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英 《中国西部》2011,(21):56-57
说起刘永好,企业家圈子内有个默契的称呼叫“大哥”。除了因为他年纪略长,或许还因为他做企业做得早、做得好。他与新希望集团,诚然是四川企业家与四川大型民营企业的老大哥,在第十二届西博会“四川省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会议暨第六届泛成渝经济区商会合作峰会”上,刘永好作为四川民营企业家的代表,讲述在四川发展三十年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2.
四川希望集团总裁、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永好从82年以1000元起步办实业,所办希望集团目前拥有遍布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80多家企业,1.5万名职工,1996年饲料产量达2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这位改革风云人物,中国十佳优秀民营企业家,今年又获得“扶贫状元”殊荣,他是“光彩事业”发起人之一,江泽民同志为“光彩事业”题词:“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促进共同富裕”。刘永好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受益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义利观,要先富帮后富,促进共同富裕,更好地去实施光彩事业。谈到“光彩事业”,刘永好…  相似文献   

3.
刘永好这一辈子都脱不掉“农民企业家”的帽子了,因为他的新希望帝国不管扩展了多少版图,目的都是为了其农业项目的良好运转。  相似文献   

4.
自希望集团刘总裁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首倡“光彩事业计划”之后,中央领导同志给以充分肯定和热情赞扬。全国民营企业家反映热烈并纷纷响应。作为首倡者的刘总裁,率先行动,推出了这项跨世纪的重大工程, “光彩事业计划”的发起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刘永好日前在四川省彭州市宣布:他领导的希望集团将在四川带头实施“光彩计划”,投资1500万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兴办科技扶贫工厂,7年内扶持20万贫困农牧民解决温饱问题。 据了解.今年5月,刘永好在全国工商联七届二次常委会上联合另外9名常委,首次向全国发出了“光彩事业计划”的倡议,提出为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献爱心,做实事.这一倡议立刻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全国民营企业家们的热烈响应。 前不久,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刘永好主持希望集团董事会研究决定,在四川带头实施“光彩计划”,为该省“7118扶贫攻坚计划”作贡献。 希望集团的这项决定包括:  相似文献   

5.
前段时间去浙北,遇到当地小有名气的一个企业家,名片上的头衔是“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拥有这家企业51%的股份,并直接从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但当我说“哦,你这是家族企业”时,他却坚决否认,坚持说是自己是民营企业。因为他觉得家族企业不好听,似乎“家族企业”是规模较小、管理混乱的企业的代名词。这种意识不是个别现象,而是相当普遍的。其实,“家族企业”与“民营企业”是两种不同标准分类的结果。“家族企业”是从企业管理制度角度分类的,是“家族制管理的企业”的简称,与“公共化企业”相对应。而“民营企业”是根据投资类型来分类的,与“国有企业”等相对应。只是由于民营企业常常采用家族制的企业管理制度,人们往往用“家族企业”来指代民营企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4,(21):38-41
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外名家系列讲座”活动三周年之际,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先生应邀在活动中发表演讲,谈了他此次出国访问的感受以及对民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一些看法,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7.
由科技日报、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税务报和中国劳动保障报联合主办,发现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双优’民营企业家大会”将于于4月28-3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共设立了主题报告、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民营企业发展与资本运营、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才策略、民营企业家群体塑造和家族企业传承与基业长青六大板块。同时,将举办“企业家与外交官同行”国际合作对话交流会,  相似文献   

8.
民营资本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金融年”,而一些已打下雄厚基础的民营企业家,今年将有一系列的大动作出台。日前,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荣正投资联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21世纪经济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通威集团刘汉元均表示,新希望、通威等民营企业今年都将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营资本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金融年”,而一些已打下雄厚基础的民营企业家,今年将有一系列的大动作出台。日前,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荣正投资联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21世纪经济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通威集团刘汉元均表示,新希望、通威等民营企业今年都将有大发展。三家投资公司新希望将投资10亿元在饲料、房地产和金融等行业均占有相当大市场份额的刘永好,谈得最多的是“资本与产业的互动”,尤其是如何用金融业里掘来的“黄金”促进农业发展。据刘永好透露,新希望集团今年的“重头戏”之一是联手众多…  相似文献   

