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零负团费”模式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客源地和目的地相互作用的一种现象。在对“零负团费”现象研究文献的回顾中发现,对消费者非理性、旅行社削价竞争、旅游产品同质化、信息不对称等表面化的现象进行探讨的较多,但对于旅行社业影响最大的制度层面的研究往往被忽略。制度约束是“零负团费”产生的主要原因,而且在旅游资源无法自由流动的条件下,“零负团费”无疑是一种可以最小化交易费用的模式。正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优势,“零负团费”模式才成为包价旅游产品一种主要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郑燕萍 《商场现代化》2006,(11):178-179
本文从价值链切分的角度,分析了旅行社“零负团费”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了防范性对策,探讨了促进旅行社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3.
郑燕萍 《商场现代化》2006,(4Z):178-179
本文从价值链切分的角度,分析了旅行社“零负团费”现象存在的原因,并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了防范性对策,探讨了促进旅行社可持续发展的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零团费”、“负团费”现象的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陶卓民  卢亮 《财贸研究》2005,16(6):46-50
旅游“零团费”、“负团费”现象是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产物。本文对旅游“零团费”、“负团费”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探讨了旅游“零团费”、“负团费”的成因,揭示了其经营实质;分析了旅游“零团费”、“负团费”对旅游业的负面影响;从服务标准化、明码标价、合同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零负团费接待模式下,旅行社通过不正当的渠道获取利润,使游客权益和自身形象受损.在旅游零负团费治理研究中介入利润转移理论,目的在于通过切断零负团费经营下的不正常的利润链条,打破零负团费操作的动态平衡,使利润回归正常的转移,从而在根本上达到治理零负团费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1996年的7.0级地震和9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展,丽江得天独厚的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文化开始引人注目并引发了丽江旅游业先期的快速发展和后期旅行社“零团费”“负团费”竞争的不规范发展困境,进而引发了旅游从业人员的不满情绪并导致流失。本文以丽江的黑白水旅行社和空港旅行社为例,以这两个旅行社近年来员工管理和流失情况以及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探讨解决丽江旅行社员工流失现象的建议和对策。从切实提高丽江导游从业的满意度出发,找出提高服务水平的方法,使游客对丽江导游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7.
卢红梅 《现代商业》2011,(12):57-58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行社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行社市场结构变迁过程相伴而生的是我国旅行社业的发展渐入困境,由于自身特点和内部机制的不成熟,在市场经营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本文从旅行社收取导游"人头费"现象入手,探讨零、负团费在旅行社竞争中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危害性,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低价游"、"零团费"乃至"负团费"等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旅行社的时候不仅关注价格,出游线路、餐饮住宿、导游态度等因素也成为了衡量旅行社的具体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有旅行社开始转变思路,变价格优势为服务优势,"品质游"应运而生。品质旅游是常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常州品质旅游机遇与挑战的前提下,提出了发展品质旅游的措施保障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从法制进程来说,我国旅游法规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解决旅游市场上的问题.本文通过我国旅游的导游管理体制、旅行社挂靠与承包、零团费与负团费等问题说明了我国旅游法规的建设上对制度的安排存在诸多缺陷,并在文中提出了以市场化的眼光,立足于国际化,完善我国旅游法规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旅战略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系统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零负团费现象的运行机制及其大行其道的原因和危害性,以期为当前我国消除“零负团费”行动,改善旅游业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供大于求现在,大多数旅行社面临着一个供大于求的市场,一个产品饱和的市场。比起改革开放初期,老总们感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昔日风光不再,旅行社的黄金时代已经“一江春水向东流”,作为一个企业.旅行社似乎度过了它的青春期,正在走向它的中老年期。因为旅行社数量的剧增,旅游产品的雷同,导致利润空间的缩小。出境团的情况好一些,入境团利润率很低,甚至还有零团费现象。付款条件也越来越苛刻,一月一清变为三月一清,还有半年一清的。付款不及时,汇率风险也在增大。有个别日本旅行社甚至要中方以日圆报价,日圆增值时拖着不结帐,贬值跌到底线时,立即清帐,使中方旅行社承受了全部汇率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从法制进程来说,我国旅游法规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解决旅游市场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我国旅游的导游管理体制、旅行社挂靠与承包、零团费与负团费等问题说明了我国旅游法规的建设上对制度的安排存在诸多缺陷,并在文中提出了以市场化的眼光,立足于国际化,完善我国旅游法规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旅战略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4年国内游达30亿人次,出境游可能突破8000万人次,其中90%以上不通过传统旅行社报价方式进行。一方面领先的在线旅游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旅行社和目的地接待体系;另一方面传统旅行社也越来越多地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与旅行社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集合了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与旅行社专业服务能力的“在线旅行社”,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和未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现今一些旅行社的不规范甚至违法经营行为进行批露,反思“货不对板”、“卖猪仔”、“价格战”和“零团费”等旅游乱象后认为:旅游者对旅游产品认知的偏差以及旅游行政部门的失当行为是导致“窝火旅游”的根本原因,应对旅行社采取基本产品定价模式(Primary Product Price Model)管理,对导游服务公司进行改革,实现导游服务职业化,这是政府治理旅游乱象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旅行社行业中,中小旅行社占有绝大数量,习惯上称为“小、弱、散”.本文从山东邹城市范围内的旅行社发展为依据,分析我国中小旅行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粟娟  吴昊 《商场现代化》2007,(12):186-187
旅游佣金“公对公”是解决旅游业“回扣”现象、旅行社“零团费”、低价报团等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旅游佣金“公对公”对促进旅游经营活动链上的各主体的经济利益分配合理化,规避各主体的风险,促进导游人员报酬机制的优化等有积极一面,但对治理“回扣”现象还存在斩草未除根的现象。因此,在实施“公对公”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政府的介入,加强对旅游市场价格指导,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等措施才能彻底治理“回扣”现象。  相似文献   

17.
粟娟  吴昊 《商场现代化》2007,(4X):186-187
旅游佣金“公对公”是解决旅游业“回扣”现象、旅行社“零团费”、低价报团等问题的有益探索和尝试。旅游佣金“公对公”对促进旅游经营活动链上的各主体的经济利益分配合理化,规避各主体的风险,促进导游人员报酬机制的优化等有积极一面,但对治理“回扣”现象还存在斩草未除根的现象。因此,在实施“公对公”的基础上,必须要有政府的介入,加强对旅游市场价格指导,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督等措施才能彻底治理“回扣”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旅游行业服务价格透明度,促进旅游市场公开、公平竞争.规范旅游价格秩序,2008年上半年,江苏省泰州市物价局检查分局在市区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旅行社服务价格行为专项整治活动。一、具体做法针对近年来旅游业纠纷较多,旅行社服务价格行为不规范,特别是旅行社间为争客源,竞相压低总报价,游客出行后则采取降低旅游服务质量、擅自增减旅游项目,压缩、挤占游客正常旅游  相似文献   

19.
2014年国内游达30亿人次,出境游可能突破8000万人次,其中90%以上不通过传统旅行社报价方式进行。一方面领先的在线旅游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旅行社和目的地接待体系;另一方面传统旅行社也越来越多地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与旅行社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集合了网络信息技术优势与旅行社专业服务能力的"在线旅行社",将不可避免地成为旅游电子商务的主流和未来。  相似文献   

20.
当前国内外旅游市场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已开始探索和研究旅行社企业如何协同作战共同抵御外来竞争,而“旅行社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作为国内旅行社业转型升级的新探索才刚刚开始.本研究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针对“旅行社战略联盟”的发展模式及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剖析制约和影响旅行社战略联盟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为旅行社业实现转型升级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