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星商战     
《中国经济周刊》2013,(20):28-29
目前,全球超过1000颗卫星贡献着超177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1965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用通信卫星"晨鸟1号"发射成功。太空的商业大门旋即被打开。现如今,人们打开广播、电视、启动汽车GPS导航功能、在偏远地区打电话等,都能找到卫星应用的影子,享受到卫星运营服务。但它们似乎太过神秘,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今年5月,因为美军再次确认租用中国卫星"亚太7号"的消息,又一次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引到  相似文献   

2.
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6月发布的《2013年全球卫星产业状况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卫星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895亿美元,比2011年的1773亿美元(详见本刊2013年第20期封面文章《卫星商战》)增长7%,是2001年(644亿美元)的3倍。2012年,全球在轨工作卫星超过1000颗,其中,超过一半是通信卫星,超过1/3是商业通信卫星,50多个国家拥有至少一颗卫星。  相似文献   

3.
MSN,再见?!     
微软凭借MSN累积的超量用户形成统一账号体系,又依托"云"科技,合力转型在服务和设备领域进行全新的战略进发。MSN一直被互联网用户认为是一种带有时尚气息的通信工具,它方便又及时的优点使之适用范围广,并被人称之为"白领的象征"。从微软推出MSN Messenger,13年来,它以每月服务用户量超过3.3亿而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即时通信软件。然而,这一切将成为历史。微软公司早在2012年11月6日就曾宣布:除中国大陆外,MSN服务将于2013年4月8日停止使用,全部用户转移到Skype上。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日零时0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鑫诺3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00次发射。从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以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形成了4个系列,具备了发射不同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先后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并多次为国外成功发射了通信卫星。  相似文献   

5.
1965年4月6日,世界上第一颗实用型商用通信卫星“晨鸟1号”发射成功。太空的商业大门旋即被打开。现如今,人们打开广播、电视、启动汽车GPS导航功能、在偏远地区打电话等,都能找到卫星应用的影子,享受到卫星运营服务。但它们似乎太过神秘,以至于我们几乎忘记了它们的存在。今年5月,因为美军再次确认租用中国卫星“亚太7号”的消息,又一次把我们的注意力牵引到遥远的太空。一颗卫星是如何打造的?它经历怎样的跋涉来到发射地?发射升空后如何运转?数据显示,在全球超过1000颗卫星的背后,同样存在一个庞大的卫星产业。2011年,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73亿美元。2001—2011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175%。生意做到太空里,商战打到卫星上。这个与政治、军事密不可分的产业,已经占据全球航天产业的六成以上份额。在这个产业里,有公司与公司的对抗,更有国与国的较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十二、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  相似文献   

7.
《环球财经》2009,(5):12-12
朝鲜中央通讯社4月5日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于5日当地时间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在东海卫星发射场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这一卫星利用朝鲜研制的“银河2号”三级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卫星发射后9分2秒后准确进入轨道。  相似文献   

8.
张广宁 《辽宁经济》2009,(10):38-38
一、中国自然垄断产业边界的变化使引入竞争成为可能 1.从科学技术进步方面来看。首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技术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以前的自然垄断产业失去了自然垄断特征。例如,在通信领域,光纤、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卫星被引入和应用得更加广泛,使得通信不再具有自然垄断性。  相似文献   

9.
孙蕾 《东北之窗》2013,(17):17-17
去年8月,我有幸作为市优秀年轻干部的一员,被选派到机场街道南松社区开展联系服务工作。一年的工作磨砺使我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工作能力,特别是对基层有了切实的体验和感受。我最大的体会是年轻干部服务基层,要"身下"更要"心下":要带着真诚的心联系基层。联系基层看起来很容易,真正做好却很难。我们要怀着对群众的真挚情感,沉下身子,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6日凌晨。 我国乘坐第一位航天员的"神舟五号"飞船,拖着五彩斑斓的尾翼划过浩渺苍穹,载着中国人飞天而归的荣耀向预定落点内蒙古中部地区雄鹰一般滑翔而来。 等候在内蒙古的着陆场站前置雷达队又一次准确捕获目标,着陆场站搜救部队在载人航天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夏长法的指挥下,四架直升机连同地面十多辆搜救特种车辆上先进的通信定位系统准确锁定  相似文献   

