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企业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国内、外企业界、学术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为我们国有煤炭企业加快实现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在当前国有行业加快改革、发展的进程下,我们应尤其重视和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2.
于光远同志为我们这次会议的召开写给我们的书面发言虽然很短,但是语重心长,里面凝结了老一辈的经济学家、我们学科的创始人于光远同志对我们的希望和祝贺。体现了他对这个学科发展的深切关心和他的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的讨论、领会。这次技术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如果按时间顺序是第二次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重庆摩托车行业的企业集群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韦伯开始的经济学家们都对企业集聚现象或多或少的从不同角度做了研究,都试图找到一个较完整的理论对企业集聚的现象做一个较好的解释,本文将大致介绍一下各种企业集聚理论并着重介绍美国经济学家M@波特的关于国家竞争优势的理论--他的"钻石理论"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理论.本文还将他的理论运用到重庆摩托车产业中去,探讨摩托车企业集群现象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学习型企业是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关于学习型企业 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事物是个整体,我们对它的认识应从总体上去把握,在进行"分析"的时候要着重于"综合",以还其本来面目,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在这个思潮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出现了"模糊论"、"混沌理论",管理科学则出现了"学习型组织"理论.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汽的思想政治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企业的创业发展为主战场,以建设企业精神,培养"四有"职工队伍为主旋律,坚持贯彻"出汽车、出人才"的建厂方针,力求做到"两个文明一起建,两个成果一起要",极大地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变,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在10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遵循邓小平同志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始终坚持"三个并重",为走出一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坚持引进先进技术与发扬优良传统并重,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巨大的精神和智力支持一汽是国有特大型企业,又是具有40年历史的老企业。几代汽车工人在三次大规模创业建设中,形成了一种为国分忧、艰苦创业、善于学习、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这是一汽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我们  相似文献   

6.
最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新任理事长胡平同志。胡平同志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十四届中央委员。曾主持福建省政府和商业部、特区办等部门工作。工作成绩显著,有着丰富的领导和实践经验。胡平同志是商业文化学的首倡者和理论奠基人,他的理论著述纵横捭阖、视野开阔,深  相似文献   

7.
"企业文化是一种先进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形成要素.企业文化的结晶是企业竞争力,中央企业理应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党委书记李荣融同志对会议作出的批示,不仅体现了他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把握和殷勤希望,也集中体现了会议的主旨和代表的意愿.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现代企业的活力之源,是高效率资产经营的根本保障.这里我们要揭示企业管理中得以创新的思想王国——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主动地、独创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提供具有新价值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立性、连动性、多向性、跨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约瑟夫·熊彼特认为,发展是对均衡的干扰,“它永远在改变和代替以前存在的均衡状态.”他把要素的新组合的实现称为企业,这新组合就是著名的创新理论五种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9.
<正>7月18-20日,由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企业经济》编辑部和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品牌生态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梁勇到会并致辞,他在致辞中阐述了召开此次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和目的,认为此次会议就"品牌生态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一主题进行学术研讨,开展学术交流,目的就在于促进品牌生态学科的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品牌,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绿色品牌生态环境。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把品牌生态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形成一批创新研究成果,为提升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三年前,我们第一次采访北新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志平时,他刚满38周岁,当时中国建材界同仁都称他为“北新少帅”。采访中,宋志平给我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颇有“儒商”之风。后来他的助手告诉我们,宋志平正在攻读工商管理硕士,而且还被武汉工业大学聘为兼职教授。当时,宋志平向我们“推销”了一种他命名为“企业AHI’的理论,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为此,我们特意赶写了一篇“宋志平谈企业A:IXi’的报道,寄给了(中国企业报)的一位编辑,没想到几天后忡国企业报)便在头版头条发表了。经过此番来访,我们强烈地感到,…  相似文献   

11.
张大中 《企业文明》2004,(12):20-21
去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企业文化与21世纪中国企业发展--中外企业文化2003青岛峰会"。"青岛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我们在全面总结和深入研讨的基础上,更好地高扬起"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这两面旗帜, 使我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和理论境界。今年,我们在这里隆重举办"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企业文化-中外企业文化2004龙岩峰会",就是要在"以人为本" 和"以文化人"这两面旗帜的指引下, 全面深化对企业文化的理论认识和理论研究。借此机会,我想着重讲两个问题:一是文化主导问题;二是企业家的文化自觉问题。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和"以文化人"是企业文化理论最为根本的两个基点,是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作为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12.
振兴中国管理科学是一项长期奋斗的任务。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用三年时间,使大中型国有企业解困。这对振兴中国管理科学的压力也就大了,有很强烈的迫切性和使命感。小平同志对管理科学一向很重视,我们研究邓小平理论,就是要把邓小平理论中关于管理科学的内容进行很好的整理和研究。小平同志很早就重视管理科学事业的发展。1975年,小平同志一出来工作,就狠抓了企化整顿。那时,他从整顿铁路秩序开始抓起,他讲到整顿铁路要从管理人不。要以整顿企业作为突破日。他针灯“四人帮”提出的“三无”企业和管理就是管、卡、压的荒谬主张,…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这一判断,精辟地揭示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和主要问题,为我国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企业如何去适应并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呢?我认为主要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农业部乡镇企业司1994年工作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本刊讯:1993年12月13日,农业部乡镇企业司齐景发司长在"毛泽东同志工业化思想研究"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说,今天农业部乡镇企业司和中国乡镇企业协会学术委员会联合召开"毛泽东同志工业化思想研究会"...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同志不仅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是有深厚学术造诣的语言文字学家.由于他在党的思想理论战线和重要文献起草中的特殊贡献,以及他的大家风范,使他很早就享有“党内秀才“和“党内一支笔“的美誉.而就是这样一位学识渊博、令人景仰的理论大家和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却丝毫不以领导者和学术权威自居,而是以完全平等的普通身份同我们一起研究、讨论工作与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胜利 《企业文明》2012,(10):65-67
有一种境界,如果你不去感受,你领悟不到其中的真谛;有一种力量,如果你不去体会,你感受不到其中的震撼;有一种责任,如果你不去肩负,你领悟不到其中的艰辛;有一种成功,如果你不去参与,你分享不到其中的喜悦。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个敢于担当、敢为人先的人,他将企业的发展扛在肩上,奋力前行,用实际行动对"责任"二字做了最完美的阐释;他将企业的未来放在心中,超前谋划,用跨越思维对"科学发展"作了最朴实的注解。他就是山西中新  相似文献   

17.
本刊2004年第10期刊登了余颖,唐宗明同志的文章《战略理论的迷途》,文章指出:"西方的战略理论其实是只有术没有道的学问,是更多地解决短期问题而不是长期发展的工具。"西方战略理论不断地冒出一些流行概念和分析模型,摆来摆去令人难以捉摸。文章认为,中国企业家应该回归自己的文化背景,将中西方管理理论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独有的企业发展观。本文系对《战略理论的迷途》一文的回应。  相似文献   

18.
关于创新的理论研究,最早是熊彼特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的概念。他认为,"创新"就是把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具有两种模式:一是破坏性创新,由新企业将突破性(breakthrough)技术引入行业市场,替代原有技术,破坏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邱吉尔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胡耀邦、万里、姚依林、邓力群等中央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城前门地区视察。在他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北京城前门的一座高楼,鸟瞰四周,却只看到灰旧低矮的建筑物后,他讲到:"房子是可以卖的……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在工作中,我觉得同事张某各方面能力都比我强。我有意将企业的全盘工作都交给他来领导。请问,如果我们双方自愿,群众也很拥护的话,法定代表人能否自行更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