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危险的赵     
谈论一个人或一件陌生的作品可能经常要冒着过度阐释的危险,好在"工作坊"这个栏目更多的还是为了呈现一个艺术家阶段性的工作状态。赵赵很少跟人解释自己的作品,我们所了解最多的只是作者对作品制作过程的一般性描述,在另外两篇与秦思源、王兴伟的谈话也能看出来,对于艺术赵赵多半都是隐而不发的,对于生活方面却是津津乐道。或许这正是他的别有用心之  相似文献   

2.
平日里我们常收到或听到一些读者来信来电,问及写文章有何诀窍,能否走走捷径就可解决问题,等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古往今来,大凡文人墨客作文赋诗、出口成章者,可以说都有一定功底,但这“功底”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练就的,它必须经历生活实践的“摸爬滚打”,厚积而薄发。常言说:“创作源于生活”,正是这个道理。作文要写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和事物,要有感而发,才具有可读性和说服力。过去,本刊也曾有意识地刊登过点滴如何撰稿写文章的稿件,有些读者说还不解渴。为此,今天特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王莉同志就如何写作这个话题同读者朋友聊聊,若能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点帮助的话,我们就快慰了。  相似文献   

3.
构思,就是对怎样写文章,写什么样的文章进行反复的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对文章总体设计的过程,是升华主题、构建框架、组合素材的过程。构思经写作实践而熟练,由多写而丰富,在不断磨练中运用自如。一般来讲,不同层次的作者有不同的构思方法。  相似文献   

4.
谈谈投稿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投稿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发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中稿率呢?一要树立投稿信心。写文章的目的。是为了给读者看,满足读者和社会宣传需要。有些同志对投稿顾虑重重:缺管信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不投,又怎么可能得到发表实现其社会效...  相似文献   

5.
文章的修改过程存在于写作过程之中,也存在于之前打腹稿的过程之中。打腹稿是一种构思活动,考虑要写的内容,必定有所取舍和增删。这也是一种修改。文章的修改,贯穿从打腹稿到行文定稿的写作全过程。当然,定稿之后,还可以进行修改,或者是作者自己修改,或者是别人来修改。早已广为流传的名家名篇,重新发表时(如收入文集或选入课本时),个别地方被一再修改,也并非罕见的事。一篇文章的修改过程同一篇文章的“存活”的时间相始终。写文章不加点,一挥而就,是不符合写作常规的,写作者不会不受到文章的修改过程的制约。以打腹稿同行文定稿  相似文献   

6.
朋友,大胆地拿起手中笔读了《农村财务会计》刊登的有关如何提高写作水平和会计能不能投稿的文章,我斗胆地想到了这个题目。作为会计同行,作为一个步入新闻写作的新兵,很想与有此爱好的朋友唠一唠。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树立必胜的信心。初学写作者,大都有一种脆弱的...  相似文献   

7.
角度,最初出自摄影学。由于写作也需要立意,便引深到写作方面来。如果说摄影角度在于追求照片的艺术造型与可视价值(美感),那么写作角度就在于追求文章的技巧造型与可读价值(趣味)。不可否认,写文章同摄影一样,最常见的角度是正面展现,但如果不论何种文章,千篇一律只选择正面一个角度,就难以满足读者的各种兴味。那么,怎样在写作的造型上做文章呢? 一、要留心观察,多侧面选择角度。写作角度,就是写作的出发点。出发点不同的文章,对人们的影响程度不同,文章的价值也就不同。笔者曾见过一幅报道正月十五闹红火的获奖摄影作品,题目是“红火过来了”。但画面既看不到闹红火者的表演场面,又看不到看红火者的正面图像,惟一看到的是一群观众挤在一起,后面的人用手托住前面人的肩、人人都踮起脚后跟争相观望的全部背影。这一奇特角度不就表现出红火场面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的主题嘛。  相似文献   

8.
在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 ,它已经越来越多地代替了人类的许多脑力和体力劳动 ,成为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工具。而用电脑进行文字处理却始终是电脑最基本、最广泛的应用之一。进行文字处理 ,说白了就是写文章 ,而想写文章 ,首先得要有纸和笔 ,这里的“纸”就是电脑的屏幕 ;“笔”呢 ,就是键盘。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文字处理软件是由美国微软公司研制的WindowsWord字处理软件。它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界面友好 ,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键盘是我们和电脑“对话”的主要途径 ,我们要通过键盘来把我们想要说的话 ,想…  相似文献   

9.
我随着人民解放军赴国营农场慰问团来到了北大荒。这些天来,我的心一直是激动着的。我的战友们——转业在国营农场的军官同志们,在农垦战线上的英雄劳动,感动得我彻夜不能入睡。我不会写文章,但是这深深的感动终于使我拿起笔来。我要把他们的英雄劳动告诉给广大读者。现在,先让我讲一个生产队里的故事吧。  相似文献   

10.
作品对于一个艺术家究竟意味着什么?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一个被命名为表态展览中展出,这次展出的副标题是蒋志的一个展览。也就是表态只是这个人的一个展览,他还有其它的展览。这个展览被命名为表态,是不是意味着表态是蒋志的作品和作者关联的一个维度、选择或者意涵?蒋志曾经做个这样的表述,其实我也是套用了一下布罗茨基的说法,他说:‘在写作这门职业中,你积累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疑问,这便是技巧的别称。'那么,在表态展中的作品,蒋志的疑问以及被表现出来的作品之间究竟是何种  相似文献   

