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旅游业正在慢慢转型,文化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关注和发展的重点。在对文化旅游产品进行设计时,应突出和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同时,将其与旅游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审美、历史、文化、教育、经济等方面的旅游价值。本文以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环渤海地区为例,分析了如何通过依托型、展示体验型、整合型、主题型等有形化方式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湘西旅游发展离不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旅游发展中得到了保护和传承。文章分析了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传承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现有的旅游传承和开发模式,并具体提出了湘西非遗旅游传承和开发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如何有效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个现实的重要课题。旅游开发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传承的有效手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中,应遵循保护为前提的原则,坚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根植于原生态文化土壤,积极发展社区旅游,使之成为“未来遗产”,以期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继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不仅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而且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亟待保护与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与旅游业实施联动开发,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手段,再通过旅游收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这是实现两种产业良性互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体验经济时代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希望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文化方面的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稀有的文化旅游资源,对其进行体验式旅游开发可以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满足游客体验异地文化的需求。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且体验性强,具备体验式旅游开发的条件。体验视角下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应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两者的关系、对游客的市场需求进行调研、构建一个全方位的旅游体验体系、设计不同主题的体验型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积累、传递和传承人进行传承的.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商业化道路提供了市场平台和新的活动空间,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明创新带来新的动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积累带来新的形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递活动提供了新的生机.发挥旅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关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转型指导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活动的质量评估.  相似文献   

7.
旅游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最佳途径,通过旅游开发能够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本文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类别进行了整理和统计,然后分析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黑龙江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模式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与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个国家、民族现存的文化记忆以及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的独特的发展标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外来文化的猛烈冲击下,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变异甚至消失。应该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旅游价值,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对其旅游开发时,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调查评估,要注重传承人的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要发挥行政保护作用,建立健全法规和各部门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成、发展于特定的环境,其“原生态环境”的丧失,是今天“非遗”濒危、消亡的根本原因。如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旅游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对“非遗”保护和传承来说,旅游开发是一柄“双刃剑”。本文从环境的视角,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探讨旅游开发所形成的“次生态环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旅游景点山歌会之类的文化事项具有多维度的效应和开发价值,它既可构建文化旅游的深远历史向度,增加旅游效益,又能促使多重文化的荟萃与交流,为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另一路径。全社会要热情关注这类文化事项,在文化旅游开发时,应以着力发挥文化资源各维度的最大效应、开发其潜力为基点,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同时,注重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1.
广西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侗族大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作为一种民俗旅游资源,其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以根据侗族大歌的开发现状,结合旅游体验理论,利用文化创意产品物理作用模型中的供给集聚度、需求趋势、环境政策和次级圈层四个作用因子,融合各种开发策略,从而建构系统而紧密的开发模式。由此,文章对当前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若干思路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主要针对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展开研究。认为滁州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方面应重点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对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认真普查;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设计要体现原生态;以实景舞台剧形式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加强对非物质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河南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极为可观,现今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抢救和保护,在产业化发展方面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一些传承人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道路上的开拓者和急先锋,他们作为豫商的典型代表,不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传承与发展了豫商文化与豫商精神。  相似文献   

14.
当地社区是非物质文化的承载体,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时,了解当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的影响感知特别重要。以里耶古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里耶古镇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五大感知成分,并发现多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正面感知占主导地位。在此基础上,用聚类方析法将当地居民分为矛盾认知者、积极支持者和理性中立者三种类型,发现不同类型居民在传统风俗习惯的传承与传统工艺技能的精通程度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热点问题,不同的观点被提出,并相互争论。通过对成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创设的研究,提出在传承视野中的产业化开发模式,论述了产业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关问题解决的可能性并进行了相关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是近几年旅游研究的热点之一,通过对2004年以来有关文献的整理统计分析,从国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借鉴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区旅游结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旅游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产品化个案研究等6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应加强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完整地记录后所形成的物化档案,具有可供旅游开发的独特性与原生性特点,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因为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均衡,作为旅游开发核心利益主体的档案馆与旅游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利益协作关系与利益冲突关系。要保证协作关系长久地良性运行,就要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化解利益冲突,进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海派特色和工商文明特色,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上海百姓的文化取向和审美情趣,是上海历史的见证,海派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内涵和资源。应培养保护意识、筹集保护资金、弘扬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大众视野,焕发出盎然生机,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目前已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体系。文章结合无锡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在逐一分析无锡市下属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公益文化事业相结合,汲取传统元素发展原创动漫产业,挖掘传统资源,发展体验式文化旅游和利用中华老字号开展餐饮加观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当今社会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暴露出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因此,需要在今后健全体制,合理、规范地开发,与时俱进地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