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近年来,受区域信用风险频发和地方政府债务率处于红色区间等事件影响,市场普遍认为内蒙古国有企业、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去杠杆步伐缓慢,区域潜在风险较大。然而,2020年以来,内蒙古在名义经济增速回升和总债务增速放缓共同作用下,全区宏观杠杆率继续保持稳中下降的态势。本文在对现有文献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确定了宏观杠杆率测算的债务口径,结合内蒙古近年来经济金融运行变化特点,对内蒙古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杠杆率水平、影响因素和杠杆率持续下降带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内蒙古未来整体宏观杠杆率走势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按照中央“减员增效,下岗分 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方针,各地为解决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向题,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 最近,我们对福建省列入10家省属企业改革试点中的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水泥股份公司、三明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结构不合理、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亟待通过改革加以解决。不改革没有出路,改革就不能回避矛盾,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解决矛盾。最近,国家有关部委首次明确提出国有企业可以用国有净资产支付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由此造成的账面国有资产减少,按程序报批后冲减国有资本。这项政策为大多数国有企业解决了改革劳动用工制度的成本支付渠道问题。本文对国有企业实施“改制分流”的理论和政策依据以及操作实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有企业的富余人员问题,是一直困扰中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难题,它的分流与安置,不仅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从中央到地方各行各业各部门最为关汪又亟待解决的社会热点问题。 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的基本特征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富余人员的首要特征就是素质水平低,不  相似文献   

5.
<正> 所谓自然垄断行业是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网络经济效应较强的行业。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些基础设施产业,如供水、电力、电信等。由于传统自然垄断理论以及政冶、意识形态的影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自然垄断行业都采用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治理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治理方式存在较大弊端,普遍存在效率低下,亏损严重的现象。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垄断行业进行变革,打破原有的垄断格局,引入竞争机制,并把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造成股份制的民营企业,从而形成了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的格  相似文献   

6.
劳动部提出十一条办法解决国有企业问题劳动部最近就国有企业富余职工问题提出11条解决办法:一、各地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分流的政策指导、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二、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富余职工向新产业转移。通过开发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市场潜力的劳动密集型生产项目,引导富余职工转入新的行业。三、配合企业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工作,通过盘活企业存量资金,推动富余职工分流。四、通过实施“再就业工程”,综合运用政策扶持和各种就业服务手段,鼓励富余职工转岗或转业。五、加快政策职能转变的步伐,通过分离企业办社…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求,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加快国有型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所以,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值得深入思考.虽然在国有企业中也初步建立了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但国有企业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初步建立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也需要继续完善.  相似文献   

8.
在1997年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大量涌现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一个体制转轨过程中的过渡性政策,即为“下岗”职工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国有企业富余人员离开劳动岗位后可以有三年的期限去重新接受劳动技能训练、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在这3年中这部分失去工作的职工可以不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企业和政府仍要为他们发放生活费。在此期间,“下岗”职工人数未被统计在社会失业人口之内,他们的生活费也不由社会失业保险基金承担。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工业为例,揭示我国垄断型国有企业的经营绩效,并探究垄断行业虚假业绩的真实源泉。研究表明,我国垄断型国有企业的真实绩效非常低下,它们的利润通常来自于对市场势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我国对外开放的幅度进一步扩大 ,伴随着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国有企业经营制度的转换 ,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呈现多种形态 ,即有国有独资企业 ,也有股份制公司 ,中外合资、合作等形式。国有资产在企业的表现形式也呈现新的形态。国有资产指国家依法取得和认可的 ,或者国家以各种形式对企业投资和投资收益 ,国家向行政事业单位投资等形成的资产。国有资产在企业的表现形态是国家投入的资本金以及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中按投资比例计算应属于国有部分及国有资产收益 (国有企业应上交国家的利润 ,股份有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年-2005年间的面板数据,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显著,自由现金流量与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2)自由现金流量为正的上市公司投资对现金流的敏感度更为显著,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投资支出相关性更强;(3)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对自由现金流高敏感度的动因,是由于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融资约束导致企业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12.
“国进民退”的学术论争及其下一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我国少数行业出现了国进民退现象,2009年这一现象变得更为明显。国进民退并非市场公平竞争的结果,而是受国有企业过多的留存利润、歧视性的产业政策、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对中央国企的支持等体制性因素扭曲所致。因此,国进民退不仅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的改进,还会在民营企业的发展、收入分配、产业结构优化、金融风险和增长方式的转型等方面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为防止国进民退,应对国有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划定其必要的经营范围。  相似文献   

