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公允价值和计量属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有了会计计量,人们就在追求计量的公允性,也就是说会计计量中一开始就在采用公允价值,公允价值和会计计量是同时产生的。只有随客观环境的变化,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在不断的发展;公允价值不是指某一特定的计量属性,只是选择计量属性时应追求的目标,充其量只能说是在一定意义上的广义的计量属性或计量属性的统称。  相似文献   

2.
袁丽 《中国经贸》2012,(22):155-156
自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面临经济环境巨大变化而日益呈现出其局限性,会计界发展了多种不同的计量属性,如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等。在这些计量属性中最为引入注目的是公允价值,它被认为是金融工具最具相关性的计量属性,成为一种仅次于历史成本的重要计量属性。百年不遇的金融风暴袭卷全球,使世界经济陷入了自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人们纷纷指责房地产、金融资产泡沫破灭的同时,也在认真反思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存在的弊端,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适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及特征,并指出其适用的不确定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真实的反映出企业资产价值和经营成果,从而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3.
安明军 《中国经贸》2012,(20):156-157
摘要: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将公允价值纳入会计计量属性,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企业界都引起了轩然大波。部分在专家学者和企业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虽然会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也会降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从会计信息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角度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给会计信息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杜宁 《中国经贸》2014,(1):136-137
随着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在计量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公允价值就随之产生。公允价值的出现对那些新型的交易工具可以进行合理的计量并且能够更好的反映出会计经济资源的计量属性,逐渐代替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受到更多的青睐。各准则制定机构都想把公允价值计量作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尽管困难重重,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有用性,对公允价值的研究都在积极的开展着。  相似文献   

5.
徐智林 《中国经贸》2014,(14):173-174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样化。公允价值计量便是应对这一现状出现的重要的计量方式,由财政部颁布,旨在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甚至完善促进我国的会计准则和国际公认会计准则。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和在财务会计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对一些相关市场发展方面的影响进行讨论,全面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价值和其发挥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使用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各国学者对此也持有不同的观点。在公允价值理论的进一步推进和市场经济条件逐渐完善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应用规模也随之扩大。特别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等工具的大量出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新兴工具中的应用就显得颇为迫切和重要。文章的创新点是较为全面的分析了该计量属性与其他几种属性的异同之处,并针对其应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解决对策来增强其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刘菲菲 《中国经贸》2011,(18):42-42
当前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已在我国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其本身还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旨在针对进一步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公允价值的完善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现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敏 《中国经贸》2010,(24):129-131
本文通过分析2009年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有关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情况,具体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现状,剖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其原因,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运用公允价值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贾丽桓 《辽宁经济》2010,(1):100-100
一、公允价值的特征 新会计准则中基本准则第九章会计计量四十二条第五款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综合公允价值的定义及其实践应用,笔者认为,公允价值主要表现为如下特征。  相似文献   

10.
历史成本、公允价值计量的利弊及相适应的会计计量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列为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多项具体准则涉及到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会计理论界认为下一步的目标是制定专门的公允价值具体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取代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趋势日益显著。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应进行双重计量,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并不是取代  相似文献   

11.
新实行的会计准则,虽然仍然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但同时也引入了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四种计量属性,会计计量体系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新会计准则的亮点之一。同时,由美国始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暴露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内在缺陷;公允价值在资本结构、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及风险控制方面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近几年的运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关系,着重对此准则中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及其确认和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就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3.
雷品 《辽宁经济》2007,(12):107-107
我国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是公认的重点和难点。这不仅仅体现在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上,而且公允价值的内涵和与其他会计计量属性的关系也是学术界很多学者讨论的焦点。从公允  相似文献   

14.
方冬梅 《浙江经济》2009,(11):58-58
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及大中型企业实施两年来,伴随着股市、楼市的起落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各界对新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看法褒贬不一。支持者认为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财务会计报表更加逼近真实经济面貌,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对投资者、债权人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反对者则认为在会计计量中大量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我国于1997年开始研究和探索公允价值,在此期间公允价值在我国经历了“先用后弃,禁而又用”几个阶段,直到2006年2月才将其真正作为计量属性写入《企业会计准则》中。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再度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焦点。由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中没有明确要求估值工作由谁来完成,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相关性与准确性,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中,已产生了对第三方专业评估的需求。为此,我们以资产评估业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关系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张军 《北方经济》2011,(12):93-94
本文针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近几年的运用,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与其他几种计量属性的关系,着重对此准则中公允价值确认和计量的运用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公允价值的基本理论及其确认和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就运用公允价值的意义、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7.
胡慰 《中国经贸》2009,(20):206-207
2006年财政部颁发新会计准则,全面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旨在体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2008年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最先受到攻击当属金融资产,从而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的大讨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受到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林芳  张俊龙 《中国经贸》2011,(12):234-234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例如公允价值能够影响到资产负债表日的报表项目数额。而物价变动会计的目的就是反映和消除物价变动对会计信息的影响。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物价变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本文简要探讨公允价值这一新的计量属性对物价变动会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的制定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其中公允份值计量属性的全面运用,是最引人注目的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既是实现会计目标决策的需要,也是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迈出的实质性的步伐,这对充分发挥会计准则在市场经济中的基础设施作用具有深远意义.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的内涵,以及我国推广公允价值具有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阐述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并提出了完善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蒯浠语 《中国经贸》2023,(21):142-144
公允价值是会计准则中的一种重要计量属性,它在近年来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获得的价格,它反映了资产和负债的当前价值。与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相比,公允价值计量更加动态和实时,可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本文将探讨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问题,为深入理解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