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农 《农家之友》2009,(12):I0032-I0032,I0056,I0057
6月份是水产养殖动物大量摄食.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同时又是水产养殖动物流行病易暴发的阶段,因此6月份的渔事应围绕投喂与防病展开。  相似文献   

2.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8S):52-52
一、8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8月份,广西水产养殖动物仍处在病害危害高峰期,养殖对虾病害依然以白斑病、桃拉病及弧菌病为主,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将较7月份略有下降;养殖鱼类的病害仍以细菌性病害为主,尤其是出血性败血症的危害更加严重,赤皮病、肠炎病、烂鳃病、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打印病等细菌性病害还将继续危害养殖鱼类,其死亡率将与7月份持平,爱德华氏菌病的危害也随着水温的升高而下降;指环虫病、车轮虫病等寄生虫病仍将继续危害养殖生产,其死亡率与将较7月份略低。  相似文献   

3.
一、6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6月份是广西各地水产养殖病害高发高危害期,养殖对虾常见的白斑病、桃拉病等病毒病将进入危害高峰期;淡水养殖鱼类主要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赤皮、烂鳃“老三病”为主的细菌性病害的危害进一步加重;细菌性综合症、溃疡病、打印病等病的危害也明显提  相似文献   

4.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7S):50-50
一、7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7月份仍是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高发、高危害期,养殖对虾白斑病、桃拉病等病毒病的危害仍比较高,但随着气温进入平稳期,以及海水盐度的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比6月份低;而淡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危害依然比较严重,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赤皮、烂鳃的“老三病”等细菌性病害仍然是危害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溃疡病、细菌性综合症、打印病等病害也依然危害养殖生产;  相似文献   

5.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的不断提高,养殖动物放养密度的不断增大,导致水产养殖动物的疾病暴发频率越来越高,病情越来越复杂,有的甚至达到难以控制的地步。  相似文献   

6.
一、7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7月份仍是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高发、高危害期,养殖对虾白斑病、桃拉病等病毒病的危害仍比较高,但随着气温进入平稳期,以及海水盐度的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将比6月份低;而淡水养殖鱼类的病害危害依然比较严重,以出血性败血症和肠炎、赤皮、烂鳃的“老三  相似文献   

7.
胡大胜 《农家之友》2006,(9S):49-49
一、9月份水产养殖病害预测 9月份,依然是广西水产养殖病害高发期,养殖对虾病害仍以桃拉病与日斑病为主,但其危害趋于缓和,发病率和死亡率与8月份持平;  相似文献   

8.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新形势的要求,贯彻落实《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推广实施水产养殖渔药使用处方制度,从而实现渔药的规范监督管理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让市民吃上“放心鱼”,绍兴县作为渔药处方制的试点,从6月份开始实施渔药使用处方制度,凡水产养殖单位(个人)使用处方类渔药,必须由渔药处方员开具鱼病门诊处方单,方可购买、投喂渔药。  相似文献   

9.
我国水产养殖发展很快,养殖种类繁多,发展势头良好。如何预防与防治水产养殖动物病害,是科学养殖的关键因素。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现状和病害防治发展趋势,介绍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3 水产用兽药问题形成的原因 3.1研究层面的问题 迄今为止,已经被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大部分水产甩篦鞔星直接从兽药、农药和化工产品移植而来的,兀.乎还没有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专用药物,对于这些药物对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究竟如伺使用才算是科学或者规范用药,至少大多数水产用兽药在科学研究层面尚无结论,只能参照对其他陆生动物的使用方法使用水产甩兽药。而对水产养殖动物用药与对陆生动物用药又是存在许多加重i差异的,原因如次。  相似文献   

11.
<正> 一、6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对全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数据的分析,6月份湖北省水产养殖进入夏季后气候变化特别异常,加之气、水温急剧上升,其病害发生情况比5月份较为明显上升,发病率及死亡率较大幅度增加,其原因是由于气候变化异常,水温急剧上升偏高,加之病毒和细菌大  相似文献   

12.
<正>众所周知,与对陆地上养殖动物的疾病防治相比较,对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存在一些特殊困难:首先,是因为水产养殖动物是生活在水里的,疾病发生初期难以被及时发现,当患病后的水产养殖动物被养殖业者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水产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养殖方式也已从池塘养殖向网箱、工厂化等集约化养殖形式发展,由此也造成了养殖的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疾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引起水产动物病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水体环境变化产生的应激因素,病原体的侵袭及鱼类内在的生理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然而在这些因素中,水体环境因素中气象条件即水温对细菌性及病毒性传染病的暴发影响较大,与水产动物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温度所扮演的“角色”是决定病原菌生长和侵入甚而导致疾病的“无形杀手”。  相似文献   

14.
<正> 水产养殖动物的病害,是制约水产养殖持续、稳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的迅猛发展,水产动物的病害也逐年加剧。目前,在中国广为流行的各种水产动物病害就达100种以上,每年因病害所造成的产量损失达到20%以上,总的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以上。日益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实施水产动物的健康管理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一、目前水产动物疾病流行的特点水产动物疾病是伴随着水产养殖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正>水产养殖动物、环境、病原体三者相互作用,使水产养殖动物出现非正常生命活动的状态,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就病因而言,基本可划分为二类疾病,一类是病  相似文献   

16.
<正>水产养殖业者不难发现一种现象,无论是什么种类的传染性疾病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发生时,均不大可能导致全池的所有养殖动物在同一时间发病,而总是有一部分养殖动物先发病,另一部分养殖动物在稍后的时间内发病,还有一部分养殖动物自始至终也可能不发病。在同一个池塘中养殖的水产动物,受到池塘中某种病原感染的机会应该是均等的,为什么同池的水产养殖动物发生疾病的时间和状态会出现这样的差别呢?即为什么相同的养殖  相似文献   

17.
三、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的现状 在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过程中。一方面渔药产业的发展使水产养殖动物疾病防治可选择的药物琳琅满目;另一方面渔药企业参差不齐、渔药产品鱼目混珠,监管力度不强、合格的“渔医”太少等因素导致防治效果往往又不尽人意,使得当前我国水产养殖动物疾病的防治呈现一个较为尴尬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江苏农村经济》2011,(7):53-53
饲料质量下降导致水产养殖动物内脏器官病变,内脏器官病变又导致养殖动物抗病能力严重下降,从而引发疾病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高密度养殖、过度投喂与施肥、频繁滥用药物致使养殖水环境日趋恶化,再加上水产养殖者病害防治意识淡薄、病急乱投医、水产动物疾病防治基础研究薄弱,新药开发力度不强等因素,加剧了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频繁发生和肆意流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产养殖每年因病害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水产养殖动物病害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20.
正水产养殖业者不难发现一种现象,无论是什么种类的传染性疾病在水产养殖动物中发生时,均不大可能导致全池的所有养殖动物在同一时间发病,而总是有一部分养殖动物先发病,另一部分养殖动物在稍后的时间内发病,还有一部分养殖动物自始至终也可能不发病。在同一个池塘中养殖的水产动物,受到池塘中某种病原感染的机会应该是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