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松塔水电站工程的投入运行对流域内的水文特征、地下水资源、建设地周边生态环境、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及流域下游城镇生态环境等方面均产生较大影响,建设地及周边已形成新的湿地生态环境,对流域汛期洪水资源的留置与利用大大缓解区域内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洪水资源的利用增加了对下游城镇生态、生活、工业用水的供给能力,电站工程建设实现了减灾、生态、民生、高效的水利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以大凌河流域为例,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角度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对各参评因子权重利用AHP法求解,并应用不同分类法借助GIS软件综合评价流域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流域生态脆弱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从下游至上游其脆弱性逐步增强,为减轻流域生态脆弱程度,要对脆弱区因地制宜地实施保护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创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水电科学发展。一要切实转变观念,确立水电开发建设的新理念。要从单纯工程水电转变为生态水电,从纯粹的技术工程转变到社会工程。更加重视移民利益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能源生态文明,把水电开发与生态工程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SD-EF模型对浑太河流域的水生态足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从2005年开始,浑太河流域的生态承载力逐步减小,年均值递减幅度为0.1245hm~2,城镇用地生态足迹变化幅度最大,其他用地方式的变化对生态足迹影响程度较小。随着流域生态保护措施力度的加大,未来流域的生态承载能力有所增加,水消耗和水污染依然是流域生态足迹变化的两个主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5.
梁寅娇 《水利技术监督》2024,(5):109-110+134
传统的统计方法和物理模型在处理水生态系统中的复杂关联时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准确进行流域水生态预测,研究以汾河流域为背景,建立灰色模型对汾河流域2023—2033年间水生态安全预测,预测结果表明,神经网络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汾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和非线性特征。通过合理控制压力、改善状态以及积极响应,可以提高山西汾河流域的水生态安全水平。研究结果对流域水生态安全管理和评估预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流域水资源的生态资产价值、流域水资源开发生态后果及其生态资产的经济评价方法。流域水资源生态资产评价应根据不同流域、同一流域不同河段水资源主要功能,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保护状况等,选择或使用不同的方法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7.
开展车尔臣河流域生态需水量研究,对于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域遥感、水文及植被等数据,计算了生态保护目标为优、良、中3种情况下的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保护目标“优”下的流域生态需水量为14.06亿m3,保护目标“良”下的生态需水量为10.59亿m3,保护目标“中”下的生态需水量为8.5亿m3。研究成果为指导车尔臣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保护及修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与Hakanson生态指数法对太子河流域9条主要支流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到太子河流域整体底泥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太子河流域底泥重金属污染严重,以中游污染最为严重,9条支流中仅有小汤河尚未出现底泥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
洪水灾害是全球发生频率最高、损失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塔里木河源流山区易形成雨雪冰混合洪水,灾害风险加大。以塔里木河流域为研究区,分析了流域防洪工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思考,结果表明:现状流域防洪工程体系以防洪堤建设、库堤结合、中小河流治理、数字孪生工程为主体;当前防洪工作存在流域防洪规划体系不完备、“四预”体系不完善、流域蓄滞洪区建设滞后、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管护亟待加强等问题;下一步,应当突出规划引领作用,做好流域防洪规划编制与审批工作。实施流域水网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智慧水利体系。加大防洪工程建后管护资金投入、强化中小河流防洪管理。研究成果对于干旱区河流生态廊道修复措施制定与评价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辽西小凌河流域团山子、缸窑口、锦州、边沿子、乌金塘5个水文监测点的数据,探究了小凌河流域需水量的分月计算方法和思路,揭示了小凌河流域生态需水量在不同时间的分配规律,得出汛期小凌河流域的需水量最大的结论。依据需水量取值最大原则,给出小凌河流域的生态需水值,确保流域各个河道的需水量均能满足要求,同时为其他流域的生态需水量研究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优化生态输水方案,通过实地和遥感监测资料相结合,综合评估阿克苏河流域生态输水效益。结果表明:超额完成输水之后,地下水储量总体以增加200~300mm为主,占比为54.3%;胡杨林植被覆盖度增加13%,净初级生产量NPP增加10.52%。最大斑块指数减少5.0%,蔓延度指数增加4.7%。因此,阿克苏河流域的生态输水效益显著。提出建议,未来重点修复区为:托什干河与库玛拉克河河岸植被带、西大桥—阿拉尔河岸胡杨林分布区、第一师3团荒漠绿洲过渡带等。研究结果为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水源涵养区的生态修复治理涉及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基于涵养区内苏子河流域生态修复措施以及治理后评价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流域的概况以及受灾情况做了综合系统的阐述,并以水质保护和生态修复为目的,针对截污治污以及人水和谐等问题,对流域进行了生态修复治理,最后通过对治理后河流生态系统的评价,确定了修复措施的可行性。对河流生态系统的保护起到推动作用,为今后水源涵养区内流域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大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污染处理水平、污染排放与检测、社会经济发展3个方面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效果综合评估体系,将主观AHP法和客观熵权法相耦合构建组合赋权模型。然后以大凌河流域为例,综合评价2010—2017年径流葫芦岛、朝阳、锦州、盘锦地区的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前后的补偿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政策可以切实提升大凌河径流地区的生态补偿效果,不同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差异呈不断减小趋势,该流域已取得一定的生态补偿效果;可为其它类似流域生态补偿的实施及其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起市场化水资源配置机制是解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推动流域生态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当前,流域水资源商品的准市场化交易模式更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为此,本文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的内涵和机制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政府规制为手段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体系,并利用Holmtrom-Milgrom“委托——代理”模型对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进行了建模研究,为构建流域水资源准市场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改善梅江区人居生态环境,解决梅江区水土流失问题,结合群益水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程,聚焦于河道整治、水土流失治理和人居环境整治3个方面,介绍了小流域治理措施与成效。研究表明:小流域治理可有效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提高当地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对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丹江口水库的自然状况出发,分析了流域内生态环境目前的现状以及丹江口水库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阐明了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重要性,进而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强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的一些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流域生态健康评价作为生态保护、水资源开采以及流域管理的主要决策依据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以辽河流域为例在遵循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和可获取性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等级标准,对各评价指标利用组合熵权法进行求解并构建了改进集对定量评价模型。研究表明:辽河流域下游处于病态状态,而中、上游处于亚健康和基本健康状态;所构建的评价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流域生态健康实际状况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正>环保部下属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环境保护合作中心近日对外发布了《"一带一路"生态环境蓝皮书-沿线重点国家生态环境状况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该成果是环保部刚刚启动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网站"的一部分内容。《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境状况及环保国际合作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如何发挥生态环保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与支撑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状况及治理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福建漳州九龙江流域的流域水文气象特性、水生态和水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结合流域内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影响的状况,剖析了九龙江流域的水土流失问题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以及产生的因素和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九龙江流域水生态和水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旨在为九龙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水环境监测体系构建,为漳州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辽宁省大凌河2006—2015年统计资料为依据,采用能值理论分析法对研究流域主要能值评价指标以及投入、产出能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系统能值投入整体呈增加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总能值产出整体呈增大趋势,其中畜牧业和农业的蔬菜产量的增大表明水土保持措施发挥明显的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指数和主要能值指标评价结果表明,辽宁省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和合理性;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效应总体表现出上升趋势,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优良,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