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繁荣农牧区文化,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牧区阵地,满足农牧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牧民思想道德素质,是农牧区文化建  相似文献   

2.
农牧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的主要力量,农牧民的素质能不能得到全面提高,认识统不统一,积极性、主动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的关键所在。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必须全面提高农牧民素质,充分发挥农牧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西藏社会主义新农牧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不仅关系到农牧业的发展和农牧民的富裕,还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新农牧区建设是涉及农牧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的综合性工程,是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过程中,大力加强农牧区新文化建设,努力培养推进新农牧  相似文献   

4.
传承西藏农村文化是农牧民生产生活需要;发展西藏农村文化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在要求;创新西藏农村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因此加强西藏农牧区农村文化建设对实现西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长治久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分析西藏农牧区农村文化功能为切入点,认为加快西藏农村文化建设就需要以新农村建设为宏观背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方向,以文化体制改革为抓手,以公共投入与社会投入为切入点,以提高农牧民主体素质为手段,以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为目标,创新西藏农牧区农村文化内容与形式,进而实现西藏农牧区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稳步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西藏农牧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快慢,关系到农牧区的社会稳定,也关系党和政府在农牧区的威信和执政地位.为了解日喀市农牧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现状,破解日喀则市农牧民增收的难题,日喀则地委党校课题组深入日喀则市甲措雄、纳尔和聂日雄三乡,以问卷、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消费状况、农田水利设施、道路交通、产业结构调整及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在此基础上,课题组从多方面分析制约日喀则市农牧区经济社会跨跃式发展和阻碍农牧民增收的原因,并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解决增加农牧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农牧民、畜牧业和内蒙古的经济问题,而且关系到我国的生态安全、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自治区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大,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农业和牧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以及建设与改革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使得新农村、新牧区的建设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实现我区的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寻求战略突破。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区的农牧区经济得到了稳步增长,但农牧民的收入,尤其是现金收入增长缓慢,这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中的突出问题.我区大多数人口在农牧区,如果农牧业经济不能持续发展,农牧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农牧区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增加,进而影响全区社会的稳定;如果农牧民不能富裕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最终实现.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尤其是农牧民现金收入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牧区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围绕这一中心任务,采取多方面措施,不断探索农牧民增收的新途径,把农牧民是否增收,作为衡量农牧区、农牧业工作的重要标准来抓.  相似文献   

8.
管慧琴 《发展》2012,(8):106-106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阵地,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县级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公益服务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职能,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内部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代中国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信仰自信的关键所在。农牧民群众既是西藏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体,又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西藏农牧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农牧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积极实践,必须充分发挥西藏农牧区各族农牧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始终和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切实维护农牧民群众的现实利益。推进西藏农牧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西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根本途径,对于增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青海经济研究》2009,(3):88-88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为切实做好这项关系到我省农牧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惠民工程,解决农牧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我省“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2857个已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工程。  相似文献   

11.
农牧区、农牧业、农牧民问题是阿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更是一项十分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阿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农牧民贫困,农牧业落后,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抓住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核心。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渠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在此,我就阿里地区如何提高农牧民收入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基础设施是社会先行资本,是经济起飞前就必须建设的社会基础设施。因此,青海要实现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生态农牧业的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一系列新的情况和复杂矛盾。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现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好,才能把广大农牧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尚尔靓 《东北之窗》2012,(22):102-103
党的十八大,站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全面规划和部署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任务。大连必须抓住这一重要历史机遇,以文化建设的新思维,采取政府主导、项目管理、重点扶持方式,实施大连文化创新工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率先步入国家文化强市行列。  相似文献   

15.
梁枫 《宁波通讯》2006,(12):10-13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意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党校在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更大的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文化议题,不仅赋予了党校新的历史发展任务,同时也为党校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我们应在运用好机遇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更加有为地为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强省作出应  相似文献   

17.
群众文化源远流长。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开放搞活的形势下,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群众文化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依靠群众力量办好群众文化事业,是加速发展城镇与农牧区群众文化事业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决策,提出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全面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提出要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好农牧区经济,建设好农牧民家园,让各族群众安居乐业。认真学习全面  相似文献   

19.
牧区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选好、培养好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不断增强其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既是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重大举措。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要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的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明显不足,牧区干部队伍建设仍显得比较薄弱。同时,随着牧区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化,农牧区基层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矛盾、新问题、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中,“乡风文明”的本质就是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由此可见,加强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牧区的应有之义。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不仅仅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新农牧区,而且还是精神文明、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新农牧区,是农牧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农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