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只有本着理性、内外有别的原则逐步放开石油市场,民资进场才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加短缺能源供应。刚刚转过2014年,山东省商务厅就召开了全省石油炼化企业座谈会,会上京博化工等国内知名民营炼油企业悉数到场,议题有关"100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2013年,国家赋予符合质量、环保、安全及能耗等标准的民营原油加工企业原油进口及使用资质即原油进口配额,这是石化领域市场化的又一重要突破。"山东地炼企业将成为此轮市场化改革最大的受益者",中国  相似文献   

2.
信息快报     
私营企业一年增长68万户,尹新天:中国商标注册申请量连续五年居世界第一,东亚成为全球最开放贸易区中国是发展核心动力,烟台市工商联力助民企揽才,商务部:15家民营石油商今年将获原油进口牌照。[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位民营油企代表曾对记者表示,"进入国家原油储备体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能盘活闲置的仓储资产,还可能借机争取到新的原油进口牌照,从而获得稳定的油源,从上游打开活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原油消费量日益增长,但中国国内的原油产量却跟不上需求,为弥补扩大的供需缺口,中国不得不开始依赖原油进口。自1993年我国从国际石油市场进口原油开始,二十年间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也逐渐发生改变。本文通过分析各种进口贸易方式的现状和利弊,针对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制定合理的进口原油策略,从而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拥有足够的原油进口定价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核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首条跨国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2011年进口原油1093万吨,年进口原油量创历史新高,在我国陆路能源进口大通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政府最新统计,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中哈原油管道全年进口原油1093万吨,同比增长10.3%,是管道运营以来输油量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由于国内原油供给不足,中国原油进口数量持续增长,进口规模巨大,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面临较大安全隐患。以1990~2013年相关数据为样本,采用OLS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中国原油进口贸易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世界原油产量、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国煤炭消费量是影响中国原油进口量的主要因素。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能源风险、技术应用与技术进步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散原油进口的国别结构对于保障一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在“成本驱动型技术进步机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短期“成本驱动型技术应用机制”和长期“风险驱动型技术进步机制”假说,并构建了一个包含能源进口的经济增长决定模型.利用日本1988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度数据,对工业总产值、原油进口的价格与数量以及原油进口地理集中度共4个变量进行了短期和长期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经验性证据表明:日本同时存在着上述两种机制,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内都足以抵消石油价格冲击的负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茈外,日本调整原油进口地理集中度主要是控制原油进口数量的不确定性,而非原油进口价格波动的风险.本研究从一个崭新的视角解释了能源安全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方经济》2006,(11):46
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原油1.09亿吨,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6、3%。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油品消费国,40%的油品依赖进口。据统计,作为我国原油进口的最大口岸之一的广东口岸,1~9月进口原油2020万吨,价值92.5亿美元,分别大幅增长15.7%和51.6%,分别占我国原油进口量、值的18.5%和18%,量增价升.  相似文献   

10.
贸易     
欧盟将实地调查中国鞋企;我国恢复进口日本废塑料;输欧7类纺织品配额告罄;三资民企纺织出口首次超过国企。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的原油进口物流方式是由超大型油轮(VLCC)从中东或非洲远洋运输至中国港口,靠码头卸油入库,然后由二程油轮再运至石化企业。这种物流方式成本高,降低了石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我国石化工业进一步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大幅增长,这种传统的物流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学习国外先进经验,进行海上船对船过驳方式的试验最早在珠三角部分港口开展。这种方式可避免VLCC对深水港大型油码头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石油进口持续增长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持续增长,且增势迅猛,2000-2004年的年均石油进口量已是1995-1999年年均进口量的两倍多。在总体增长态势中,石油进口还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一是原油进口成为带动我国石油进口的主导力量;二是原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三是成品油进口增势平稳,地区来源集中于亚太。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国内供需缺口将不断加大,所以未来我国石油进口还将继续保持增势。石油进口持续增长的现状与趋势,将对我国经济安全产生如下影响:第一, 石油进口依存度上升、自给率下降,将降低我国能源安全等级;第二,国际油价波动更易通过传递效应影响国内产业和宏观经济发展;第三,将进一步加大我国国际收支的压力和风险。  相似文献   

13.
油涨了,又涨了,涨得快用不起了……一段时间油涨价牵引着社会的“神经”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石油消费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事实使得我国对进口原油的依赖不断上升,据有关部门透露,目前我国对进口原油依存度为41.4%,到2015年进口依存将进一步达到50%。进口依存度的提高将导致我国国民经济对国际油价的波动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14.
原油、铁矿石、有色金属、天然橡胶……全球资源类产品这几年频创天价,对进口资源依赖极深的广东制造业民企,备受原材料涨价之煎熬,要到境外投资开发资源的呼声越来越高。最近,广东省工商联一纸政协提案——《关于鼓励和支持重点民营企业利用、开发境外资源的提案》,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该如何推动广东民企勇敢地“走出去”?关键是政策,力度在政府。  相似文献   

15.
中缅天然气管道与同时在建的中缅原油管道合称为“中缅油气管道”,这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中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  相似文献   

16.
《重庆与世界》2011,(1):76-77
1月1日5时48分,中俄原油管道正式投入运行,俄罗斯的原油开始进入中方境内位于漠河县兴安镇的首站储油罐内,标志着中国东北方向的原油进口战略要道正式贯通。每年1500万吨、期限20年的中俄原油管道输油合同开始正式履行。  相似文献   

17.
口岸数字     
2093万吨去年,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2093万吨,同比增长20.6%。其中,进口1684万吨,同比增长42.9%;出口409万吨,同比下降26.5%。乌鲁木齐海关相关人士表示,原油是拉动进口增长的主因,去年共计进口原油760万吨,同比增长27.8%,占同期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的36.3%。  相似文献   

18.
2093万吨 去年,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2093万吨,同比增长20.6%。其中,进口1684万吨,同比增长429%;出口409万吨,同比下降26.5%。乌鲁木齐海关相关人士表示,原油是拉动进口增长的主因,去年共计进口原油760万吨,同比增长27.8%,占同期新疆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的363%。  相似文献   

19.
李漫 《中国经贸》2006,(10):78-78
2006年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超过5%,达到32000万吨。根据中国商务部的一份研究表明,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石油消费国,中国减少了石油出口,增加了石油进口量。中国既是石油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4年中国生产原油1.75亿吨,净进口原油1.17亿吨,净进口量占表观消费量的40.1%。中国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国际油价上涨已引起中国国内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人才"引育并举"中的"育"出发,采用世界银行中国企业调查数据,以企业在职培训为例,实证分析了进口中间品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效果和可能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常规培训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技术培训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而言,进口中间品使得企业技术培训概率提升了7.4%~12.3%。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进口中间品是通过促进其使用外资授权技术、开发新产品两大机制来增加技术培训的,而产品质量提升对技术培训没有显著影响。在地区和行业方面,进口中间品对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的在职培训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为理解进口技能升级效应提供了新认识,对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也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