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养殖大黄鱼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鱼养殖是中国海水鱼类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海水鱼类贸易总体规模较小的背景下,大黄鱼及其产品却有着较大的出口规模。论文基于对其生产及贸易状况的调查分析,选取资源禀赋系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从资源禀赋条件、贸易竞争能力两个方面对其国际竞争力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2008至2012年及2015年中国养殖大黄鱼资源禀赋系数均高于1,2013年及2014年略低于1;2008至2015年,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0.95;同一时期,无论在亚洲还是全球范围内进行比较,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远高于1。三个指标的结果表明,从资源禀赋条件及贸易竞争能力两个角度衡量,中国养殖大黄鱼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整体上呈现出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中的优势和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战略是,着力改善海水养殖环境,加强海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构建病灾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海水养殖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深海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重视海水养殖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加大政策扶持,提高海水养殖户生产积极性;科学制定海水养殖发展规划,适度控制规模。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我国大豆生产格局与区域比较优势的演变特征及时空分布,文章综合运用生产集中度指数、生产规模指数、资源禀赋优势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等测算分析1988~2017年我国大豆生产布局的变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豆种植进一步向东北地区集中,黄淮海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均在不断缩减,长江流域产区播种面积与产量逐渐上升,南方地区则相对稳定;(2)黑龙江、内蒙古、安徽等省份大豆生产规模指数与集中度指数不断上升,河南、河北、辽宁、吉林等省份大豆生产均在逐步下降,四川、云南等省份则逐渐成为大豆种植新兴地区;(3)1988年以来我国大豆优势产区呈现"东减、西扩"趋势并向全国扩散,具有综合优势省份由8个减少为5个,资源禀赋优势、生产规模比较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正在减弱,大多数省份具备效率比较优势而缺乏规模比较优势。结论:为充分发挥大豆生产地区比较优势,需要综合考虑各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及经济发展特征等来优化大豆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水贝类出口韩国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贝类生产国之一,是韩国的第一大贝类供应国[1]。论文以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1992-2014年海水贝类的贸易数据为依据,通过中国海水贝类对韩国的出口额变动、贸易专业化指数、出口渗透率指数和出口优势变差指数综合分析其在韩国市场的竞争力,结论如下:中国对韩国的海水贝类出口额变动与其在韩国的竞争力强弱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中国海水贝类对韩国市场竞争力整体波动下滑,五大贝类产业间贸易占优势,贸易互补性强;增强中韩FTA框架下中国水产品的竞争力需要两国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对中国海水养殖业的环境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水养殖业是中国入世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但中国养殖业的环境影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介绍海水养殖业相关的环境污染以及海水养殖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加入 WTO 后中国海水养殖业污染增加的趋势,并提出了四点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我国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近来海水鱼类资源的严重匮乏,加之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生效,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成为捕捞渔民转产转业、渔业结构调整的优先发展产业.网箱养殖具有集约化、高密度、高效益等特点,是我国渔业新兴产业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海水鱼类养殖网箱约有70余万只,形成规模的养殖鱼类也有10多种.我国海水鱼网箱养殖主要以投喂鲜杂鱼为主,2000年全国海水鱼虾养殖产量为77万t,估计有80%以上的养殖产量是通过投喂鲜杂鱼虾得到的.在网箱养殖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如养殖海区环境日益恶化、养殖病害日趋频繁等问题,使海洋环境与合理发展养殖业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7.
该文在分析中国蛋鸡生产布局变动的前提下,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中国蛋鸡生产布局的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目前中国蛋鸡的生产布局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则,蛋鸡的生产布局正由自然性布局决定向经济型布局决定转变。同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导致中国蛋鸡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差异,今后中国应该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市场、资源及环境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蛋鸡生产布局。  相似文献   

8.
浅谈水产养殖业的成本核算及管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水产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建国以来,在重捕捞、轻养殖思想影响下,水产养殖业的生产受到很大制约,养殖品种也比较单一。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的水产养殖品种从过去的几种增加到40多种。淡水养殖改变了以鱼类为主的局面,形成以鱼为主,虾、蟹、鳖等多样化发展格局;海水养殖从贝藻类养殖为主向虾蟹类、鱼类和海珍品养殖全面发展。一些国外优良养殖品种如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漠斑牙鲆等名特优品种的成功引进,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优势,仪南美白对虾一个品种现在的产量就有73万吨,占我国养殖虾类总产量的50%以上,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笔者仪对水产养殖业的成本及管理作些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2006—2014年的相关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10省份的海水养殖技术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了部分外部环境变量对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整体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且导致效率缺失的主要原因是规模无效,纯技术无效率的程度则相对较低。另外,从各省份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来看,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其中天津、海南规模效率相对较低,未来需进一步优化养殖规模。河北则整体效率值均相对较低,需要同时注重规模和管理水平的调整。此外,外部环境因素对中国海水养殖技术效率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人均GDP水平、水产技术推广人数和养殖受灾率与其正相关,渔民人均纯收入与其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王强 《山西农经》2021,(4):151-152
