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家电产业的主要表现为鼓励企业之间的研究开发联盟、价格联盟,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政府牵头的技术攻关等手段,为日本家电产业的迅速扩张和国际竞争力的获取提供了基础。我国家电产业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应该学习日本贸易产业政策的灵活性,以战略性贸易政策促进家电产业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2.
战略性贸易政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博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新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质上是发达国家为自己的保护主义所寻求的借口和托词。它虽然在产业适用性和国家适用性方面设置了诸多限制,但印度软件业的发展是该政策得以在发展中国家成功实施的良好佐证。我国应该在市场培育、制度建设以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等方面进行强化,以利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来培育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新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不完全竞争市场和规模经济为基础,解释了新国际经济学中的贸易问题。分析欧盟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验,得出中国应将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加强外向型企业的战略管理等启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国际竞争力下降,美国由相对自由的贸易政策转向激进的贸易和产业政策,促使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其产业和企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在加入WTO以后进一步推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促进产业发展,也要借鉴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5.
发达国家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理论思考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太璞 《商业研究》2001,(10):26-27
发达国家实行的战略性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有关理论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矮70年代是它们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重要指标,这些理论对于我国产业政策制订和调整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的主要国际贸易政策之一,而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关键和难点在于战略性产业和目标的选择。本文在分析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和国际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产业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贸易政策最早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其实质是贸易保护政策。本文以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否在发展中国家适用为主线,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应具备的赵束条件,并以印度软件业为例,对印度软件业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绩效分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指出今后我国贸易政策选择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必然性,以及作为发展中大国和贸易大国,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利条件。并从政策目标、目标产业、市场导向、政策工具、贸易政策调整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初步构想,以及相应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各发达国家均不同程度地展开了漫长的经济调整。而战略性贸易正作为实质性的贸易保护政策又再次受到了各国的青睐。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研究对于当前我国贸易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回顾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分析了该类贸易政策的现实意义,并为我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以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规模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和实证为我国在自主创新过程中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借鉴。在我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中,首要的是要营造以战略性R&D投入政策为主的战略性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optimal trade, industrial, and privatization policies in a home-market model of mixed international duopoly with strategic managerial incentives. Under linear demand and constant marginal costs, the optimal degree of privatization is shown to depend crucially on cost and demand parameters an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strategic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If both firms are equally efficient, optimal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drive out the foreign firm and the privatization policy loses its effect on national welfare; however, if the home firm is less efficient, then full privatization combined with an import tariff and a production subsidy is optimal for the home country, while an export subsidy is optimal for the foreign country. If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ies are unavailable and if both firms are equally efficient, full state-ownership, which drives out the foreign firm, becomes optimal; however, if the home firm is less efficient, only partial privatization is optimal, The state-ownership share is increased if either the market size grows, the home firm's efficiency increases, or the foreign firm's efficiency decreases. Further,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potential conflict between privatization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产业升级理论指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对政府制定产业规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由于它是从大的历史跨度进行分析,在具体实践中不容易应用。而战略性贸易政策为不完全竞争条件下政府的贸易干预提供了新的依据。但战略性贸易政策要在发展中国家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满足一定的基本条件,其中目标产业选择最为关键。文章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合适技术"产业上更具有比较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是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目标产业的明智选择。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effect of unionization on welfare and trade policy using a model of duopolists competing in a third market. The traditional result that the presence of a union necessitates a stronger strategic trade policy to reach the optimal level of welfare hinges on the mode of competition. With Bertrand duopolists, a union can be welfare-improving; it can also lead to a weaker trade policy, or even reverse the direction of the optimal policy.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for trade policy of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firm behavior and the institu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bor marke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弱势产业划分与贸易保护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及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我国的战略性贸易政策选择。本文认为:是否值得与能否对弱势产业进行贸易保护,在大国与小国的答案并不完全相同,可以利用大国规模经济效应提升弱势产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对优势产业与“夕阳产业”同时进行保护、贸易保护的意识形态工具创新是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发展的主要特点;为了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新发展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冲击,必须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从战略性贸易政策的视角来看欧盟食糖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士菁  张建清 《国际贸易问题》2007,289(1):50-53,115
食糖产业是一种特殊产业,产糖国政府在食糖生产、消费以及贸易方面的干预使食糖市场成为世界上扭曲最严重的市场之一。近几年来,要求欧盟进行食糖体制改革的呼声很大,关于食糖贸易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本文特别选择食糖产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欧盟国家如何通过战略性贸易政策来保护本国(区域)的食糖产业,使其在市场竞争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一种人为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optimal industrial policy for an industry with a vertical market structure. A home firm and a foreign firm both import an intermediate good from a third country to produce a final good. How the home country government sets the optimal industrial policy has to take account of both profit shifting between the two final good producers and between the intermediate good producer and the home firm. We explain how the optimal industrial policy depends on the slope of the demand curve, the levels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and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particular, there exists a critical level of technology spillover at which investments of the firms are neither strategic substitutes nor complements and the optimal industrial policy is always investment tax.  相似文献   

17.
政府行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尝试建立一个分析政府行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框架。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起点是成本与差异化两个范畴,而比较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两类指标是显示性指标和决定性指标,确定政府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领域则是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区分政府行为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两类途径是贸易政策与产业环境,在这些范畴基础上建立的分析框架,能够显现政府如何通过一种影响机制,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产业的市场结构是产业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从产业组织理论和贸易类型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认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相应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国外同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本国的产业绩效,针对价值增值不同的产业环节,结合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实行保护程度不同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19.
朱辉  陈蕊 《北方经贸》2004,(8):97-98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战略性贸易政策已经成为各国争取最大利益的新的理论基点。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一把双刃剑。研究战略性贸易政策有助于我们对某些贸易政策干预的理解 ,并可适当运用某些政策提高战略性产业的竞争力 ,发挥其积极作用 ,限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战略贸易政策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必须继续降低关税壁垒、大幅度削减非关税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我国的对外贸易必须纳入世贸组织的规则与框架。同时,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的各方面制度尚不完善,经济总体实力还不强,因此,在对外贸易领域里,我国政府制定的贸易政策应该在世贸组织的规则与框架内,以本国经济利益为基本出发点,有利于本国企业参与国内外两个市场激烈的竞争,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实行战略性R&D投入政策是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现实选择,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