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上市公司往往通过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进行利润操纵、粉饰会计报表等而导致信息披露失真。本文拟就该问题进行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2.
关联方一般是指有关联的各方。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视为关联方。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都称之为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多是在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之间,或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之间进行,其中与控股大股东或第一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发生频率最高。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自1997年以来历年都出现了年末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实现投资收益大幅度提高或出售资产以…  相似文献   

3.
由于上市公司中关联关系及关联方交易的普遍存在,使得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引起股东、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极大关注。本文从界定关联方交易及利润操纵入手,剖析了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主要特征、动因及经济后果,并提出了防范关联方交易利润操纵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除上市公司本身的股权协议转让涉及关联交易较少外,其他各种资产重组方式下采取关联交易的现象十分普遍。资产重组的关联交易对尽快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和经营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的关联交易进行利润操纵,大股东通过资产重组的关联交易损害少数股东的经济利益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从而使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有用性。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进而分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关联交易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5.
不当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形式不断翻新,操纵手段变化多样,目的在于操纵利润。其对上市公司、投资者、股票市场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由于我国国有控股股东行为模式的特殊性,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关联方交易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亟待规范。本文在对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根源及控股股东行为模式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不公平的关联方交易,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规范措施。  相似文献   

6.
当前不当关联交易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破坏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行联合审计进行探讨,以求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  相似文献   

7.
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行联合审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华 《绿色财会》2007,(1):31-32
当前不当关联交易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破坏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危害证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行联合审计进行探讨,以求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  相似文献   

8.
浅析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关联方交易的基本概念及其规范,分析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交易及其信息披露方面的现状,提出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关联交易定价政策、加大处罚力度,以及关联交易审计力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单静  靳波 《绿色财会》2005,(4):30-31
关联方一般是指有关联的各方.在企业财务和经营决策中,如果一方有能力直接或间接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时,视为关联方;如果两方或多方同受一方控制,也视为关联方.关联方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都称之为关联方交易.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多是在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之间,或上市公司与其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之间进行,其中与控股大股东或第一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发生频率最高.关联方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广泛存在,自1997年以来历年都出现了年末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实现投资收益大幅度提高或出售资产以力保配股资格不失的现象;同时还存在利用关联方交易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如虚增利润、隐藏利润)等现象.这些都说明了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交易上的财务风险也在不断的加大,所以加强对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的财务风险预警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10.
关联交易是随着世界范围的公司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的演变,在跨国公司及总公司制得到广泛运用时出现的,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量存在。加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及其信息披露的监管,对于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维护证券市场繁荣与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两百年里,工业化的快速高速发展既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推动了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很多城市面临的是大量的废弃工业用地如何重新利用的问题,这便是"棕地"问题。虽然"棕地"的概念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引入我国的时间也不长,没有引起相关研究者足够重视,但在我国"棕地"问题已经开始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本文通过探讨"棕地"的概念和分类,通过对发达国家治理对策的分析,从国内外棕地的研究历史出发,探讨后工业化阶段我国可以借鉴的经验并提出棕地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冯家山硅灰石资源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和丰富的储量,开发前景广阔.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企业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本文针对目前的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入市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比较分析两种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入市模式的治理效率,为深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治理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案例的交易成本比较分析。研究结果:不确定性是影响统筹入市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村集体自组织的土地联营公司模式比政府主导的土地整备模式,更适于处理较高不确定性引致的交易成本,在促成集体行动、避免事后违反协议、促进收益分配公平等方面表现更好。研究结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交易属性与所采用的治理模式之间的匹配程度决定统筹入市的治理效率。建议在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发挥政府协调引导作用,鼓励各村集体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成立联合委员会或者土地股份公司,合作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统筹入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生物资产计量属性的国际惯例和中国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在对生物资产计量属性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谨慎选择;阐述了中国林业类上市公司已经具备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条件,并以永安林业为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业经济》2020,(1):29-34
近年来,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然环境与资源保护问题,不可再生资源消耗量不算增加、消耗速度不断提高的问题也随之得到了更加广泛地关注,石油储量问题也就时常占据聚焦热点。主要通过研究石化企业自然资源资产披露能力与风险控制能力的关系。采集A股所有上市石化公司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描述性分析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一个企业的自然资源资产披露能力与其风险识别成正相关;一个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与其风险应对能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普惠金融"是指以多元化的金融供给让所有对金融有需求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已在2013年底纳入了我国党的执政纲领。通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为例子,有助于了解国内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普惠金融的情况。互联网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区域限制等传统发展瓶颈,其与发展普惠金融有高度契合点,指出当前发展普惠金融必须借力互联网才能实现长足发展,并最终实现普惠的目标。同时指出在我国国情下商业银行要警惕盲目的急功近利发展风险等,并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传统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应加强统一认识,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坚持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普惠金融,又必须坚持以商业的原则做好风险管理,特别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客户事前风险甄别和事后风险监测,从而保障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赣州市2个村与APP公司所属的赣州金太阳科技林业有限公司合作营造浆纸林基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分析,提出进一步推进林纸结合营造速生丰产浆纸林基地的发展并逐步解决中国造纸工业原料林短缺的对策:加快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产权;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制度,规范林地产权流转,使林地产权流转更加规范合理;建立健全林地产权流转服务体系,保证林地产权流转合理公平;进一步完善工业原料林建设的政策措施,制定全面配套的、对合作各方均有激励效益的政策措施;保持工业原料林的生态效益,防止生态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Increased reliance on commercial traders in liberalised agricultural markets poses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 between traders and farmers; about welfare, efficiency and equi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relations; and about conditions necessary for traders to engage in these markets. A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alysis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institutions that affect transaction costs and risks for each party, and power relations between them.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has not, however, developed a unifying conceptual or quantitative framework to integrate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develops a methodology for modelling negotiated choice of contractual arrangements in buyer/seller relationships, taking account of the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party,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dity, and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The model is setup as a non‐linear programming problem. The approach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to quantitative empirical study of markets, to individual firms' supply chain decisions, and to the analysis of policy interventions in markets.  相似文献   

19.
论文对海洋产业中存在的金融供不应求现象进行研究,通过戈登·史密斯的金融结构变迁理论和涉海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定量化测算我国海洋经济中的金融缺口量及其变化态势,发现2007年至2013年变化呈现多阶段性。该缺口所呈现波动中逐年扩大的特点,既有随着宏观经济状况、政策同步变化的原因,更有着深层次的经济根源原因。论文结合市场在解决海洋产业特点及海洋金融供需双方特点,提出海洋金融补贴方式改进和海洋金融生态优化的政策建议,以期解决海洋产业中出现的金融缺口。  相似文献   

20.
邵玉君 《南方农村》2013,29(6):57-60
明清以来,我国农地具有明确的产权制度,独立而多层次的产权,复杂多样的产权交易形式,促进了土地的流动,这为农户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配置劳动、土地和资本打下了基础,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金融视角审视我国明清的土地市场其实是一个集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品市场和信贷市场在内的复杂的金融市场,但由于历史的局限没有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市场,其中因素还有待研究。同时,历史上出现过的衣地产权制度和交易形式为我们当今的土地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