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跷跷板效应     
2007年下半年以来,一方面农产品价格上涨给经济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工价和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上涨,成为进一步推高农产品价格水平的内生动力。农产品价格调控遭遇“两难选择”困境。  相似文献   

2.
挤出效应     
《农村工作通讯》2009,(2):45-45
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现象称为挤出效应。或者具体地说就是政府和企业都在投资,在投资项目一定的条件下,政府投得多就把企业投入的一部分挤了出去,这就是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3.
破窗效应     
笔者读到这样一则故事,讲的是一家店铺的窗户玻璃破了一个角,由于生意忙,主人无暇打理。一天,一个小男孩路过此处,看见破窗户后拿起一块石头砸过去,玻璃变得更破碎了。店主本想换玻璃,但因为忙,人来人往,这事又搁下来了。不久,这块玻璃终于完全破碎了,店主不得不重新换装了玻璃。店主本想设法抓住打破玻璃的人,但让他意想不到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人来打玻璃了!  相似文献   

4.
天目湖效应     
品牌经济,是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甚至有人断言中国巳进入了品牌经济时代,现在的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经济。有识之士指出,如何整合、挖掘、利用地域优势,缔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备独有市场生存空间的品牌产品,是在市场中取胜的捷径之一。中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品牌、名牌大国。现在是品牌觉醒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5.
涟漪效应     
《农村工作通讯》2008,(9):43-43
涟漪效应亦称连锁效应或者多米诺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指若干个相关事物的有套路的大联动和连锁反应,即只要一个发生变化,其他都跟着发生连锁反应。就像往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形成的涟漪会逐渐波及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口红效应     
《农村工作通讯》2009,(9):38-39
“口红效应”源自海外对某些消费现象的描述,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  相似文献   

7.
农业补贴政策效应评估:激励效应与财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1年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面板数据,本文从农业生产和消费两个角度对农业补贴政策效应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尽管当前农业补贴已演变成对农户的一项收入补贴,但它仍具显著提高农业产出的激励效应,且完全通过影响农业投入来影响农业产出。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农业补贴对不同农业要素投入具有差异化影响,它并未激励农户增加自有劳动供给,但显著提高了农户雇佣劳动力的概率,增加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特别是影响了化肥、种子、农药等要素的投入。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后发现,当前农业补贴不具有缓解农户信贷约束或通过改变农户风险偏好而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但若在实施农业补贴的同时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或降低务农机会成本或将补贴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可提高其政策效果。研究还发现,农业补贴具有促进农户消费的财富效应,但这一效应低于其产生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8.
布里丹效应     
  相似文献   

9.
品牌出效应     
在农村,随便找一个农民朋友问:有钱存什么银行?需要贷款找哪个银行?一定是回答:信用社。这里的信用社是农民朋友对农村信用社的习惯叫法,可见,产品能被需求者了解并认可,足见品牌的力量,如何稳固这一品牌并发挥出更大的效应?先要解决品牌推广中的问题,方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邻避效应     
“邻避”效应是指政府部门在贴近学住区的地方,规划和建设有社会和环境影响的套共设施(通常称为“邻避设施”)时,与当地居民发生的冲突。“邻避设施”包括垃圾站、发电站、机场等等,此外如化工厂等虽不属公共设施,怛其选址需要得到政府部门批准,因而居民也会把矛头指向政府机构。  相似文献   

11.
后奥运效应     
《农村工作通讯》2008,(19):63-63
传统的奥运效应研究认为,奥运经济一般可以带来三种正向效应:凝聚效应、辐射效应、瞬间放大效应。凝聚效应是指借助奥运,使大量的技术、资金、人才向主办地凝聚;辐射效应是指举行奥运会,可以对邻近城市、相关产业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起到带动作用;瞬间放大效应则是指,因为举办奥运会,经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飞速发展起来,GDP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增长。近几届奥运会经验证明,  相似文献   

12.
内卷化效应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盖尔茨的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曾在爪哇岛生活过。这位长住风景名胜的学者,无心观赏诗画般的景致,潜心研究当地的农耕生活。  相似文献   

13.
粮策正效应     
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中国稳定的粮价对世界粮价作用巨大。而其背后,则与中国政府长期高度关注粮食问题并进行有效制度机制探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去年末以来,泰国市场上出现罕见的食用油荒。在曼谷一些大型连锁超市里,食用油货架上除了进口橄榄油外,当地百姓烹饪常用的棕榈油难觅踪影,菜籽油、大豆油也基本脱销。在黑市上,1升棕榈油的价格已涨到70泰铢以上(1美元约合30泰铢),比一个月前上涨近一倍。  相似文献   

15.
九里效应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市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让部分农村地区不仅率先富了起来,而且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保障等方面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些新城区群体正在迅速崛起。大连市金州区拥政街道九里村无疑就是其中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  相似文献   

16.
旅游产业是拉动内需与扩大就业的重要内容,探究新疆旅游产业对相关上下游产业产生的关联效应和波及效应,为推动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增长、促进产业融合提供理论支撑。以2017年新疆地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研究新疆旅游产业的关联效应以及波及效应。新疆旅游产业应从产业融合的方向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为主,分别与旅游产业建立联系,打破经济与技术壁垒,形成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推出特色文化旅游创新产品,继续服务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眼下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越来越看重广告的促销作用,舍得花大本钱做广告。但现代营销专家研究发现,人际传播———朋友间、同事间、家庭里的口头舆论,有的要比电机、报纸、广播报道对消费看影响大得多。朋友、同事、家人对某一商品的议论,店到你面暴里,可能会使你自觉不自觉地加人购买的行列;有的你看了无数次广告都不售,而恰恰是同事或朋友的推荐改变了你对某一品牌的固执态度等等,这种现象是很多的。现代社会中,商品成了一个热门话题,围绕高品的人际传播,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信息资源,即商品的“口碑效应”。企业的赞誉,苗…  相似文献   

18.
“现在,用中国的强筋小麦可以生产出世界上最好的面包;用中国的弱筋小麦可以生产出最好的饼干和蛋糕。”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陈萌山在中国小麦产业发展年会上自豪地表示。小麦品质提高的背后,我国的良种补贴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冬日来临一降温一避寒一转暖一享受……冬天里,没有了百花香,让怕冷的人只想蜗居在温暖的室内。但是,你忘了,即使是零下温度,北京还是有阳光明媚的午后。这就是拒绝闪冬的理由。每到这个时候,身在北京的人总会羡慕那南方的温暖。  相似文献   

20.
《农场经济管理》2008,(2):17-17
<正>两名保龄球教练分别训练各自的队员。他们的队员都是一球打倒了7只瓶。教练甲对自己的队员说:"很好!打倒了7只。"他的队员听了教练的赞扬很受鼓舞,心里想,下次一定再加把劲,把剩下的3只也打倒。教练乙则对他的队员说:怎么搞的!还有3只没打倒"队员听了教练的指责,心里很不服气,暗想,你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