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柳 《中国经贸》2012,(16):11-11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这严重影响了我中美贸易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探讨中美贸易存在的问题、产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并找出对策,对中美两国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放开市场的步伐加快,随着国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国美贸易摩擦也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在现有条件下,中美贸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而导致中关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质上是由于中美实施公平贸易政策的博弈结果。本文认为,看待中美贸易摩擦,不仅要有平常心,更需要的是理性。  相似文献   

3.
张瑞 《中国经贸》2014,(1):35-35
农产品贸易是中美进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中美农产品贸易额的不断扩大,导致双方贸易摩擦频频发生。因此,本文从中美农产品贸易争端现状入手,分析了中美农产品贸易争端产生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健  蒋毅一 《特区经济》2012,(2):106-108
近年来中美贸易迅速增长,中美之间的摩擦也不断加剧,本文介绍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中美贸易摩擦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代盛  万翥来 《科学决策》2022,(3):89-100
本文利用 2010 年 1 月至 2020 年 6 月我国企业外债数据和中美贸易摩擦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企业外债融资成本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显著增加我国企业外债的发行利率,但对外债的额度和期限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中美贸易摩擦发生后,我国企业外债的发行利率约增加 1.276%。在进行安慰剂检验、以及考虑发债企业信用评级、贸易摩擦影响的时滞性、中美加征关税税额等因素的影响下,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会通过避险情绪、汇率波动和关税成本等渠道影响我国企业外债融资成本。最后,文章就中美贸易摩擦下完善外债风险管理、降低企业跨境融资成本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加征清单多次涉及农产品,美国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贸易摩擦必然对中美双边农业贸易增加值产生影响。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全球价值链视角运用了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与Koopman等(2014)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模型的链接模型,评估贸易摩擦对中美农业贸易增加值的重塑效应。基于贸易增加值分解结果发现:(1)中美整体农产品贸易:贸易摩擦对中国农业参与全球价值链负面影响严重,但却强化了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的农产品贸易。(2)中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贸易摩擦对中国不同行业部门贸易增加值影响截然不同,其中食物制品、蔬菜水果及肉类制品部门的增加值受损严重。(3)美国农产品贸易增加值:谷物、水果蔬菜、油籽、棉花、牛羊肉、肉类制品、奶制品、动植物油脂及食物制品等部门遭受较强的负面冲击。总体而言,贸易摩擦对中美农业部门影响大相径庭,且存在较强的行业异质性。原因在于中美不同农产品部门的贸易体量差异悬殊,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7.
中美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贸易政策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中美双方贸易结构差异和中国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等经济因素、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和贸易政策制定的游戏规则等政治因素,决定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方式和特点。本文从中美经贸关系现状着手,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美国贸易政策的特点以及中美贸易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待中美贸易摩擦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崔永涛 《魅力中国》2011,(5):183-183
一、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 中美自从1979年建交并签署《中美贸易关系协定》以来,中美贸易逐年快速稳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美之间的贸易往来继续扩大和深化,2003年的贸易总额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而到2009年已达到3659.8亿美元,  相似文献   

9.
<正> 在当今的中美经贸往来中,贸易摩擦已成为困扰双方的一个重要问题。就表面而言,贸易摩擦是由两国间的贸易不平衡引起的。但是,从两国贸易发展的历程来看,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由来已久,然而贸易摩擦却在近些年,随着中国对美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变得越来越激烈。究其深层次原因,这是由于中美两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的形态不同,才使得贸易摩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双边贸易额不断刷新纪录,在许多领域双方也达成共识。但是还要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逐步在增多,考验着中美贸易,这些纠纷主要集中在贸易不平衡、纺织品、知识产权等问题上,而且如特保措施这样新的问题成为摆在中国企业面前的新难题。对于中美经贸发展中出现的贸易摩擦应该看成中美经济融合的必然现象,双方政府和企业也致力于通过谈判、交流未解决摩擦,推动双边贸易的继续前进,这是符合双方利益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1995~2009年间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进行统计上的比较,结合中美、中日贸易摩擦的状况,进一步证实产业内贸易水平与贸易摩擦之间的反向关系。产业结构的差异对中美、中日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发展有较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人均消费差异、产业规模差异以及经济外向度差异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而对华FDI与两者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但影响的强弱则大有区别。只有缩小中美两国之间的产业结构差异,才能有效提高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并逐步减少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2.
中美两国一直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但巨大的贸易差额也同时存在,成为引发贸易摩擦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对中美贸易关系的现状做出评估,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1)中美贸易关系的不平衡问题;(2)中美贸易关系的互相依赖与互补性;(3)外国直接投资与中美贸易逆差之间的关系;(4)关于缓解双边紧张贸易关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由来已久。近日,被称为“中美纺织品反倾销第一案”的油画布诉讼,使中美纺织品贸易摩擦充满了一触即发的火药味。不过,在中欧纺织品贸易达成和解的参照下,中美之间的纺织品纠纷会不会出现转机呢?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各个国家都融入到了这场汹涌的经济大潮中,中国与美国作为两个贸易强国也不例外.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中美持续顺差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加剧.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现状及出现的原因,提出采取怎样的贸易对策来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贸易政策对中关贸易摩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温,在这一问题当中,美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特别是对华贸易政策,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布什政府上台后,对美国的贸易政策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这些调整对于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可谓有利有弊。从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中美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亚太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转移.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主要基地。中美经贸规模也不断扩大,并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但中美双方贸易不平衡的事实让美方倍感威胁,并不断对中方施加压力制造摩擦,干扰了正常的贸易往来和发展。如何正确看待双方贸易失衡,洞悉其中利益格局.是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动态CGE模型的中美贸易摩擦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中美贸易摩擦的严重程度设置了5种情境,利用CGE模型动态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中美贸易摩擦将会对全球宏观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加征关税对中美双方GDP增长和居民福利造成不利影响,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GDP与居民福利均会不同程度上升,出现正的外部性;(2)中美贸易摩擦将会极大改变全球贸易格局,中国与美国贸易紧张关系将会促使中国外贸出口转向欧盟、东盟和世界其他地区,而美国则会转向欧盟、加拿大和墨西哥。  相似文献   

18.
许莎雯 《中国经贸》2009,(20):17-19
轮胎特保案是奥巴马时代中美贸易摩擦第一案,这必将触动中美贸易的中枢神经。本文将对轮胎特保案的背景、中美双方立场、中国应对措施以及将产生的各种后果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期推介     
我国作为正在崛起的贸易大国,正处于国际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中美贸易摩擦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我国对外开放中的重大问题,解决不好,势必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江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071班本科生涂丹婷在《从轮胎特保案看中美贸易摩擦》一文,以中美之间的轮胎特保案事件为例,深层次分析了导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多重原因,阐述了此次轮胎特保案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就弱化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带来的消极作用提出了应对策略:积极的心态;加快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扩大内需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钻研和掌握WTO规则。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中美双方贸易额首次达到1263亿美元,中国已跃升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伴随着中美双边贸易的发展,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深。虽然中美两个大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全属正常现象,但考虑到美国在解决贸易摩擦的方式上长期无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动辄单边主义打击其竞争对手,且按照国际关系的长波理论家的观点,新崛起国家与具有支配权的国家之间极易爆发“全球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