13.
Cost functions and cost efficiency are commonly estimated for industries with detailed data on production and cost, both for firms that are for profit as well as not for profit. The data on not-for-profits obtained from the IRS Form 990 lack these details and, consequently, encourage substitution of the ratio of program expenses to total expenses to gauge performance. While a larger program expense ratio captures better administrative cost efficiency, it does not gauge best-practice cost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an organization’s administrative costs exceed best practice. Using the Form 990 data, this study constructs an administrative cost function for not-for-profits and uses the distribution-free technique of estimating a best-practice cost frontier to gauge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Focusing on not-for-profit hospitals and their holdings of liquid assets, the empirical evidence is consistent with Jensen’s 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hospitals holding liquid assets in excess of a benchmark have lower program expense ratios and lower cost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 CEOs of more cost efficient hospitals earn higher compensation. The agreement of the evidence on agency problems related to excess holdings of liquid assets from the program expense ratio and administrative cost efficiency reinforc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latter as a measure of the performance of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14.
In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irectors (EDs) and excess perks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in China, we find a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 of EDs on boards and excess perks, especially in SOEs controll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with greater managerial power—as well as in regions with poor legal systems. The share of EDs on boards may have three benefits with respect to reducing the use of excess perks in SOEs: (1) replacing excess perks with monetary wages more aligned with the value of managers; (2) reducing the increase in excessive perks caused by the availability of free cash flow; and (3) reducing the use of excess employees to drive excess perks.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高现金持有与股权收购动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确存在着滥用自由现金流的现象,也就是现金持有量高的公司,会由于存在"自由现金流"而增加股权收购次数,以消化掉本应返还给投资者的资金;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越严重,这会进一步加剧管理层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行为;大规模公司由于自身的某些优势,比小规模公司更有可能进行股权收购活动。  相似文献   

16.
马迪  姜乃平 《科技和产业》2011,11(12):89-92
以我国民营上市公司2006-2009年数据为样本,分析民营企业董事会内部治理与自由现金流量的关系。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和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分任与公司的自由现金流量不存在相关性;②董事会中的独立董事比例和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与企业自由现金流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与国有企业生产率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利英 《南方经济》2006,109(6):30-37
本文用CASS数据实证检验了国有企业的主要改革措施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的竞争、国有企业参与利润的分配、企业内部激励手段的运用和产量自主权、投资自主权的获得对生产率的增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渐进式改革方式,仅就生产率增长而言,在不改变国有企业的产权归属的前提下,靠决策权力的下放和利益的再分配及市场竞争的压力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管人员薪酬、自由现金流量对公司风险承担之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目的在于调查2002年至2004年间,中国上市公司之高管人员薪酬与自由现金流量,对于公司风险承担的影响,同时剖析两者之交互效果。此外,在进行公司规模分组后,进一步观测大小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实证结果显示提高高管人员薪酬确能有效降低公司风险的承担,且过多的自由现金流量及营运状况不佳的公司,会具有较高的违约风险,但藉由高管人员薪酬的增加,方可降低自由现金流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在公司规模分组方面,上述效果仅发现存在于小规模的公司,大公司均无统计上的显著关联。对此结果,本研究亦推论此差异可归因于大规模公司具有较高的政治成本和高经济景气联动两个原因所引致。  相似文献   

19.
陈松  刘东辉 《特区经济》2007,225(10):265-267
本文论述的TSR(Total Shareholder Return)模型以折现现金流(DCF)为理论基础,全面分析了用来测量公司价值及业绩的主要参数,包括销售额、利润、资本成本、资产报酬率及自由现金流等,并综合利用了净现值(NPV)、内含报酬(IRR)和VAR风险分析等投资分析工具,有效地衡量了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分公司或事业部(Business Unit)的业绩,并约束了公司经营者规划的公司远期战略目标及制定的各项计划符合股东的利益。本文就TSR技术的决定因素和模型的建立展开论述,并简要说明了此模型对上市公司价值及业绩分析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作用机理,并对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国有股东属性与公司并购绩效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差;其他大股东的制衡能力越强,公司并购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