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刘臻 《魅力中国》2014,(22):293-293
在政府探索信息透明化之路上,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在不断丰富完善,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工具的日新月异,政府信息发布领域进入到“自媒体”时代。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自媒体正成为网络问政的又一核心力量。本文将政务微信和政务微博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目前政务微信的特点和不足,寻求解决其以后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迅猛发展,人人都是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也随着微信的发展壮大起来,微信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向公众传递消息,进行服务的新工具。但现阶段政务微信在我国还处于新兴阶段,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本文研究了中国政务微信的现状,对其发展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为政务微信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政务微博是互联网时代政府顺应历史潮流、探索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在发布政务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应对突发事件、塑造口碑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有力的作用.但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前期发展过快,政务微博在发展传播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何呵护这个新鲜事物健康成长,推动政务微博又好又快发展,使其成为政府政务信息体系中的中坚力量,成为政府和公众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政府治理从传统科层式治理向现代整体式治理的转变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政务微信作为政务新媒体的使用典范,其具有的互动性、开放性、可控性等特点对深化推进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作用,但政务微信在日常运营时仍存在监督力度弱、对诉求重视力度低、规章制度不完善、信息公开以及保护措施有待加强等问题。本文从协同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监督力度,畅通沟通机制”“加强平台运营,重视群众意见”“完善规章建设,提升综合素质”“强化信息公开,杜绝信息泄露”等解决路径,以期提升政务微信多方协同治理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政务服务模式的优化升级,以微信、微博为传播媒介的"双微联动"已成为中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型模式.本文基于政务微信和微博的实践效果,分析了政务服务"双微联动"模式的功能、特点以及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微联动"模式存在政民互动不足、忽视公众实际需求、缺乏推广技巧和专业化的运维人员等问题,最后从功能整合、模式升级、专业化运维和渠道建设四个方面阐述了政务服务"双微联动"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政务微信、政务微博等为主要方式的政务服务模式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政务微信的逐渐广泛使用,为政民沟通提供了新途径,群众办事更加便利。但是,政府部门也要提高警惕,重视政务微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政务微信的功能及其在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政务微信运行管理机制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服务型政府视角出发,以福建省9地市市政府政务微信公众号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简要剖析其发展情况,针对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路径,为提高福建省政务微信的工作效率,实现新时代“数字福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陕西省10家政务微信在一个观察周期内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调研,从类别、操作设计、信息发布三个角度,分析了政务微信在运营的过程中存在的定位不准确、信息发布缺少标准、缺乏互动沟通、服务意识淡薄、关注度不高等问题。就如何发展陕西省政务微信提出策略:准确定位政务微信;建立信息发布标准;增强政务微信服务功能;拓宽政务微信的宣传渠道;打造专业运营团队。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互联网科技分布越来越广,各种交流沟通APP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产物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工作与生活.传统的政务管理系统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参与政治、了解政务等需要,为更好地顺应"互联网+"时代,国家对政务管理提出了治理现代化的总体战略,创新管理模式与方法将是完善我国政务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分析了政务微博参与的意义,并针对现阶段公共管理存在的弊端,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执政理念创新的实践平台,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政务微博是党政机关和政府部门与微博社交媒体交互发展的新平台,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的全新尝试.随着政务微博的运营,其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公开政务,上访纠错等功能不断创新,成为群众与政府沟通的良好渠道.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政务微博发展现状,以期提出更多创新方式和对策,推动政务微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山东省部分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的视角,目前"互联网+政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网上服务平台普及率不高、网络化服务水平欠佳、电子档案认可和利用度低、网络服务意识不强、网上服务平台宣传推介不够、网上服务平台的兼容性不强、部门间信息壁垒尚未打破等。文章梳理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理论研究的轨迹与现状,在深入进行理论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纵深发展的建议是:优化再造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服务平台,着力打通数据壁垒,强化对政策措施落实督查力度,提升政府驾驭"互联网+"能力,培养"互联网+政府服务"新理念,营造"互联网+政务服务"舆论氛围,加强系统和信息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洋洋 《特区经济》2024,(2):149-152
当前,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利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推动政务服务改善,进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已经成为趋势。本文聚焦于陕西省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政务营商环境的实践,通过分析发现,陕西省X市企业办事便利程度和政务服务透明度不断优化,但政务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多部门联合监管效果不好、政企沟通渠道不完善等方面。当前,中国式现代化政务服务应秉持服务型政府理念,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完善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最终实现政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建设智慧政务对于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政府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逐步加快,社会公众对于政务信息化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智慧政务的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我国政府在推进智慧政务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信息不对称、业务整合不足、信息安全威胁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因此,我国政府应强化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推进智慧政务协调发展;加强信息资源整合,推动完善信息对称;建立多元化政务服务供给渠道,创新国家治理方式;完善政务服务法律体系,提升安全保障服务,实现智慧政务的高效智慧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产业,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互联网思维在商业领域的成功,既倒逼了公共服务效率的提升,也为政府优化行政管理模式提供了借鉴。政府治理与互联网的结合必须深入到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当中,基于现有电子政务,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互联网+"政务模式,促进公共行政效能提升,优化公共产品供给。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推进政府“放管服”改革、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便利群众办事创业。文章基于多源流理论和相关政策实施特点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分析框架,探讨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政策的实践逻辑,进而提出应通过加快政务平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健全法规支撑体系多角度提升政策效益的推进路径,促进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时代,大数据运用、"互联网+政务"模式快速发展,对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领导力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基层公务员作为政府部门最基础更是相当重要的部分,是联结公众与高层领导的桥梁,其领导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看法和整个体系的建设。文章基于对基层公务员领导力发展现状的分析,拟对信息化时代基层公务员领导力提升的路径进行探究,以便更好地进行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7.
正政务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渠道,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手段,是引导网上舆论、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重要阵地,也是探索社会治理新模式、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今年4月,宁波市政府办公厅对全市政务新媒体建设情况开展了一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用互联网思维去逆袭传统行业的时代,微信这样一个工具应运而生,它逐渐占据着我们生活的很多部分.作为用户数量超6亿的殿堂级移动互联网产品,微信已然成为众多品牌希望入驻的阵地.现阶段,企业都在琢磨着怎样运用微信到企业的实际经营和品牌营销中,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微信到底是什么,可以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实现互联网与政府门户网站相结合已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必然趋势。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和服务的重要来源,也是政府与公众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而绩效评估可以推动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文章通过对南宁市政府门户网站的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论述,以期为促进南宁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提供相关对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微博、微信作为当前最为流行的新媒体,兼具通信、社交、服务等多种功能.我国各级党政机关通过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来加强应急管理、舆论引导和公益服务等活动,“微政务”的理念已经普遍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在媒体融合不断加快的今天,利用新媒体办好“微政务”成为当前做好群众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官方认证的政务微博、微信日益增多,覆盖面逐渐扩大,人民群众对“微政务”的服务水平也有较高的期待,加强“微政务”建设,创新微政务工作方法,是未来一段时期做好群众工作所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