我国海水养殖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现已成为颇具规模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养殖产业,在质量、产量方面均有明显提升,贝类养殖更是在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提升沿海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养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海水贝类养殖平稳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以期为贝类养殖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我国传统优势海洋产业,海水养殖业在海洋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近些年来资源和环境对海水养殖发展的约束愈加趋紧。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水养殖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经济?问题,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分析了海水养殖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机制,总结了主要的海水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幵提出了推迚海水养殖循环经济模式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SBM模型的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海水养殖产量的不断增长,由其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SBM模型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导致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均值为0. 62,整体呈现出逐渐趋优态势,但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从海域分布来看,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的海域排名从高到低依次为:南海海域、黄渤海海域、东海海域。各沿海省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存在明显的差距,且呈现出不同的波动趋势。导致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损失的原因主要集中于资源的过度消耗和过量的养殖产污,其中资源消耗指标中渔船投入、面积投入和培训投入以及养殖产污指标中氮污染产出过量的影响程度较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养殖环境污染是海水养殖生态经济效率改善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指数,从时间和区域两个维度对2008—2016年中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我国海水养殖生态经济耦合关系从以扩张性负脱钩为主改善为以扩张连接为主,宏观层面整体趋优,但仍未实现生态经济强脱钩;省域层面的生态经济耦合关系差异巨大,可划分为弱脱钩型发展、无序波动型发展、耦合关系改善型发展、耦合关系恶化型发展4种。针对脱钩弹性指数变动的影响因素,本文采用LMDI方法从养殖规模、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3个层面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养殖规模是我国海水养殖业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且影响作用较大;而养殖结构和养殖技术是生态经济耦合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但作用大小较为微弱。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新时期海水网箱养殖发展方向,文章对福建、浙江两省海水网箱养殖业进行研究。从海水网箱养殖规模、产品差异和市场行为比较发现,海水网箱养殖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这主要表现在:规模化和市场化程度低,利润空间小,投融资困难,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善以及生态环境制约产业发展等方面。探析未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趋势,我们要以生态制约型、投资风险型、产业规模型和多元化发展为导向,推动海水网箱养殖业转型。政府或产业组织要扶持海水网箱养殖业发展、完善产业链、加强风险管理、发展现代养殖企业、壮大产业规模和走市场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扇贝是山东省海水贝类养殖中的重要品种之一。论文依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有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产业集聚指数,量化分析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的竞争力水平,并与全国其他省份进行对比,定位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的水平。结果表明,效率比较优势:河北>福建>广东>山东>广西>辽宁>浙江;规模比较优势:河北>辽宁>山东>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浙江;综合比较优势:河北>山东>辽宁>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浙江;区位熵:河北>山东>辽宁>广东>海南>福建>广西>浙江;行业集中率:山东>辽宁>河北>广东>福建>广西>海南>浙江。山东省扇贝养殖产业具有一定的效率比较优势、规模比较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在全国具有较好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水平较高,行业集中率位居全国第一,在全国具备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甘肃省主要畜产品生产区域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科学评价甘肃省主要畜产品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方法]文章运用资源禀赋指数法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甘肃省主要畜产品牛肉、羊肉、猪肉、禽肉和牛奶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结果]平凉市、甘南州、庆阳市、临夏州和张掖市肉牛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临夏州、张掖市、武威市、酒泉市和白银市羊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甘南州、张掖市、临夏州、金昌市和酒泉市牛奶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定西市、陇南市、天水市、白银市和武威市生猪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 酒泉市、张掖市、白银市和天水市家禽生产具有综合比较优势。[结论](1)甘肃省目前主要畜产品生产布局基本符合比较优势原则,各优势产区可依托资源、技术集聚要素,使区域内畜牧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提高畜产品竞争力,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特色品牌优势,积极走好产业化之路。(2)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发展草食畜产品具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应充分结合区域自然、气候、草原、牲畜等资源禀赋,实现产业的科学合理布局,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努力打造民族特色牛羊肉品牌,促进畜牧产业跨越式发展,带动少数民族贫困区农牧民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17.
<正> 目前,国际上海水鱼类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仔鱼小生态系(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的建立和仔稚鱼营养强化等方面。为了使海水鱼类人工育苗和养殖达到安全、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结合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事业的发展现状和特殊情况,在以下几个方面就本专业发展趋势和发展战略提出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8.
据从有关方面获悉,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积极发展海藻与贝类混养,使海藻贝类养殖业形成全国少见的海洋生态链的新模式,引起国内专家的重视和赞誉。据介绍,汕头市率先在国内发展海藻与贝类混养实现一举两得,不仅可以推动海水养殖等海洋经济发展,提高养殖效益,而且对修复海洋生态、防止赤潮污染危害有着积极意义。有专家认为,自1999年以来,赤潮为何没有进犯汕头地区海域,这与当地发展海藻贝类混养消化海水污染有着莫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大黄鱼为我国沿海重要的四大经济鱼类之一,但是近年来由于长期酷渔滥捕,大黄鱼资源严重衰退,并已近枯竭,为解决人们对大黄鱼的需求,就必须发展大黄鱼人工养殖。1997年大黄鱼人工育苗在象山县获得突破,并成功的进行了养殖,1998年便迅速进入产业化。现已成为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种类,也是浙江省的优势水产品种。但是由于养殖年份的延续、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导致了传统网箱养殖海区海水污染不断加重,养殖鱼类病害频发,生长速度减慢,最终导致经济效益不断下滑,  相似文献   

20.
海洋生物的碳捕获能力非常强大,"蓝碳"已经成为全球碳循环的中坚力量。合理评估海洋渔业碳汇价值可以有效促进海洋碳汇市场交易的发展。论文基于2004-2015年中国海水养殖藻类相关数据,采用B-S期权定价模型,以海水养殖藻类为例,对我国碳汇渔业价值加以评估,结果显示:以1年行权期限来核算的2004-2015年中国海水养殖藻类碳汇期权价值均为正值,它本身受到碳汇量、碳交易价格、固碳投入成本、资产价值变动及无风险利率等多个因素的影响。渔业碳汇期权交易市场的建立可以使碳汇需求者灵活规避不确定性带来的交易风险,使渔业碳汇价值评估更为公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