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金节 《中国西部》2011,(24):107-108
中国房地产市场并不总是那么的激情四溢,凛冽的地严寒冬正在袭来。随着成交量的连续大幅下滑,近期越来越多的楼盘加入到降价行列,开发商"降价换量"趋势愈发明显。大多数城市的房市,都在陷入海南式干冷的状态。根据《上海证券报》的11月16日的报道,上周7天,海南全省房产仅成交606套,平均每天不足百套。少得可怜的成交量把一众开发商逼成了热锅上的蚂蚁,一门心思想着逃出围城。显然,曾经过惯了好日子的房地产利益群体,对于目前的形势十分焦虑。于是,我们越  相似文献   

2.
叶檀 《新财经》2008,(10):42-42
万科大面积降价并非市场压力之下的被迫之举,万科主动降价的目的是,给竞争对手更大的压力,逼迫对手降价,使房地产加快重新洗牌的速度  相似文献   

3.
吴学安 《上海经济》2006,(10):41-41
日前,在某地产咨询公司主办的房地产融资研讨会上,有16个房地产项目明码标价准备出售,项目总值超过40亿元。尽管许多房地产商对前景不甚乐观,但如果让房地产开发商在卖掉项目与降价售楼之间作出选择,他们却是宁愿选前者,而不愿屈就后者。的确,面对国家一轮紧似一轮的宏观调控形势,消费者所期望见到的房市降价似乎并没出现,而是房地产开发商出售项目这一现象却已经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4.
易宪容 《新财经》2008,(9):34-35
深圳房贷“断供”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是消费者真的还不起房贷,还是“炒房者”别有用心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拐点     
《新财经》2014,(3):28-35
最近,一则楼盘降价的消息震惊了地产界。此事发生在杭州,今年2月,杭州两个楼盘在销售过程中突然降价,每平方米降价数干元。习惯了房价只涨不跌的中国人,对房价下降表现得异常敏感,而那些买了房的业主,更是接受不了自己刚买的房子就降价的现实,于是发生了业主打砸售楼处的一幕。  相似文献   

6.
元真  蔡俊煌  轶鸣 《浙江经济》2004,(11):31-33
此次北京出现的价格拐点。在原价格指数上下降。是真正意义上的降价;而上海遭遇的是涨幅拐点。也就是说上海房价依旧在上涨。只是上涨幅度和速度有所下降。从更深层面上分析。北京降价是市场调控的结果。而上海涨幅下降则更多地与政策调控有关。  相似文献   

7.
面临资金链断裂的中小房企此时已不是降价能够挽救的。目前,活跃的房地产开发商数量正在锐减。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8,(12):18-19
【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月29日】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已经开始采取打折等一些激励手段来应对下降的销售额,这可能预示着中国政府采取的旨在给经济降温的紧缩信贷等手段正在发生作用。中国大陆最大的上市房地产公司万科集团,在元宵节当天宣布,将其在上海的10个房地产项目全面降价,降幅超过5%。这是该公司首次在上海如此“大手笔”的降价。  相似文献   

9.
王晓慧  李斌  张程 《新财经》2008,(10):47-48
政府该不该救市?这似乎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正反两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也许问题不在于救不救,而在于什么时候该救,什么时候不该救  相似文献   

10.
回头再看看这深V的背后:一方面是房价的完美风暴,另一方面是房地产政策的一波三折。房价从年初的理性回归,到年中的全面回暖,再到年底的恐慌性抢购,活脱脱地“不要迷信降价,降价只是传说”。而房地产政策年初以四大国有银行延续7折利率为号,拉开了房地产振兴的大幕;年中则是加大土地供给,  相似文献   

11.
李斌  张晶 《新财经》2009,(11):77-83
200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过了高增长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时期。众开发商虽然还是强挺腰杆不降价,但各种变相的优惠措施五花八门。明智的开发商这个时候已经有所行动,王石的率先降价让万科保住了现金流的回笼。市场不断传出“地王”退地,某开发商携款潜逃国外、甚至跳楼自杀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开发商很尴尬:不降价,卖不动;降价,大家认为还会降调控三年,上市房企还能继续"大规模"赚钱吗?不管是刚性需求还是投机需求,都认为,如果房企的净利润不断降低,那些原本"强势"的房企大佬们肯定会降价销售。不过,他们的幻想基本落空了。截至4月17日,已经有92家房地产企  相似文献   

13.
易宪容 《新财经》2008,(10):46-46
房地产开发商为什么宁可不销售也不降价?就在于他们认为政府会出台政策,来维持目前房地产的暴利模式  相似文献   

14.
几年前,彩电行业的价格战吸引了中国亿万民众的注意力,四川长虹的一举一动,就能让沪深股市忽高忽低,让人们的情绪也起起伏伏;而如今,家电行业的战火还未燃尽,手机、汽车、通讯、网络等行业也早已兵刀相见,产品和服务价格在无休止的杀戮下一路走低,纵然政府几番干预,也抑制不住已起的杀性。降价,成了供应商参与市场竞争无可选择的兵刃;降价,成了民众习以为常的消费心理预期。  相似文献   

15.
沉默了太久的市场需要一个契机打破僵局,在开发商与购房者的深度博弈中,一方需要放下身段主动降价,另一方也需要借机出手瞄准目标。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汤臣一品盛大开盘,其高达11万元/平方米的价格树立了中国房地产的新标杆:两年之后,其仅签约3套的销售业绩同样令业界唏嘘不已。或许,更令人惊叹的还是汤臣公司的“骨气”:汤臣一品不会降价。  相似文献   

17.
《新财经》2009,(9):11-11
《扬子晚报》:昨天,由江苏省房地产业协会主办的“复苏·跨越2009中国房地产走势”高峰论坛在南京举行,曾抛出“离婚买房也是拉动内需”、“只为富人盖房”等“雷人”观点的北京师范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董藩、北京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等嘉宾高调分析了当前楼市的“复苏”形势,“房地产正在拯救中国”,“下半年商品房将严重供不应求”,“房价将暴涨”,“中国人太有钱了,房子太便宜了”等一系列观点同样惊爆。  相似文献   

18.
秦诗立 《浙江经济》2011,(21):33-33
最近,温州民间借贷危机爆发是对我国金融体制弊端敲响的一记警钟。毕竟,民间借贷危机不仅在温州,在浙江,乃至全国都或多或少存在。特别是前几年炒煤、炒矿、炒房等风气盛行,民间借贷利率普遍高达月息2—5个百分点,而在目前国际国内经济增速呈整体下行,加上房地产“双限”,煤矿实质上“国进民退”等大背景下,民间借贷所投资的这些项目,实际回报可能远低于预期,危机规模化爆发的可能性已经放大,温州可能仅是开端。为此,加强防范、积极应对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9.
房价大跌、房产崩盘几乎成为近期社会舆论的共识。殊不知,这可能是一场虚张声势的炒作。某一房地产商本来定价就很高,所谓的降价也只是价格虚高的回落;也有的是房地产开发商在某栋房屋销售还剩最后几套时,为尽早了结,便降价卖掉。这些个案却被媒体炒作成房价大跌已成为席卷整个中国的大潮,未免有些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市场能否迅速重返健康发展轨道,关键在于住房交易量能否迅速回暖。而住房交易量能否迅速回暖,关键在于虚高的房价能否迅速回归理性。因此,调控政策的靶心,应该是敦促开发商大幅度降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