10.
民营资本正迎来千载难逢的“金融年”,而一些已打下雄厚基础的民营企业家,今年将有一系列的大动作出台。日前,在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和上海荣正投资联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21世纪经济论坛”上,新希望集团老总刘永好、通威集团刘汉元均表示,新希望、通威等民营企业今年都将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双优”民营企业家大会以“全球化竞争与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为主题,其设立主题报告、民营企业竞争力打造、民营企业发展与资本运营、民曹企业可持续发展与人才战略、民营企业家群体塑造和家族企业传承六大板块。此文对这次大会的内容做了全面整理归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回锅肉与老三样回锅肉和麻婆豆腐是刘永好的拿手菜。说起这两道菜,新希望集团的不少员工都会津津乐道。“一个拥有庞大产业、日常工作如此繁忙的企业家,还能抽出时间为员工下厨?即便厨艺再好,搁置久了会不会生疏?”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疑问。2012年2月,四川彭山,结束了一上午工作,刘永好头戴厨帽,腰系白色围裙,一身专业行头出现在饲料厂食堂,俨然一个憨厚的大厨。  相似文献   

13.
去年以来,曾有川股第一股之称的四川金路总公司总裁沈绪安、副总裁黄代云先后出走,加入民营企业新希望集团,在当地企业界引韦巨大风波。其原因何在?当事人对记者吐露真情。主副手先后去职去年10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到四川考察工作期间,邀请四川大企业老总座谈,沈绪安作为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与会。坐定之后,他发现身旁是新希望集团总裁刘永好。他们的对面坐的是戴相龙。“我记得当时我面前还摆放着金路的牌子,刘总前面还放着新希望的牌子。”今年5月,在成都新希望集团总部,沈绪安笑着向记者回忆.他说:“…  相似文献   

14.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大的饲料企业之一和中国西部最大的乳制品、肉食品企业,刘永好也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他怎样看待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趋势?他在2005年《北大商业评论》管理年会上提出,民营企业已经进入规范化经营阶段。新希望又是如何向规范化经营转型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仰融、杨斌、周正毅等富豪的纷纷落马,中国民营企业家形象受到了公众的质疑。我国的民营企业家真的经不起时代的考验了吗?9月29日下午,由全国工商联举办的“2003中国民营企业化论坛”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民营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关于民营企业家的财富与精神、民营企业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讨论自然成了焦点话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民营企业大体上有三类。一类是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像四川的希望集团、温州的正泰集团;第二类是朋友式的民营企业,如北京的万通集团;第三类就是国有民营企业,典型的像北京的联想集团、方正集团。应该说这三类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是不一样的,但我主要想说的是民营企业共同的问题,就是权力分配与人才。可以说,这两点在决定着企业能不能持续成长,能不能变大变强。  我们好多民营企业最后垮掉,并不因为外在的因素,而是因为内部权力的争斗。我们中国人爱说:“同甘共苦”,可实际上我们做企业经常是“共苦”容易,而“同甘”就…  相似文献   

17.
《民营视界》2005,(3):13-15
中国民营企业已进入了转型期,经过20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民营企业已经完成了以填补市场空白,迅速扩张为主要内容的“量的积累阶段”,进入以企业全面转型和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质的提高阶段”。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融入全球经济之时,所有民营企业都面临着产业选择、资本结构、管理模式的转型与提升问题。“中国民营企业能够做大吗?中国民营企业需要做大吗?”一连串有关民营企业家的焦点新闻之后,这样的问题不断出现在媒体醒目的位置。而这些问题,也成为了来自企业和经济界的专家在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上共同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江浙一带重量级民营企业出现“抱团”联盟。组建企业间投资与合作的利益共同体,不愧为新形势下的企业发展新策略。“抱团”联盟能迅速让企业做大做强,做事必成,功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前年,一位身家逾5亿的浙江民营集团董事长邀请笔者给他们做企业发展战略咨询,在谈及企业信用管理问题时,这位董事长感慨万端。他坦陈在创业初期,也曾有过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因为当时周围的人都那么做,自己只能随大流。而在今天的浙江,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都把信用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并加入到共同建设社会信用制度的行列。不过这位成功的企业家也担心,如果只有少数地方动真格打造信用社会(比如“信用浙江”、“信用广东”等等),那么社会信用较好地区的企业同信用较差地区的企业做生意,信用风险还是难以防范。从这个案例可以窥见,信用缺失越来越成为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吸引外地民间资本的制度“短板”。  相似文献   

20.
张岩 《沪港经济》2005,(11):30-33
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和武汉市政府共同举办的 2005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论坛、表彰全国20位优秀民营企业家的庆典上,有一位来自 上海的民营企业家脱颖而出,荣膺“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他领导的企业,在上海 百强民营企业中名列第25位。他始终以“民营企业家”自豪;他用5年时间创造了 一个企业45年生产价值的总和;他将自己的人生比作“长篇小说”;他是一位不解决 问题不睡觉的“狂人”。有人说他率性、大度,有人说他是“性情中的大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