11.
人们提笔写文章的时候,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确立主题。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是主题不突出的文章,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不一定飘落到什么地方。文章的主题不是千篇一律的,要由作者自己来确定。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家庭开支预算的顺利执行,使家庭能更好地理财,最好建一个家庭收支账簿。这个收支账簿不必到商店去买,可以自己制作,项目可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用途来设计,具体记账方法可以分为详记法和简记法两种。一、详记法:就是将家庭的每一笔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都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如:每一笔收支的金额、来源或用途、日期及收入者或使用者都要有记录。用详记法记录家庭收支可以清楚地看出家庭每一笔钱的来源与去向,可以及时掌握家庭收支是否超计划,也可看出哪一笔是超标准或是超预算消费,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消费,下月应该限制哪方面的消费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丰富本刊内容,反映基层真实情况,更好地沟通编者、作者及读者之间密切而深厚的情感,增进杂志与读者的友谊,本刊"读者·作者·编者"栏目即日起与您见面,欢迎大家通过这个窗口说几句心里话,要求真实、生动。谢谢大家合作!  相似文献   

14.
《农业发展与金融》杂志编辑部约我谈点写作体会,恭敬不如从命。我想:大手笔有大手笔的高见,习作者有习作者的浅得,怀着向同行和作者读者学习的虔诚,谈谈对写文章的角度的看法。我在省分行办公室的工作之一是协助主任编行里的工作简报,我要求采编人员努力做到"角度新、内容新、标题新"。这也是我10多年学习做文字工作体会较深的一点浅获。以前,我常常遇到这样的一种困惑:掌握了一些好的写作素材,却不知从何下笔;勉勉强强写出来的东西,不是背离素材所蕴内涵,便是违背本人原意。有一回,陪同《江西日报》一位摄影记者采访一名基层行员工,他不断变换角度为这位员工拍照。事后,我问他:为什么要拍这么多?他告诉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笔者在爬格子的艰辛劳动中,苦乐相伴。说苦是采访的奔波与挑灯伏案夜战的疲倦,冬日严寒侵袭,夏日蚊虫“围剿”。说乐则是稿件见诸报刊,为读者所喜爱。从写稿的体会中,我悟出了一个浅显的道理,那就是写稿先写“人”。人字看上去笔画稀疏简单,可要真正书写好人字,乃要煞费苦心狠下一番功夫。人即人品也。俗话说“字如其人”从中又演绎出“文如其人”。有了好的人品,才会出好的作品。作为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尤其是基层通讯员,大都没有经过严格的写作训练和思想素质教育,认为自己土生土长,做人马虎又有何妨。从而放松了思想警惕,在写稿…  相似文献   

16.
文,是作者与读者见面的语言;字,是语言的符号。文字是否准确、规范、优美,能综合反映一个作者的文化素养与写作功底。所以,文字是文章的门面,写文章首先要过好文字关。 一、下决心消灭错别字。“文中错字米中沙。”写作时一定要像捡沙子一样注意消灭文中的错别字,尤其要注意消灭别字。仅以财会文章写作中常见的别字列举如下:不能把会计写成会记、记账写成计账、账簿写成账薄、核算写成核蒜、管理写成菅理、银行写成艮行、零售写成另售、预提写成予提、偿还写成尝还、赞赏写成赞尝、赔偿写成赔赏、贬值写成眨值等等。汉语里有许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近,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必须与必需、反映与反应、工夫与功夫、极力与竭力、娇气与骄气、接受与接收、截至与截止、切实与确实、实足与十足、怂恿与纵容、通信与通讯、违反与违犯、以至与以致、一齐与一起、自愿与志愿、正规与正轨、相同与相通、休养与修养,等等。提高自己文化程度和写作水平的方法不外乎两种途径:一是多学多练,二是手头备有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供随时查用。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清非”,“战果”辉煌。它使一些行社从此走上了无“催收贷款”良性循环之路。西坝信用社,就是这些行、社中的一个典范。这个社在1986年至1994年末的九年中,累计投放农、工、商贷款7.5万笔,1.4亿多元,没有发生一笔“催收贷款”,在这个基础上,从1990年开始,到1994年底的五年中,又基本上实现了无逾期贷款。成为这个县金融系统唯一的“三无社”。平泉是全国重点贫困县,在西坝乡这个只有7个村、119个居民组、3133户、13554人、经济欠发达的小乡里,九年中投放了那么多贷款,竟没有发生一笔不良信贷资产,这不能不说他们在贷款管理上创造  相似文献   

18.
正去须要早:甜瓜不断地生长,蔓上须的数量也在增加,靠上部的须要比下部的须易去,这是因为上部的须很幼嫩,其中的纤维组织还没有形成,这个时候去须最合适。伤口要保护:去须留伤莫忘治防病害不论是掐须还是掰须,都不可避免会造成伤口,并且在去须的时候还有可能带离一溜瓜蔓表皮,造成更大的伤口。所以在去须以后一定要喷施保护性新高脂膜+护树大将军,避免伤口被细菌感染,发生细菌性病害。  相似文献   

19.
艺术天地     
按:本期刊登的漫画,均为农村信用社基层职工创作的作品。刘焱华、杜树建、赵云生等人的作品多次被本刊选用。刘焱华自1991年始,平均每个月都向本刊投一幅作品,至今不断。他们有的在信用社临柜记帐,有的在偏僻的信用分社做出纳员,为了艺术,须克服无数的主、客观...  相似文献   

20.
《江苏农村经济》2010,(10):27-27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清楚一个前提——销售到底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销售就是为了挣钱,业务员是为了挣钱,企业也是为了挣钱。这个说的也对,但是我觉得不很尽然——很简单,我觉得销售就是把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推销给对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