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规范酸液综合样的腐蚀相关标准并未出台,实际应用时参考标准SY/T 5405-1996,而该标准规范的酸液缓蚀剂评价仅适用于缓蚀剂单剂评价。大量酸液高温动态腐蚀实验表明,酸液铁稳剂、助排剂、黏稳剂等常规添加剂对酸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影响较大,酸液缓蚀单剂评价满足标准SY/T5405-1996要求而酸液综合样腐蚀性能则严重超标。不同材质的钢材抗酸腐蚀能力差异较大,实际应用酸液缓蚀性能评价时不应仅限于相关标准中要求的N80钢片,应以实际施工作业管柱材质进行相应实验。同时,高温条件下酸液综合样腐蚀评价实验温度条件应该结合井筒温度场合理优化。  相似文献   

2.
SY5273-91《油田注水缓蚀剂评价方法》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1年7月19日发布,1991年12月1日实施的行业标准.它规定了油田注水缓蚀剂缓蚀性能的室内和现场评价方法,适用于油田注水缓蚀剂的评价.我们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问题,现提出来与同行们商榷.(1)标准中3.2和7.2.2采用了滤膜系数法,由于注水系统中已不采用此方法进行注水指标的检  相似文献   

3.
薛森 《化工管理》2023,(20):110-113
酸性完井液提高储层渗透率,但对金属腐蚀严重,因此新型高效酸化缓蚀剂的研究迫在眉睫。文章综述了有机缓蚀剂的缓蚀作用机理,分析近年来曼尼希碱型缓蚀剂、席夫碱型缓蚀剂、咪唑啉型缓蚀剂以及植物型缓蚀剂四类缓蚀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后续完井液用缓蚀剂的选择、应用以及缓蚀机理探讨进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4.
对SY/T 5273-2000标准中腐蚀速率或缓蚀率计算的认识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缓蚀剂防腐,是一种经济、方便、有效的防护措施,腐蚀速率或缓蚀率是缓蚀剂的重要性能指标,评价的主要依据是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273-2000。该标准中腐蚀速率或缓蚀率的计算,未考虑酸洗空白失重。通过评价试验结果证明,如果不考虑酸洗空白失重,计算出的腐蚀速率偏大,缓蚀率偏小,人为地夸大了腐蚀、缩减了缓蚀剂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缓蚀率的测定,采用的是标准SY/T5273—2000《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性能评价方法》。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试瓶口的严密性、钢片的筛选与处理、采集试验介质等因素影响缓蚀剂缓蚀率的检测结果,为此特提出改进意见,提高了缓蚀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采油用油井缓蚀剂产品检测标准是Q/SH 1025 0389—2005《缓蚀剂技术条件》,其中分析了缓蚀率的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钢片腐蚀失重值超出标准要求值的10%~40%,导致缓蚀率检测结果失准等情况。分析了影响缓蚀率检测结果的N80钢片、溶解氧、有机氯含量、实验水样等因素,通过改进水样处理方法、增加有机氯离子含量的检测项目等技术措施,优化了缓蚀率的检测方法,检测质量提高了26%。  相似文献   

7.
加氢裂化技术的发展,为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原油加工企业的高硫原油加工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而随着高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加,许多企业也都对装置进行了高硫扩能的改造。但由于高硫原油加工过程中,加氢裂化反应流出物的腐蚀作用,导致装置出现严重的腐蚀和垢结,影响了工作效率,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各炼油厂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其中最为常用的是通过使用缓蚀剂对设备进行工艺防护。本文通过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性能进行实验分析,考察了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复合型缓蚀剂中不同物质的浓度对缓蚀效果的影响,以方便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胜坨油田产出液腐蚀性强的现状。进行了胜坨油田井下工具和地面油气集输管线失效特征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室内技术研究和现场评价试验。进而合成一种适合胜坨油田环境特点的价廉高效ML—3F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9.
CO2腐蚀问题是制约CO2驱油的最关键问题之一,矿场条件下CO2腐蚀严重地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目前油井防腐措施是在油套环空投加缓蚀剂,根据CO2驱工矿变化特点,通过室内实验评价和现场实践相结合,认识了缓蚀剂浓度、加药方式、加药周期对CO2驱采油井防腐效果的影响,制定了合理的CO2驱矿场缓蚀剂加药制度,提高了药剂的利用率和CO2腐蚀防护的针对性。有效降低了CO2防腐措施的成本。通过腐蚀监测及残余浓度检测表明,腐蚀速率低于0.076mm/a,综合防腐措施满足现场需求。  相似文献   

10.
华北油田晋45、晋95、晋105断块油井检泵周期短,作业频繁,现场防治腐蚀效果不理想。从生产井腐蚀因素分析,在充分了解现场腐蚀现象的基础上,针对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缓蚀剂类型,开展缓蚀剂配方复配优选工作,利用正交试验法进行缓蚀剂复配,并选择具有协同作用的杀菌剂,研制出具有较高缓蚀效果、有效杀灭细菌的药剂配方。通过现场试验药剂的缓蚀率达到75%以上,油井细菌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1.
为了清除岩石孔道中堆积的固形堵塞物,恢复储层渗透率,对酸化解堵液及其对应酸化缓蚀添加剂进行研究。选用HCl、HF、HBF4溶解岩心粉末,得出固形堵塞物溶解剂最佳浓度;通过酸化缓蚀剂与解堵液混和后对金属的腐蚀试验,筛选酸化缓蚀剂配方。实验表明,5%HCl+2%HF+3%HBF4混合酸液对岩心粉末的溶解率为16.93%,有良好的溶解效果;酸化解堵液对挂片的腐蚀很严重,其空白样的腐蚀速率远远大于标准规定腐蚀速率2.0 g/(m~2·h)的要求,若不加药剂防腐,井下设备必将被腐蚀;腐蚀速率随着酸化缓蚀剂HSSD-1的浓度升高而降低,当浓度升高到某一阈值后,药剂对腐蚀控制能力变弱,曲线趋于平缓;当HSSD-1缓蚀剂浓度为2.0%时,腐蚀速率为1.487 3 g/(m~2·h),其腐蚀速率低于标准要求,缓蚀效果良好,能够满足油田要求。  相似文献   