11.
和往年相比,今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除了第二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国内股市冲破4000点主要涉及经济领域,其它的都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有关。比如,美国防部出台《中国军力报告》,继续鼓吹中国威胁;中国替尼日利亚发射中国自己制造的通信卫星,外电认为这是中国被拒国际太空俱乐部后,自己组建亚太太空中心的成功尝试;空客组装生产线在天津开工引来不同议论,以及沪杭磁悬浮是否被叫停等等。  相似文献   

12.
陈彤 《亚太经济》2017,(6):117-123
随着亚太国家农业推广制度向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制度发展,并进而向乡村永续发展制度嵌入性演进,组织化的有效性让农民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创新服务领域受到重视。农民合作组织正在成长为农业技术创新服务制度的重要组织形式。文章从亚太国家各具特色的农业技术创新服务中撷取经验做法及其模式,从农户技能培训、官产学合作模式和服务经费支持三方面进行比较、阐述与分析。经验显示:"农民主体"日益成为农业技术创新服务政策制定的核心理念,技术及其创新创意则是乡村营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一般卫星导航系统只是告诉你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而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让你自己知道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之外,还可以将你的位置信息发送出去,使你想告知的其他人获知你的情况。把短信和导航结合,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独特发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随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开始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持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试运  相似文献   

14.
<正>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的一股强劲潮流,中国政府也把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摆在了重要位置。1993年上半年,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国务院副总经理朱镕墓、李岚清、邹家华等领导,在不同场合作了重要指示,要电子部与有关部委大力协调,抓好几项重大信息工程,电子部经研究,分别命名为"金桥"工程、"金卡"工程、"金关"工程,这就是被称为中国信息化新起点的"三金"工  相似文献   

15.
《发展》2008,(8):I0002-I0003
中国通信服务甘肃公司是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甘肃注资设立的省级全资子公司,法定名称为甘肃省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2007年8月在香港成功上市。目前拥有通信工程施工、工程设计、工程监理、物业管理4家专业子公司和物流配送、营销代理2个经营中心。主要从事通信工程施工、设计、监理和招标,  相似文献   

16.
聂书岭 《中亚信息》2005,(12):15-15
2005年11月7日哈萨克斯坦总理达·艾哈迈托夫在议会联席会议上称,哈计划发射一组通讯卫星。他说,对此哈正在进行相关的经济技术论证,并正在与一些国际公司协商确定第二颗卫星的定位点。他强调说,第二颗通信卫星将不仅能解决国家机关的通讯问题,还能解决商业领域的通讯问题,而且还可以为中亚国家、巴基斯  相似文献   

17.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科技迈出了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步。十年来,中国长征火箭已经实施了22次商业卫星发射,成功地把23颗外国制造的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今天.运行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上空的这些卫星上的数百个转发器已成为各国通信业务的重要的信息通道。中国航天工业用长征火箭向国际用户提供发射服务,为全球和地区的  相似文献   

18.
传媒     
《浙江经济》2012,(11):7
宽带中国歧路分食又一个万亿投资机会?打破宽带垄断契机?一份被业内称为"宽带中国战略"的顶层方案设计正在酝酿。但因通信基础设施究竟哪些属于公共服务,哪些属于市场服务——前者应由国家负责,后者应由企业负责——这一定位问题尚未厘清,巨额投资难以分解落实,方案设计因此推进缓  相似文献   

19.
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8月,全球存轨卫星数量突破1000颗大关。研究国外航天发展的专家蒋宇平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绢,目前,在漫天星空中,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卫星的数最为570颗左有。这些商业卫星,绝大部分都是商业通信卫星,此外还包括商业遥感卫星、导航卫星等。  相似文献   

20.
<正> "个人通信"早在本世纪80年代就已经提出,时至今日尚无公认的定义,但在基本概念上确有共同点,即"个人通信的含义是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可以与其他任何人进行通信"。个人通信这一名称,首先出现在英国的"个人通信网"(PCN)中,而在美国则称为"个人通信服务"(PCS)或"个人通信系统"(PCS)。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个人通信服务的定义是这样的:"个人通信服务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