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守一同志的新著《数量经济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从内容上看,该书集数量经济学理论、投入产出方法、经济计量方法、经济优化方法之大成,是国内第一部综合性的数量经济学读物;从写作特点上看,作者是把数学方法灌注到经济学中,并对每一种方法都作了系统的经济分析,形成了一部易为广大管理干部所掌握、兼有普及与提高作用的专著。 数量经济学是包含许多分支的学科,有数理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统计学和经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韩国电视剧《大长今》先后在我国台湾、香港、内地三地热播,屡屡创出收视率新纪录,中华大地再次韩流滚滚。观看《大长今》,不同观众群体自会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侧重于从文化产业的角度谈谈韩流文化。为了使读者对韩流文化影响有较清晰、直观的概念,尽可能提供一些数据。这些资料来源于笔者在韩国讲学一年时的搜集以及回国后每天通过互联网浏览韩国的几份主流报纸。  相似文献   

3.
飞鸿 《新经济》2006,(6):78-80
3D模式:一股强有力的“韩风” 《岭南精英》:我们所了解的韩国企业中,以三星、LG、大字汽车等为多,而对韩国文化的了解则更多的是通过《大长今》等巨片得知一二。那么,我们也想了解一下盛宇集团,盛宇集团是什么时候开始进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张曙光 《经济学》2006,5(4):1343-1356
20世纪90年代,笔者撰写了不少经济学学术书评,评论过当时出版的一些比较优秀和有影响的经济学著作,并结集出版了《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1996)及其修订版《中国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张曙光经济学书评集》(1999),笔者也博得了一个“批评家”的雅号。但是,随着经济学成为显学,经济学家也浮躁起来,好的著作不多,像样的书评更少。一些人请我写书评,有的被婉言谢绝,一些应诺的评论之作,也以批评为主,比较尖锐的,如:2002年写的《金融托管:理论与实践——兼评(金融托管经典案例研究)》(2005),《制度分析的误区及其校正——制度分析的最新发展与(制度经济学三人谈)》(2005)。最近,读了王曦的大作《中国转型经济总需求分析:微观基础与总量运行》(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以下简称《总需求》,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觉得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一部有价值的经济学理论著作,有必要予以评介。一方面对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给以肯定和赞扬,另一方面,也想借此讨论一下经济研究的道路和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5.
独辟蹊径自成一家——《经济师经济学概论》读后感●李蜀昌秦海苏俊哲我最近读了廉钢生、单永珍两位作者的《经济师经济学概论》这部著作,被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誉为“是经济学百花园中新绽开的花朵”。作为高级经济师和企业总经理,我认为《经济师经济学概论》是一部...  相似文献   

6.
在2000年11月18日,《经济学动态》创刊40年之际,宁夏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该刊精选论文集《中外经济理论40年》。这是一部体现当代经济学界风采与睿智的著作,从中可以看到中国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思想脉络,国外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主要状况。可以说,这是极富的魅力和光辉膏点的理论展台,也是三代经济学人和编辑的心血结晶。出版这样一部理论著作,不论对于学有专长的经济类教师和研究人员,还是对于正在就读的莘莘学子和实际经济工作者,都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简翔 《新经济》2005,(8):80-81
文学家看《红楼梦》,把贾府视作一个封建大家庭,或称赞其爱情永恒,或揭示其阶级斗争,或指出其兴亡之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贾府是一个经济单位,爱情也好,斗争也好,都是以经济为基础的。贾府的兴衰源于经济。贾府的繁华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贾府的衰落是经济转型失败的结果。一部《红楼梦》也折射出了今天所说的转型经济学的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8.
《近现代经济学之演进》(以下简称《演进》)一书是把握经济学理论前沿的有益尝试。该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重点项目“现代经济理论前沿研究”的首期成果 ,由外国经济思想史研究室编纂完成的《国外现代经济理论前沿研究》系列文集的第一集 (续集将由新成立的西方当代经济理论研究室承担 )。由于《演进》一书涉及的经济学领域颇多 ,对它的全面评价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过 ,如果我们把它放到把握经济学理论前沿的努力上 ,这个任务就变得容易多了。一、对现代经济学及其前沿的理解《演进》一书的宗旨是“现代经济理论前沿研究” ,是为…  相似文献   

9.
我国第一本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科书刘思华新著《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形成,是90年代经济学最重大的成就。生态经济学促进了现代经济学的变革,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将会改变整个现代经济学的面貌,使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当今的经...  相似文献   

10.
黄有光教授1966年毕业于新加坡南洋大学,1971年获悉尼(Sydney)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澳大利亚莫纳石(Monash)大学,为澳社会科学院院士,也是七位名列《世界经济学名家》的澳学者之一。黄教授是台大第二届梁国树讲座教授。作为综观经济学创始人,其贡献非浅。伦敦大学R.Marris教授认为黄教授是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不完全竞争之微观基础的当代先驱。他是多家经济学学术期刊的编辑,在经济学、生物学、心理学、哲学、教学等专业期刊发表过百余篇审稿论文,并著有《福利经济学》、《综观经济学》、《社会福利与…  相似文献   

