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3月希腊爆发债务危机至今近两年的救助行动,不但没有救希腊债务于水火之中,反而是继葡萄牙、爱尔兰之后,欧债危机蔓延至西班牙,甚至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也命悬一线,引发全球金融市场频繁地剧烈振荡,全球经济随时有二次探底的风险。为什么欧债危机越救越严重?我们认为,欧债救助机制的思路有误,治标没有治本。只有标本共治,才能救欧债危机于水火之中。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近况以及应对策略,特别提出了欧债危机中被忽略的美国因素,欧债危机的前景不容乐观。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阐述了欧债危机的被忽略的重要的一面。欧债危机如果持续恶化下去,不仅仅是一场金融动荡。多年来欧洲人复兴的梦想也会随着欧债危机深埋入土。  相似文献   

3.
李岩 《中国经贸》2012,(10):6-7
讨论了欧债危机的发生及其原因后,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欧债危机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我国面对欧债危机时政策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四年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席卷了全世界。是“自由放任”之罪?还是“过度干预”之弊?现如今,我们又应当如何面对眼下的欧债危机?财经评论家、畅销书作家时寒冰的《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的出版,似乎给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启示,并让我们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5.
罗奕 《改革与战略》2013,29(1):111-115
欧债危机仍在继续发酵,欧洲经济前景难料.历时两年多的欧债危机性质及其影响发生着深刻变化.此次欧债危机无论其演进过程、产生原因,还是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均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性.鉴于国内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讨论,目前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文章将系统而深入地梳理欧债危机的演进过程、形成原因和应对措施,以便人们更为透彻地了解欧债危机的发展过程和更为全面地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机理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6.
李斌 《新财经》2011,(11):42-45
欧洲的一揽子救助方案一而再再而三地落空,欧债危机发生这么久了还不见转机,反而愈演愈烈,欧洲债务危机何时是尽头?  相似文献   

7.
2009年从希腊爆发并迅速传导、蔓延、席卷整个欧洲的欧债危机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就在人们将要忘却它的时候,2016年英国脱欧的"黑天鹅"事件又重新唤醒了人们对它的思考。此次欧债危机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历史罕见。以往学者虽对欧债危机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缺乏全面系统的思考,目前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文章系统全面的分析欧债危机的形成过程、影响机制和防范措施,以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的了解欧债危机的形成过程,更为全面系统的了解欧债危机的影响机制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对世界经济复苏产生严重影响。该文从欧元区的体制缺陷入手分析其对欧债危机的影响,并提出欧债危机的治理措施,即先进行欧元区经济社会结构的改革,然后进行财政一体化改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金融市场间的联系愈加密切,为了分析欧债危机是否会通过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引起中国主权债务危机,文章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欧债危机下中国债券市场与国际债券市场间的联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欧洲各国债券市场间较强的联动效应导致欧债危机迅速蔓延;而根据国际债券市场间较小的联动效应大致可以推断欧债危机在短时间内不会蔓延到欧洲以外的其他国家,尤其是国债市场开放程度不高的中国,中国不会因欧债危机的影响而发生主权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10.
孙玲  徐讯 《中国报道》2011,(10):52-54
在欧债危机加剧、美国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世界经济是否会出现二次探底?中国能担当救世主吗?面对全球经济变化的形势中国应该如何面对?  相似文献   

11.
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欧债危机的持续发酵、美国经济形势的继续低迷、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高通胀都使得世界经济形势越发扑朔迷离。走出危机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12.
耿万华 《北方经济》2012,(18):83-85
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之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问题更加凸显,欧元区国家导致产生欧债危机的经济增长和结构问题为我国当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仇鸿 《中国经贸》2012,(6):14-15
始由2009年底的希腊主权信用危机引爆的欧债危机已经持续两年多,面对后欧债危机的影响和传导,迫使我们不断思考和调整经济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处理上的质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对话罗杰斯     
《中国经济信息》2011,(23):44-46
对于欧债危机,我们中国在改革开放时有句名言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现在大家认为非常符合形容欧债危机.  相似文献   

15.
欧债,已然是外储分散投资的一条出路,但成为长期战略投资者,风险与利益哪个更大?化解欧债危机,药方在中国?今年8月初,法国第一大报纸《世界报》发表《化解欧债危机药方在中国》,该文作者巴黎政治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弗朗索瓦·戈德芒指出,欧洲应该欢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新闻     
《中国经贸》2012,(17):13-15
国际货币组织再次就欧债危机发出警告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再次警告,如果欧债危机进一步升级,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当前,尽管欧元区经济已经受到危机的冲击,但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状况尚可。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欧债危机背景下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所处的困境,搜集了在这一背景下欧盟已经出台或即将出台的相关气候政策,认为欧债危机对欧盟的气候政策的出台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政治经济局势的复杂程度远远赶超过去三四十年,这主要由于国际上的三大因素决定的不确定性。首先是欧债危机,在2012年欧债危机还足以延续,但并不是铁板一块。整个欧洲的债务水平、财政情况比  相似文献   

19.
欧债危机并未改变中欧经济关系的基本格局,双方加强经济合作仍有巨大空间。一方面,中欧经济整体互补性格局并未出现根本变化,欧洲在人均GDP、科技实力、高端产业发展、企业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仍远远领先于我国。另一方面,中欧双方良好的政治关系没有变化,合作基石仍非常牢固,欧债危机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国家关系进一步改善。更重要的是,欧债危机后中欧经济关系出现了一些难得的新机遇。  相似文献   

20.
史彩芹  齐辉 《中国经贸》2012,(16):118-119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于2009年,发端于希腊,至今已经蔓延至爱尔兰、葡萄牙、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并波及到德国、法国等欧洲经济强国。这场危机不仅影响到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而且引起当事国政界的动荡,同时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脚步。中国作为国际经济舞台上活跃的发展中国家,无法将自身与欧债危机摆脱干系。本文中笔者将主要从欧债危机的基本情况谈起,结合欧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揭示中国应该从中受到哪些风险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