12.
高温酸化缓蚀剂腐蚀速率的检测主要依据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性能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在缓蚀剂检测过程中,发现腐蚀速率受到缓蚀剂加量、实验仪器、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提出:行业标准中缓蚀剂的加量为一个范围,不同加量时,判定结果不一致,且腐蚀速率小于一级评价指标;实验仪器的材质和反应釜容积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钢片与酸液反应的时间越长,腐蚀速率越大,建议限定实验仪器升温至测定温度的时间应1h;高温高压反应釜中的氧气会影响腐蚀速率的检测结果;缓蚀剂单剂的评价结果与酸液体系的评价结果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化工生产过程中应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其运作主要依靠热交换器,该设备的建设材料普遍是碳钢、铜等金属类材质,该材质在长期的使用下,极易产生结垢以及金属设备受腐蚀等情况,因此为有效避免和减缓此类现象的出现,工业领域的相关人员会通过添加阻垢、缓蚀剂的形式予以应对,但是目前大部分阻垢、缓蚀剂会在使用后期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植物作为缓蚀阻垢剂的制备原料时,不仅分布广泛、无毒无害、支持生物降解,而且提取和研制成本均较低,极具应用价值。因此文章针对环境友好型缓蚀阻垢剂的研制与性能展开研究,将甘薯作为缓蚀阻垢剂的研制原料,详细分析并阐述其具体的研制方法以及性能。  相似文献   

14.
高温缓蚀剂高温高压动态腐蚀速率评价方法依据行业标准SY/T 5405—1996《酸化用缓蚀剂试验方法及评价指标》。实际评价工作中,由于加入量不统一、反应起始时间界定模糊、措施体系防腐性能评价缺失等情况,造成高温高压动态腐蚀速率平行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大、现场应用关联度低等问题。在原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应用需要及室内可操作性,分析加入量、反应时间、试片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并加以优化。优化后的试验结果相对误差降低,充分体现高温酸化缓蚀剂单剂、措施体系的效果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实验合成2种性能良好的防蜡剂SK-1、SK-2,并在室内对其进行防蜡效果评价。实验证明合成的2种防蜡剂对塔河油田稠油具有高效防蜡效果,在加入200mg/kg防蜡剂SK-1时防蜡率可以达到55%以上,SK-2添加量为200mg/kg时防蜡率可达63%以上。  相似文献   

16.
植酸在气相金属防锈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气相缓蚀剂在常温下能迅速挥发并充满包装空间,吸附在金属表面,起到阻滞金属腐蚀的防锈作用。具有节约资源、减轻劳动量、拆封即可使用及美化包装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军工、机械、航空、船舶、仪表、汽车、量具、精密仪器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作为气相防锈纸的有效化学成分,亚硝酸盐类缓蚀剂由于对钢铁制品长期有效的防锈能力和优良的抗盐雾性能,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亚硝基和仲胺在人体内易合成亚硝胺,形成一种强致癌物质,其毒性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研究和开发高效、低毒、多功能气相缓蚀剂是气相缓蚀技术发展的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AT M P改进产物氮氧基三亚甲基膦酸的合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室内防垢性能的评价。反应温度为60℃,pH值为9,氨基三亚甲基膦酸:H 2O 2=1:2.5,反应时间为3h。通过配伍性实验、防垢率、最低有效浓度和吸附-解吸性能试验评价该防垢剂的各项防垢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氯化苄和吡啶为原料,合成物经与其它物料复配而生产出吡啶类缓蚀剂;以苯胺和环己酮为原料,反应物经与其它物料复配而生产出苯胺类缓蚀剂。经复配后的性能评价表明:吡啶与氯化苄的反应物和甲醇1:5稀释,复配2%甲醛、3%的丙炔醇,腐蚀速度可以降到2g/m2·h以下,苯胺与环己酮的反应物和甲醇1:6稀释,复配2%左右的丙炔醇、2%左右的碘化钾,腐蚀速度可以降到7g/m2·h以下。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对两类缓蚀剂进行了工业化的生产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针对辽河油田化学驱部分区块现场应用过程中聚合物溶液黏度低的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室内研究与现场论证工作。研究不同水质配制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变化,将配制污水分别进行曝气、抽真空去除溶解氧、添加稳定剂,真空绝氧配制,进行室内实验,评价聚合物黏度的稳定性及长期热稳定数据。真空绝氧的情况下,长期热稳定数据最好,但结合现场工艺,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可行的方案为使用聚合物黏度稳定剂,分析了添加不同浓度稳定剂的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变化情况,筛选出稳定剂适宜浓度范围,并依此对室内驱油实验和现场试验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及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在目前的注入工艺条件下,提高采收率聚合物溶液黏度稳定剂可以有效提高污水配制聚合物的黏度,提升稳定性,节约聚合物干粉,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油田开发中后期含水率高难控制的问题,提出了CO2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的方法,采取室内驱替实验和矿场试验对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室内实验表明:岩心高含水阶段水气交替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原油粘度和水气体积比对驱替效率的影响存在最佳区间。矿场试验表明:水气交替注入后单井日产油量提高22倍,含水率下降24.7%,阶段累积增油4721.2t,具有向其他高含水油田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