11.
多年来,区域发展一直是经济学同仁普遍关注的理论问题。综观区域发展的讨论,可以发现产业集群的研究是一大亮点,学术界由最初对其内涵、特点、形式的探索,逐步深入到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的构筑。张明龙同志是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省级重点学科主持人,又是浙江省第一个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负责人。他已在《中国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China》等刊物发表论文280多篇,其中不少内容涉及区域发展问题。近年,他把浙江师范大学和台州学院两个区域经济省级重点学科的力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支刻苦钻研的学术团队,主持或参与10多项国家及省部重要课题的研究,已有《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  相似文献   

12.
技术经济:回顾与展望──关于技术经济学史的对话(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专为《技术经济》杂志即将出版100期而作──作者题记A:技术经济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其应用价值及对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B:的确如此。而且据我所知,面对技术经济学的兴起和成就,一些学界同仁已萌发了编写一部《中国技术经济学史》的想法。在一些专著和论文中我们也时时感觉到这样一种冲动。A:对于技术经济这样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特别是正处于成长和亟待完善及发展阶段,是否需要或者如何去编写一部“史”,我想最好还是让有关专家同仁们去思考和研究。不过我认为进行…  相似文献   

13.
陈晶璞  姜波 《经济论坛》2002,(16):29-30
企业核心能力是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融合的理论成果,是战略管理理论、经济学理论、创新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对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进行探索的共同趋向。1990年C·K·Prahalad和Gra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企业核心能力作为持续竞争优势之源被明确提出,正好给困惑于持续竞争优势问题的理论界和实践界指明了方向,同时也确立了核心能力理论在企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上的重要地位。之后,许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能力进行了研究,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观点,推动着核心能力理论不断向前发展。一…  相似文献   

14.
《论资本的二重性》是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杨志教授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矛盾二重性的分析方法对资本所具有的二重性的探讨基础上编写的.既是一部经济学著作又是一部哲学论作。  相似文献   

15.
《现代经济信息》2007,(7):102-102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突显的今天,我们的企业必须具有全球化的视角,而不是仅仅纠缠于本地市场这一方狭小天地。在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全球五位管理大师”之一的大前研一的最具声名的一部作品——《无国界的世界》中,其首倡的“无国界的世界”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竞相采用的流程,商业领袖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去除不合时宜的本地化思考模式,才能在无国界的世界中求得发展。本书曾入选全球50部最佳管理图书,堪称全球化发轫之作,并且是最早论述全球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很值得一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这里,我只讨论心理学意义的人格(personality),不讨论神学意义的大写的人格(位格)。心理学家研究人格的现代权威,当推老埃森克(HansEysenck,1916—1997)。他的儿子,当代的认知心理学家迈克尔,最近发表了一部整合性的教科书《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读这类书籍,总会让我不断反省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选择模型的基本假设。  相似文献   

17.
张仁德教授等新著《新比较经济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九五”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比较经济学研究中十分难得的一部专著。该书对近10年来比较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和新发展着力探讨与概括;对比较经济学的方法论从哲学高度去把握和创新,并  相似文献   

18.
写这段话时突然想到很多年前流行的一部书,书名叫《工作着是美丽的》,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的流行语,是对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的一种赞美。产生的联想是,经济学家未必是美丽的,但研究经济学和经济生活确实是美丽的。经济学不仅有数学模型的美,简单、抽象而深邃;也不乏逻辑的美,如斯密对分工的论述,经典而让人难忘:还有很多未知的美,如李约瑟之谜,让人不禁浮想联翩。  相似文献   

19.
将将  樊纲 《生产力研究》2004,(8):i003-i004
7月7日,杰出的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先生辞离人世;7月30日,一代经济学大师董辅礽先生不幸逝世。作为一份致力于为中国经济学的繁荣,为中国经济学人提供尽可能完美服务的国内知名经济学刊物,本刊全体同仁对两位著名经济学家的不幸逝世深感悲痛。惜乎,小凯先生在世时,本刊未能有缘相遇,而今天人永隔,着寮令人抱憾不已;悲乎,作为本刊是早的顾问之一,董老辅礽先生长期对本刊热情关注,悉心指导、支持,而今先生驾鹤西去,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众的师长而深感悲痛。为悼念两位先生,本刊特发表《杨小凯:巨星的陨落——纪念》(作者:将将)和著名中青年经济学家樊纲博士提供给本刊的专稿《念董辅礽老师》一文,以表达我们对两位先生的敬仰之情、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20.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就进入了影视创意行业,从事各种电视剧的开发、制作、推广和销售。作为国内屈指可数资深电视人中的一个,他是把电视剧市场化的先驱之一。电许一些人对他并不十分熟悉,但作为幕后人士他却曾操控了中国亿万电视观众的情感:《戏说乾隆》、《小井胡同》、《情深深雨濛濛》、《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京华烟云》……1989年至今他曾出品、监制、发行了几百部优秀电视剧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