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最近几年,以La Porta等人为主要代表的西方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各国之间在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结构、公司治理、资本市场的宽度和深度、股利政策以及企业外部融资能力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法律对包括股东和债权人在内的投资者的保护程度,则是解释这些差异的一个共同的基本因素,由此形成了一个新的公司治理研究视角和方法,即公司治理的法律视角。笔者回顾和总结了法律起源于投资者保护的差异、投资者法律保护的经济后果、中国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以及在投资者法律保护框架下的全球公司治理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不同的国家中,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法律执行质量和会计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股权集中是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公司价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集中的所有权有助于改善公司价值。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该完善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提高执法质量和会计质量,促进股权的适度集中。  相似文献   

3.
在不同的国家中,对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法律执行质量和会计标准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股权集中是对投资者法律保护的替代。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与公司价值间存在正相关关系;集中的所有权有助于改善公司价值。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应该完善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提高执法质量和会计质量,促进股权的适度集中。  相似文献   

4.
强化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是证券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治理机制、资金运作、股利分配过程中均存在对中小股东保护不力的现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范,公司内部权力制约失衡,法律保护缺失及中小股东自身投资素质缺陷是导致中小股东权益受损的主要原因,需要通过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完善投资者保护救济制度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在股权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中,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我国公司制度建立时间不长,很多问题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与陌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小股东在受到侵害之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使投资者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保护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是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前提,因此需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本文描述了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力的原因,并着重论证了如何完善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基于法与金融学理论,对保障了流通股股东知情权的投资者关系、反映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的地区法制水平与对价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不存在政府干预的样本中,投资者关系与地区法制水平对对价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在整体样本和存在政府干预的国有上市公司样本中,这种影响并不显著.这意味着,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并不能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只有在政府干预较少的环境下,对投资者的法律保护才能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股权集中的市场环境下,围绕“股权集中现象及形成——代理问题与控股股东侵占——投资者法律保护”这一主线,对这一领域公司治理的最新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回顾。本文在回顾中发现,股权集中是除英、关之外世界各地普遍存在的现象,且控股股东通过交叉持股、持有不同投票权股票及金字塔结构等方式实现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股权集中的原因是缺乏有效法律保护。股权集中导致控股股东利用控制权侵占外部投资者利益,在两权分离市场中侵占现象更为明显。法律制度是抑制控股股东侵占、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好方式。在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指出了这一领域可行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在上海证券市场紧锣密鼓地推出国际板,吸引全球优质上市公司来跨国上市,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我国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以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但是这个目的能否实现呢?本文认为,即使在同一个证券市场上来自不同法域的公司之间的公司治理模式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趋同化,但是引进优质跨国公司在国际板上市仍然会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产生促进作用,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为了争夺国际优质上市资源,我国证券市场的市场机制和监管机制必将朝着国际成熟证券市场的方向趋同化,这将会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安全性和流动性,在不改变既有的公司内部治理模式的情形下间接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第二,由于国际板中的跨国公司有可能受到其母国更严格的法律监管,其中小股东的利益将会得到更好的保护,这些公司将会更加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出于融资压力,在同一交易所上市的国内上市公司将会努力提高其公司治理水平以提升其公司股票价值;第三,根据网络外部性理论,同一市场里的各个公司治理水平在一定条件下将会朝着高水平的方向趋同化。  相似文献   

9.
产权制度、法律保护等市场化进程可以减少控制权的私人收益,降低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利益侵害。以2007年—2010年沪深A股3 01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市场化进程中的政府干预、产品市场发育和法制环境对控股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越高,即政府干预程度越低,产品市场发育程度越好,法制环境越好,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越少。  相似文献   

10.
控制权协议转让通常导致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然而控股股东的更换是否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绩效呢?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认为,控股股东的更换效率受投资者保护环境的影响,由于我国投资者保护环境尚不完善,控制权协议转让中存在较多的无效率交易,因此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更换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公司绩效,这在股权转让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中小投资者长期缺乏有效保护,这在现金分红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为了尽快解决分红问题,中国证监会制定了一系列被称为强制分红制度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市场数据来看,强制分红制度的出台并没有对市场产生很大影响,特别是许多大型上市公司仍然坚持常年不分红;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强制分红制度实施效果有负面影响;强制分红制度给处于成长阶段有巨大投资需求的上市公司带来资金负担,且其"软约束"的特点反倒使分红成为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的手段;在考虑税负的情况下,强制分红成为上市公司和中小投资者的负担。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完善与执行、客户重要性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利用我国证券市场2003~2005年的数据研究发现:(1)客户重要性对审计质量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事务所审计质量普遍有所提高;(2)随着法律责任的加重,法律保护条款的完善与盈余管理空间显著负相关,然而法律执行越严的省区,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却越强烈,这表明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法律条款的完善与执行逆向起作用的"背驰效应";(3)审计师对盈余管理方向的关注与国外文献的发现不一致,审计师能够关注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减少的行为,但却无法控制重要客户操纵盈余增加的行为;(4)相对于规模较小的事务所而言,投资者保护条款的完善对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提高审计质量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收购公司通过要约收购、协议收购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目标公司一定比例有表决权的股票,从而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目的的法律行为。由于少数股东持股处于弱势地位、理性选择以及外部监管不力等原因,致使少数股东利益在上市公司收购过程中极易受到损害,而这些损害主要来自于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对于少数股东利益的保护不仅有利于保障证券市场健康发展,而且也是股东权平等的必然要求。少数股东利益受到损害时,可以通过直接诉讼和代表诉讼来维护即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国有股独大”的现象多年来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运用路径依赖理论,结合中国国情,从初始结构和规则两方面对这种现象进行解释。应从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减持国有股、健全投资者保护制度、培育商业文化等方面来优化股权结构,破解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5.
大股东利益输送与投资者保护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存在着控股股东的情况下,利益输送这种行为通常是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犯,会对资本市场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投资者保护显得很重要。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利益输送行为和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研究,并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大股东(或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已成为公司治理中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凭借其实际控制权“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股东的利益。本文在相关学者“掏空”行为方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披露的上市公司“掏空”行为方式的研究,发现、总结“掏空”行为信息披露的特征,并以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为准绳,提出通过事前披露、强化证券交易所的监管作用、完善民事赔偿制度、建立信息披露评级制度以及诚信文化建设等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强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以有效制约大股东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