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文章从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管理哲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在此作者以一家民营企业的管理实践为例,阐释东方文化中法家制度治企与儒家人本管理的“刚柔相济”的内涵;侧重分析“法家治企”(即制度管理)与“儒家待人”(即人本管理)相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昊 《魅力中国》2011,(14):334-335,312
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法律思想的核心为“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化传媒为本位,以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为补充,其核心在于“中学为体”。“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对我国的法律近代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李存山 《杭州研究》2010,(2):136-145
在中国教育史上,胡瑗的“苏湖之法”暨“明体达用之学”曾成就一代教育之盛事。这一成就是在范仲淹的“慎选举”“敦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和庆历新政的推行中取得的。“明体达用之学”也被二程、朱熹、吴澄所肯定,这一教育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德、利用、厚生”的核心价值取向正相符合,故应予以高度评价。如何正确处理“日月体”的通识道德教育与“达用”的分科实用教育的关系,这应是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一强 《魅力中国》2011,(8):261-261,159
墨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中国哲学和当代中国文化仍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墨家恩想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有两点:一是提出了兼爱的伦理道德思想。二是提出了“类”,“故”,“理”的形式逻辑体系,填补了中国哲学在逻辑方面的空白。随着当今世界文化全球化和传统文化的崛起,墨家思想必然会被重新审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巨大作用,探讨了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路径.指出要强化国家意识,坚守文化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养开放的民族心态,坚持思想引领和制度创新.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6.
张薇 《西部大开发》2010,(4):77-77,84
通文就颜李学派“文武兼修”的“实学”教育思想和“动以养身”的体育思想,结合当前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弘扬传统文化诸方面进行阐述,继承和弘扬传统体育文化,为当前体育思想的实施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后,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理念之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天人合一”是古人在生产力极其低下情况下生存与发展的最高境界:而科学发展观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人类由自然奴隶成为自然主人后的自我约束,是对“天人合一”思想的扬弃。“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天人合一”思想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富强 《特区经济》2024,(3):152-156
“和合”思想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身具多种特性的边疆文化也一直将“和合”思想作为自身文化基石。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中国需要一种普遍熟知更为宏大的思想进行审视和分析,而“和合”思想就具备这一特质。因此,研究和弘扬边疆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杨鲁慧 《科学决策》2008,(12):12-13
一,和合意识:和谐世界理念的思想资源 思想文化从来都是与政治、经济密不可分的,与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息息相关。国家外交战略既是政治的,更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文化。和谐世界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历史传承,又是当代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产物。从思想渊源上看,和谐世界理念中的“和为贵”思想,不仅是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是对20世纪50年代的“和平共处”、80年代的“和平发展”、90年代“新安全观”中的对话求安全、  相似文献   

10.
王孝俊 《魅力中国》2014,(17):266-266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其实践严重背离了以人为本原则。过于单一的经济体制背离了以人为本的需求动力,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权利意识,严重封闭的文化体制悖离了以人为本的创新思想。以史为鉴,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始终不渝地坚持以“以人为本”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确保社会主义事业万古长青。  相似文献   

11.
在“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小康社会”思想,并使之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曾艳娟 《魅力中国》2013,(26):301-301
热审、秋审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德主刑辅”、“立法并用”、“恤刑慎杀”的法律思想及原则,既保持了死刑的威慑作用,不放纵重大犯罪,又防止了滥杀擅杀。同时对中央和地方的司法活动也起到了检查和监督的作用,有助于封建法律的统一适用。这些会审制度是封建法律发展的顶峰的体现。笔者现就热审、秋审两种会审制度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作为选举民主的重要补充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其文化渊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和民本思想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的朝议制度和谏议制度.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具有新旧交融性,传统文化不仅是“过去的文化”,因为“传统”二字是指过去传给现在,甚至影响和预示着未来.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晓萌 《魅力中国》2014,(25):107-107
“忠义”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思想,宋江自身主体精神的“忠义”观念与封建社会“忠义”的文化传统共同构成了其“忠义”形象的内外因,而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官场腐朽的社会现实以及人物主体精神中传统儒家忠义观念的渗透,则最终造成了宋江形象的“忠义”之悲。  相似文献   

16.
李大凯 《新西部(上)》2014,(5):131-131,125
针对当前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将传统文化中“医德为要”“医乃仁术”“慈悲为怀”“救死扶伤”等思想引入医学生的医德教育中,改进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医德教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可以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借鉴的资源。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法律思想为我们提供着和谐思想营养,传统法律制度例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环境法、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司法制度中也存在众多的值得我们探究的规范性的和谐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8.
束然 《魅力中国》2011,(18):85-85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而在古代管理思想中,儒家管理思想一直处于主导和统治地位。本文通过“仁”“和”两个方面,浅析了儒家的管理思想,并在现实管理中的价值应用。  相似文献   

19.
崔佳 《走向世界》2011,(24):84-87
古琴原名“琴”或“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弦乐器,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不仅为“四艺”之首,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八音之首。“古琴音深邃苍远、空灵飘逸,古琴文化儒、释、道思想于一身。”  相似文献   

20.
《特区经济》2011,(1):F0004-F0004
“慈孝为本,以客为尊,和谐发展,互惠共赢。”明骏企业理念集中反应了明骏健康产业的思想文化核心。明骏集团董事长、总裁赖达雄先生说:我爱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喜爱传统慈孝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