新的动力。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系统分析保定市贫困地区发展现状,提出建构"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新模式,强化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电商服务系统、乡村旅游等多元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中华文明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乡村体量大、治理难度高,在新时代背景下又提出更高的治理要求,新乡贤是对传统乡贤的继承与发展,对乡村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湖北省松滋市等地调查,采用嵌入性理论,对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建议,提高新乡贤治理参与率,使新乡贤在乡村振兴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虽然中国的税制改革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总体实施情况看,都不至使物价上涨和企业税负增加,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仍有推动物价上涨现象存在。为此,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及国家计委对此做了一个专题分析,概括出三点原因,并提出方案,力求尽早解决此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和居民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物价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把握当前物价上涨的特点及成因,对于治理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货膨胀的特点 通货膨胀通常是指流通中货币过多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1994年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可以概况为:  相似文献   

15.
中央提出1989年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两大基本任务,一是确保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去年,二是农业上要有一个较大的丰收。在这两大任务中,力争农业有一个较大的丰收又是关键,是实现第一个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对于四川这样一个农业大省来说,力争农业丰收更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当前我省治理整顿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与加强农业基础、争取农业丰收这一目标背道而驰的情况,在一些方面给基础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农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矛盾,削弱了其进一步发展的能力,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紧缩信贷中资金控制“一刀切”,使一些效益好和能够增加有效供给的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户蒙受打击,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商品性生产基地面临夭折的危险。例如邛崃县用500万元引进一条肉鸭宰杀流水生产线,并以此为龙头组建肉鸭产供销公司,有效  相似文献   

16.
魏凤英 《农业经济》1995,(12):14-15,26
强化农业基础抑制物价上涨魏凤英近年来,物价上涨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而物价上涨和农业形势有直接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揭示,阐明强化农业基础对抑制物价上涨的重要性。一、近年物价上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不足的关系在近年物价上涨中,重点是生活消费品价格上...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产品供应链越来越复杂,如何协调供应链成员的目标,抑制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供应链治理对解决上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依据治理环境与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绩效这一框架,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提炼。提出未来研究需要关注各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动态变化引起的农产品供应链治理演化等问题。通过研究结果以期为未来提供研究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物价上涨仍是推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了21.3%,而扣除了物价上涨因素之后,实际增长仅为1.1%。全县农副产品的商品率只有25.7%,农民自食自用韶分或作为生产资料留存下来的就占了74.3%,因此,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并没有给我县农民带来太多的实惠。  相似文献   

19.
余杭区现代化结构初见端倪,民生保障有所改善,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更加夯实,但仍存在转型升级引发社会管理不适、传统治理方式受到信息化冲击、高流动性风险防控难度加大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治理现代化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余杭区实现全域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许学受在安徽农村对18个行政村的1408个农民进行调查后提出,农民纯收入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及集体提留、乡镇企业统筹和其他社会事业负担之后,有三分之二的农民难以扩大生产规模。根据预测,到2000年我国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需要量为每年600亿元,目前全社会农业投资规模平均每年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