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金融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化的大背景下,金融危机必将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领域,进而影响全球实体经济的发展。目前全球经济正经历着半个多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逐步扩大,汽车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晓艳 《经济师》2009,(2):135-135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文章分析了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李恒兴 《时代经贸》2008,6(19):85-86
2008年世界跌宕起伏,出现了许多重大事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宣告破产,标志着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领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陷入衰退。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迅速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5.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进而演变为金融危机,危机的国际传导效应增大了全球经济的风险,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出口贸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通过部分统计数据分析和思考了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徐萌 《经济师》2011,(3):42-44,46
自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其影响已经从金融体系扩散到了实体经济领域,不仅使美国经济走向衰退,也延缓了全球经济增长的步伐。文章将普利高津提出的耗散结构与金融系统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进而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角度解析金融危机,提出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在于过度金融创新、道德风险的影响、金融监管不到位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的激化。并在此基础上,从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和风险预警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7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2008年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危机也从最初的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的货币政策也从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适度宽松”到如今的“稳健”的政策转变.本文在对货币政策相关理论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我国2008年至今的3大主要货币政策进行简单的评述,重点在于分析近年来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预测货币政策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8.
王琨 《当代经济》2010,(13):102-103
2007年夏季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逐步扩散至全球,由金融领域扩展到实体经济领域,不仅严重影响了国际金融和经济体系,也对高等教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高等教育该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章通过衡量我国金融脆弱性,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加剧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月刊》2009,(6):20-25
一、全球危机下的经济衰退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从金融领域发展到实体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已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1.
由美国2007年8月“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危机如洪水猛兽一般,从美国波及到全球,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不仅让美国金融体系的根基面临崩塌的危险,世界经济也因此遭遇极度的重创。危机产生的事实告诉人们,新自由主义理论行不通。自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学术界对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见仁见智。“透支消费”、“监管缺位”、“政策失误”以及金融衍生品等金融创新是祸根。然而,这些只是问题的表面。按照马克恩《资本论》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扛方法,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从其基本经济制度的层面,来认识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刻根源和实质才是最主要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对我们准确地认识金融危机,进而指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全球危机下的经济衰退 2008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际金融危机开始从金融领域发展到实体经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陷入衰退,全球经济增长率大幅放慢.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增速已明显放缓.  相似文献   

13.
当代垄断资本主义金融化是金融资本运用金融手段对剩余价值生产、分配、循环和积累领域的全面渗透和高度控制.金融化首先在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兴起于分配领域,然后从分配领域传导到资本循环积累领域,再间接渗透到生产领域,最终实现了对全球价值生产、财富分配和资本积累的深度控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由此也被进一步激化,产业危机、金融危机、宏观政策危机、意识形态危机、国际关系危机均发展到了二战后新的高度,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方面的危机紧张程度也进一步加剧.因而,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将很可能进入新的帝国主义阶段.  相似文献   

14.
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与治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信用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离和金融监管松懈导致的金融泡沫的破灭。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衰退和失业加剧,并使世界经济面临严重危机。治理金融危机需要国际社会的联合行动,扩大流动性,加强金融监管,并对世界货币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黄献锋 《经济师》2009,(3):45-45
2007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随后逾演逾烈,到2008年随着投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海啸。金融海啸冲击全球各国实体经济,我国身处全球经济一体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冲击,面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结合我国经济所处的环境状况,我们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这场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从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开始,进一步从金融层面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大大提高了国际经济的风险,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作为经济全球化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不可避免地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对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出口、房地产两个方面探讨了此次次贷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逐步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进而发展成影响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本世纪以来未有的.为应对此次危机,世界上各个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量化宽松政策,中国也不例外.在08年11月推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大家后来将此解读为"四万亿计划".如今,距离这次金融危机爆发已经过去了8年,回头审视这场危机怎样影响实体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企业的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将从危机和政策出发,结合市场及产业的联系,分析这场危机对企业效益影响的各个路径.并根据两个市场路径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行金融制度与全球化的矛盾,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严重失衡,政府对金融监管的忽视及缺乏有效的金融调控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应采取措施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19.
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场对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深远影响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不断蔓延开来。对中国来说,如何从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理论启示,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金融秩序重建、金融创新与监管、政府干预与市场原则、投资银行出现危机的原因、金融高杠杆、资产证券化的未来以及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等与金融危机相关的10个问题,是我们在理论上应该作出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波及面由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经济,已经对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从事外贸的中小企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带来的“危”与“机”,寻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危”与“机”是并存情况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