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经济研究》2017,(6):90-104
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是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但迄今,投资者是偏好还是厌恶股利不平稳的股票仍不明朗。本文首次分析和检验了公司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对我国投资者行为偏好的影响。采用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公司股利不平稳程度的增加与整体机构投资者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券商、保险公司、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信托公司及财务公司)持股数量的减少相关联,且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前更加明显。此外,相比于包含"铁公鸡"和"无规律"股票在内的市场投资组合,投资者更青睐于现金股利不平稳股票投资组合,但现金股利不平稳程度并不显著影响投资者的短期财富。进一步研究发现,投资者持有一年期股利不平稳程度较低的股票投资组合比持有股利不平稳性较高的股票投资组合需要多支付4.2%的股利平稳性溢价,且股利不平稳程度显著影响了投资者的预期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我国和西方国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由此找出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6.
近些年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很不稳定,随意性较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根据我国有关法规对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具体规定,首先分析了目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特点,接着又从市场成熟程度、股权结构、筹资方式、经营业绩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原因,最后推介了剩余股利政策、稳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等四种股利政策,建议上市公司综合考虑相关因素选择一种符合自己特点和需要的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7.
8.
股利政策主要研究公司的税后利润在保留盈余与股东股利之间进行的权衡和分配,是公司融资决策和投资决策的逻辑延续。传统的股利政策有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其中股利相关论又分为税差理论、追随者效应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代理成本说等现代股利理论。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崛起,金融学家们开始注重将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引进公司财务研究中,从市场参与者的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该行为的更深层次心理、社会动机来解释、研究和预测公司股利政策现象与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极大的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股利政策来"掏空"中小投资者,使得股利政策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焦点。本文将从股利政策的角度,对"掏空"理论、投资者保护影响的表现及原因、效果评价指标及措施三方面阐述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5-2009年期间有基金持有的股票现金股利水平显著高于没有基金持有的股票,并且基金持股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论证,投资基金根据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作出投资决策是这种正相关关系形成的原因。首先,代理理论认为,股利政策相当于是协调股东与管理者之间代理关系的一种约束机制,股东是偏好现金股利的。因此,证券投资基金持有某个上市公司的股份比例越高,就越可能以大股东的身份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而另一方面,基于MM定理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2005—200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当投资于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股票换手率、股票收益波动率、股价同步性等反映和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三个渐次递进维度的指标都显著负相关;而当投资于不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股票时,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衡量股票市场稳定性的指标显著正相关抑或不具有显著影响关系。这些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直接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选择长期的价值投资行为还是进行短期频繁的投机炒作,进而影响机构投资者稳定股票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股票全流通时代发展机构投资者、引导投资者的长期价值投资行为以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关税、货币政策与中国实际均衡汇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加入WTO后 ,降低进口品关税等措施将影响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 ,同时开放经济下国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整也会改变均衡汇率水平。本文运用动态一般均衡的方法 ,探讨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关税税率调整、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改变、财政政策调整等措施对实际均衡汇率的长期效应。把货币引入生产函数和消费者的效用函数 ,我们扩展了由Turnovsky提出的两商品资本积累模型 ,利用参数赋值(calibration)的方法进行了均衡状态下的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发现降低进口品关税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 ,而政府增加税收 ,减少对贸易品的消费则有利于人民币的保值和升值。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国外实际利率水平下降 ,实际货币供应量增长率降低都将引起人民币均衡汇率贬值。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从融资约束的视角出发,研究企业战略差异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并基于制度背景研究了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战略差异会降低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国有产权性质和较高的市场化水平均削弱了企业战略差异对现金股利政策的负向影响。战略差异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程度,降低了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支付水平。从理论上来看,将战略理论与股利分配理论结合起来,拓展了战略理论在财务研究中的应用。从实践上来看,企业要结合自身战略选择制定现金股利政策,采用差异化战略的企业为缓解融资约束,应采用稳健的现金股利政策。 相似文献
15.
曹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5):86-91,136
在开放经济的"三元冲突"中,中国选择了固定汇率,较严格的资本管制和较大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即用少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丧失换取有限度的资本流动.但在这种组合下,随着我国资本流动规模的扩大,货币政策独立性也将进一步丧失.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权至关重要,除非有能力继续维持更严格的资本管制,我国必须逐步扩大汇率的浮动区间.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货币政策工具选择的依据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我国调整了实施两年多的宽松货币政策,宣布2011年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政策从宽松转向稳健的最直接原因是目前我国物价上涨加快,资产泡沫化加剧,通胀预期上升。但是,紧缩货币政策工具的力度除了考虑国内物价因素以外,还应考虑到国际因素。当前,外围主要经济体增长率下滑、失业率高企,因而当前甚至今后一段时间内,央行在使用紧缩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防止资产泡沫风险时,应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以防经济硬着陆风险。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利率政策与房地产价格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与利率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探讨,发现中国的利率政策并不能对房地产价格形成有效的调节,造成了利率政策房地产价格传导渠道的失效;相反,房地产价格冲击对利率政策却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中国历史上的利率政策制定的确参考了房地产价格因素,并对其作出了一定的反应。本文还利用模拟分析对样本期间内我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结论对中国中央银行利率政策的有效执行及房地产市场调控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9.
吴振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2):47-53
本文利用我国1992~2003年的年度统计数据,检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必要增长率与财政政策关系模型,验证了财政支出水平变化、财政支出结构变化、财政投资结构变化、所得税税率变化及销售税税率的变化对我国国民经济必要增长率的影响,提出了尽量减少必要增长率与民间投资增长率缺口、提高财政支出水平、改善财政支出与投资结构、提高所得税税率与销售税税率、改善所得税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进一步的贸易自由化将导致市场准入程度的较大提高和各种外部冲击的显著增强。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入世后保持外部平衡的难度将会明显增大,经济外部失衡的潜在风险会进一步增加。为此,建立简明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中国贸易自由化、汇率政策与外部平衡的关系.并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探讨我国入世后的相关政策取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