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5 毫秒
1.
在国家煤炭行业去产能的大背景下,阐述煤炭企业职工再就业的总体思路,任务紧迫、意义重大,要坚持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指导与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即实施创新战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调整转型对外发展、内部挖潜、内部退养、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企业主体作用;实施安置帮扶、保底式社会救助、制定积极稳健的宏观政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政府指导作用,妥善分流安置去产能煤炭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2.
从山西省煤炭经济的特点、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政策、实施效果方面展开研究,描述山西省煤炭行业职工安置的整体情况,分析山西省煤炭企业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亮点和存在的问题,得出了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理论启示,并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组建人力资源公司、降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门槛、组建省级人力资源安置协调机构、鼓励员工创新活动扶持政策、制定衰落阶段行业企业特殊社保政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职工安置问题,对去产能安置职工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回顾了去产能煤企职工安置的主要渠道,归纳了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分流的2类7种安置方式,并从安置资金、安置渠道、职工心理和社保衔接4个方面对职工安置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根据职工安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包括加大去产能煤企职工安置资金筹措力度,完善资金使用标准;进一步夯实去产能煤企职工安置渠道;做好去产能煤企安置职工心理疏导和做好去产能煤企安置职工社保衔接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煤炭行业过剩产能现状,对煤炭行业的职工安置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主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分流安置的两种职工安置途径,并从工作环境、职工素质、社会保障、再就业培训方面对职工安置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当前职工安置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包括创新企业内部分流、提高职工素质、加强社保衔接、加强企业职工培训。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去产能过程中的分流职工再就业问题为煤炭行业带来了新挑战。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分流职工再就业现状以及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影响分流职工再就业的因素。对于黑龙江省煤炭行业分流职工再就业现状与面临的问题,政府应进一步完善职工安置,通过内部安置、内退、转岗及公益性岗位帮扶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岗位,加大政府就业及创业资金投入、加强技能教育培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及各种政策支持,建立并完善再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然而,随着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产能过剩状况日趋严重,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态势。在调结构、去产能的同时,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能源保障,逐步进入关闭退出状态,煤炭行业富余职工转岗分流问题集中显现,如何保障煤炭职工再就业问题关系着去产能任务的成败。  相似文献   

7.
面对当前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阐述徐矿集团去产能的背景和基本情况,分析去产能人员分流安置的途径,提出人员分流安置的主要做法,得出了去产能人员分流安置的6点启示,包括准确把握政策、企地联动推进、发挥工会作用、关注弱势群体、阳光透明操作、培养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去产能职工就业安置面临的形势入手,描述了去产能职工的基本特征和就业安置的主要渠道,重点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去产能职工就业安置的重大风险点,并对其成因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妥善处理市场决定作用和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完善就业安置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统筹各种资源和运用多种手段,妥善推进去产能职工分流安置工作。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煤炭行业去产能进入攻坚阶段、职工安置难度和不稳定风险加大的实际,从宏观经济和煤炭行业经济运行、国家政策、去产能企业3个层面系统分析了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的环境,结合国有煤炭企业去产能过程中职工安置的具体做法,对拓宽国有煤炭企业去产能职工安置路径进行了研究,并就完善国有煤炭企业经济转型的相关政策提出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强力推进煤炭"去产能",是切实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能源革命战略的具体体现。通过描述去产能的背景和意义,分析河北省推进去产能的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就,研究当前面临的三大突出性问题,包括存量债务处置、职工分流安置、转型升级,提出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后续措施,为全国尤其中东部煤炭资源城市(区域)的转型提供可复制经验,进一步推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山东能源集团去产能面临的繁重任务,按照上级要求和集团确定的工作思路,从严格程序提高关井质量、多管齐下分流安置职工、管好用好专项奖补资金、积极稳妥处置资产债务、推进煤炭产能指标置换、及时收集整理归档资料、优化结构实现转型发展等多个方面,提出并实施大型煤炭企业依法规范开展去产能的一系列创新做法,并从中得到了对做好其他相关工作的重要启示,同时提出有关政策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全面分析兖矿集团发展面临困难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三去一降一补"的部署要求,积极推进煤炭产能置换,关闭电解铝厂、落后煤矿,优化调整煤炭布局;重点延伸发展煤制油,开发钾盐、黄金等非煤矿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重提出加强科技研发,优化产品结构,转型分流人员,增强后续发展优势;全面利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煤炭产能置换政策等,争取更大经济补偿,促进兖矿集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神华乌海能源公司煤炭去产能为例,对煤炭企业去产能中职工安置进行了综述,引入职工安置的SWOT分析模型,对神华乌海能源公司职工安置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和国有煤炭企业做好职工安置工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7年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中职工安置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大力实施再就业帮扶行动,对去产能企业逐户开展1次就业创业政策对话会,为分流职工免费提供1次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对分流人员较集中的要举办专场招聘,确保为每位分流职工至少推荐3个就业岗位。据了解,2016年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  相似文献   

15.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四次较大规模的职工分流安置,分析两类九种分流安置职工的主要方式,剖析国有煤炭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压力长期沉重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制定实施煤矿职工梯次分流安置规划、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和员工素质、超前建设非煤基产业优质项目、构建分流员工利益共享机制、修订煤矿一线员工法定退休年龄5项对策。  相似文献   

16.
茂名石化公司是有50多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企业,原有职工及家属10万多人,其中职丁3万多人。2001年以来,公司先后实施了重组改制、内部退养、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剥离办社会职能、改制分流等重大改革,目前在岗职工已减少到1万人。在改革力度大、涉及人数多的复杂情况下,不仅顺利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而且经过近几年努力,茂名石化已建设成为主业突出、  相似文献   

17.
青城子铅矿是一座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山,资源接近枯竭,富余人员多。从1996年开始,该矿在分流富余人员中,积极探索新办法,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自筹资金,实施买断工龄,一次性安置的做法。现已安置99人。从实施后的各方面反映看,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以下是我们对该矿实施一次性安置富余人员的调查。一、动因青城子铅矿是有色总公司56家开采末期转产矿山之一。由于资源萎缩,原有坑口10个,现已关闭6个。在全民职工中,直接放假待岗职工就有600多人,占在职职工总数的18%,分流富余人员的任务很重。为了抓好富余人员的分流工作,多…  相似文献   

18.
<正>据财政部网站消息,近日,根据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审定的地方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任务量和需安置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申请,中央财政拨付2016年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276.43亿元。专项奖补资金具体包括基础奖补资金和梯级奖补资金两部分,由地方政府统筹用于符合要求的职工分流安置工作。本次拨付的资金为基础奖补资金,是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背景下,化解产能过剩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化解产能过剩所遗留的职工安置问题为煤炭行业提出了新要求。首先剖析了受化解产能过剩影响的煤矿职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从政策、企业和职工3个层面深入探讨影响职工就业安置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出对我国煤炭行业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职工安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人员分流的背景与特点1.煤电去产能的重要意义我国能源禀赋以煤炭为主,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3%左右,大气主要污染物中约80%的二氧化硫、60%的氮氧化物、50%的细颗粒物来源于煤炭燃烧。目前,煤电是我国的主力电源。据统计,截至2016年年底煤电装机容量达到10.5千瓦,占电源总装机的64%,2016年煤电发电量4.3亿千瓦时,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72.4%。此外,我国75%的煤电装机集中在资源匮乏、人口密集的东中部地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频发的雾霾天气和较大的煤炭运输压力。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