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传统色彩文化在世界色彩文化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中国传统服饰色彩更是构成世界服饰色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符号学的理论和中国传统的"五色观"对中国传统服饰色彩做了一次分析,探究世世代代的人们是怎样通过服饰色彩这种符号来体现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以及民俗人情的。文中所涉及的中国传统服饰多为汉族传统服饰,不包含其他少数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2.
汉族服饰博大精深,上溯到炎黄,下至宋明,根据汉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成的一系列明显具有独特风格的服饰种类。汉族服饰作为中国服饰历史上重要的一笔,作为服装中不可缺少的色彩部分,也是在古代受到古人们重视的部分,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与发扬的。  相似文献   

3.
蝴蝶纹样作为我国的传统纹样,其装饰艺术具有宝贵的研究价值。依托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对蝴蝶纹样的装饰艺术进行深入解析。首先对其具有代表性特色鲜明的蝴蝶纹样的纹理进行分类阐释,其次对与蝴蝶纹样共同搭配的不同题材进行统计与归纳,最后对装饰蝴蝶纹样的色彩进行分析并总结其表现出的共性特征,从而全面分析蝴蝶纹样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所表现的装饰特色。  相似文献   

4.
汉服和各民族服饰不仅有取之不尽的美学元素,同时其纯手工针线和刺绣让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失去的那部分感知重返,同时对其元素或符号增减后并加上现代服饰功能的舒适和便捷,可为当今一些学者提出汉服的复兴提出一些新的思路,再加上商业包装,从而创造一种新的汉族服饰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5.
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清代服饰图案,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服饰文化当中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清代服饰具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并以它种类、数量的繁多,在传统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一分地"。在本文中,笔者对清代服饰图案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并且对清代服饰图案在现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清朝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它也是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是保留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本文主要概述了清代满、汉女子的两种基本服装形制,并通过对服饰主要形式的分析,其中包括主要的服饰式样、装饰的区别以及融合等,来了解清代满、汉女子服饰在中国服饰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惠安女服饰作为汉族服饰中独树的一帜名扬四海。由于惠安女服饰的独特,在福建旅游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越来越多惠安民众已经不再是惠安女服的穿着者、欣赏者、继承者了。惠安女服装在年轻的惠安女中逐渐淡漠出去了。本文针对惠安女服饰逐渐淡出穿着者的成因,提出了惠安女服饰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几条意见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越剧萌芽时期乡村杂剧剧目之家常服饰,仿其他剧种剧目时期的纷繁服饰,"改良越剧"和"新越剧"剧目下初具特色的服饰,到与"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剧目相适应的越剧特色服饰,以及改革开放后更具美感的服饰,越剧服饰都随着其剧目的变化不断地改革创新,并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9.
千百年来,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其丰富绚丽的色彩,独特的款式造型,意蕴深远的服饰图案,精巧绝伦的织、绣、染等技艺却可以成为服装设计师们发挥设计创意的重要灵感来源。而岭南一带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为岭南一带的设计师们创意提供了举足轻重的灵感源泉。岭南一带,分布着汉族之外的十来个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运用五花八门,色彩绚丽多姿,瑶族服饰的挑花构图风格独特;苗族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黎族锦缎图案百态千姿,其"双面绣"最为出色;土家族衣饰花纹图案全为手工刺绣,绣工精细,色彩鲜明,有浓厚的民族特色。这些服饰图案的形成都是与他们的生活、宗教有着紧密的联系。研究这些不仅让读者更深地了解到岭南民族服饰特色,给岭南一派的服装设计者们很好的图案参考价值,也可以呼吁社会一起,为保护这一边缘化的文化遗产尽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0.
株洲芦淞市场群的小伍子服饰,以零售起家,在强手如林的芦淞服饰市场群中,凭"诚信"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空,并以"购买小伍子服饰,您可以后悔"敢为人先的超前广告语迅速做大做强。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发展,其创始人伍志红先生已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更高层次的资本运作。如今的小伍子不再"小",而是身兼数职:小伍子服饰董事长、株洲金都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小伍子名流商务会所董事长、株洲市好棒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