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著名民营企业集团——四通公司总裁段永基套用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没有文化的企业是庸俗的企业。”而笔者想说,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生命的企业。回顾20年来民企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许多经营成功的企业皆因文化失败而最终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2.
, 《长三角》2012,(12)
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的其中“一位”。十八大报告中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企业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  相似文献   

3.
刘文 《企业家信息》2012,(11):85-86
1992年,约翰·科特教授和詹姆斯·核斯克特教授在《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一书中说:“一个企业本身特定的管理文化,即企业文化,是当代社会影响企业本身业绩的深层重要原因”。大量实践也表明,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了优秀的、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因此,我国民营企业急需立足自己...  相似文献   

4.
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从一开始的“品牌文化建设”发展到“品牌建设依托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后建设重点又从企业层面转移到人本层面,从“企业家精神”到“美容师(企业员工)”再到职业化的“策划者”和“培训师”,美容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物到人、从上到下、从自我探索到专业化建设的过程。后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开始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5.
企业文化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知名品牌背后,都隐含着“有历史、有规模、有思想”三个必要条件。而能否成为知名品牌,最根本的、最难做到的就是看这个企业有没有思想,即是否具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每个知名企业成长的历史,都是一套经营哲学思想产生的过程。因此,我们说,一般企业与知名企业最根本的区别是思想、是文化。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知名品牌的必经之路。 本文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会长、三一集团总裁梁稳根先生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学习过程中对企业文化的一些看法和认识,现选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些说…  相似文献   

6.
在这世纪之交,回顾企业文化的历程和展望其发展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回顾   20世纪 70年代末、 80年代初,二战中战败、经济崩溃的弹丸岛国--日本,却在其经济发展速度上超过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于是,美国许多专家、学者多次到日本考察,探究日本经济产生奇迹之因。原来,是企业文化推动其经济迅速增长。他们从日本企业文化典型经验中总结出了企业文化理论,美国成为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有人说,企业文化之“茎”长在日本,其“花”开在美国,其“果”结在未来-- 21世纪,而其“根”却植于中国。日本企业文化与我国优秀的儒、道、兵法等传统文化有着血缘联系,我国的《鞍钢宪法》、“大庆精神”等也为日本企业文化所借鉴。美国《公司文化》一书中提到:“在公司文化中,日复一日的生活都围绕着数不尽的、一再重复的一些规矩在旋转,这些规矩没有形成文字,却又为人所共知”。这和孔子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任何一个单位、群体,如施行德政,就会像北极星一样,使全体成员自觉地团结在你的周围。 )的含义多么类似。被誉为“ 21世纪管理大典”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至深的渊源和高度相通之处:两者均高扬主...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文化、经济文化及微观组织文化。企业文化虽然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是企业能否繁荣昌盛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文化一般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培育形成的并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说:“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如果现在用Google在网上搜索“企业文化”,就有700多万条相关条目,可见企业文化的热门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近来.企业文化这个词不怎么频繁露面了,这也许是件好事。毕竟企业文化不是“话”.说说就行了。不过,当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所创造的文化的竞争。2000年6月、21世纪中国企业文化论坛在广州举行。会上、专家、学者及企业结合理论与实践探讨了中国企业文化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深深浅浅话海尔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海尔是海”,海是无限的。海尔拥有职工1 8000余人、产品从白色家电到黑色家电,从厨房用具到药品共26大门类、7000余个品种。在海尔每一天半.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 海尔还是一本书。是一部创业…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对“三鹿门”事件的定论:是企业见利忘义。企业见利忘义的背后是什么?高雅点说,是企业文化的缺失,是企业价值观的失衡;通俗点说是企业的道德沦丧和良知泯灭。  相似文献   

10.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说:“衡量管理是否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看一种明确而统一的价值观是否渗透到了企业的每一个角落。”这说明一个企业需要有一个优秀的文化理念,同时更需要把文化理念宣贯到每一名员工,指导每一名员工的行为。否则,企业文化理念与企业工作就可能出现“两层皮”,成为空洞口号,很难发挥指导和推动企业管理的作用。如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及企业文化理念,是目前企业也别是大型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与传统文化有血缘关系。企业文化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一、传统文化的价值肯定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的“传”,汉刘熙《释名·释典艺》曰:“以传示人也。”“统”,颜师古说:“继也”。传统有世代相传相继之意,是指  相似文献   

12.
<正>文化,就是刮春风,下春雨,让小草慢慢地长。太着急,太功利,都搞不好企业文化。一、企业文化不是大锅菜要弄懂企业文化,首先得吃透文化的含义。当不同的人说到文化时,他们指的未必是同一个事物。比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它是指文化遗迹,也是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他说的文化,既是指知识,也是指精神追求。文化的含义,既复杂又微妙。必须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里,用心揣摩,才能抓住它的本质。从语源上说,“文化”一词来自《易经》。《易经·贲卦·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相似文献   

13.
国学是企业文化的“基因” 国学一说,产生于上世纪初西学东渐的文化转型时期,当时为了有别于西学而提出了国学的概念。何为国学?严格意义说,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称:“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     
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充盈着整个人类社会和历史生活。企业文化一旦被创造出来,其价值和意义就会超越企业,也超越员工心理,它不仅为企业所创造,它也创造着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精髓是对企业做事准则的一种认同。清华同方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准则,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的建立需要积累,员工整体意识的形成需要时间,需要一段时期的磨合。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反复强调,一刻也不该放松的问题。公司的每一点进步,都要有文化的跟进。昨天的文化是今天的经济,今天的文化是明…  相似文献   

15.
中国加入WTO之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世界级竞争。企业竞争不仅仅停留在产品,质量,价格和服务等层面,已延伸到人才的竞争,人赢则赢是企业高层的共识。兵法日:“不训之师,断不可用”,意思是说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训才能获得,培训是人才开发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某种意义说,企业竞争也是培训的竞争。百年大计,培训为本,而培训之本是建设企业的自主培训师队伍。  相似文献   

16.
我们经常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一其实人才固然重要,文化才是关键。顶尖的人才,可以通过合作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也可以上演最惨烈的争斗。如果组织缺乏富于凝聚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文化,这个组织不过是“一盘散沙”,就算人才再多,也只能沦于内耗。如今,我们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本,舒尔茨在《穷国的经济学》中说:“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关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一科学论断,深刻地阐明了文化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特殊而重大的作用。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反映企业个体的实际价值观念的企业文化。可以说,企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表现的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也包含着建设企业文化。国有商业企业改制为股份制企业后,更有必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根据市国资委党委、市国资委关于倡导“国资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按照上海国资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培洲“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以下简称CCO)的要求,上海国资企业文化促进会委托上海工商经济进修学院(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进行CCO岗位资格培训。自2005年8月17日举办首期培训班以来,已有一年时间。现将基本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进行企业文化培育的过程中,不解的情绪、不同的声音时有发生,有的来自企业的内部,有的来自于企业的外部。开始,在企业处于困境之中时,有人说“光喊口号有啥用,把东西卖出去才是真的。”后来有人说“企业是生产产品的,搞那些‘花架子’劳民伤财,没有!”现在又有人在说我们是“作秀”,是“炒作”。  相似文献   

20.
美国ABB原董事长巴尼维克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一个企业的成功5%在战略,95%在执行。”可见,执行力在一个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提升执行力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厂迅速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管理执行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下面笔者着重谈谈执行力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