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海上台州”就是依托沿海海岸线,充分发挥沿海陆地、港口、滩涂、岛屿和海洋资源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联动发展,加快构建沿海产业带、海洋经济带、滨海现代化城镇带和沿海生态带,开创台州从沿路发展向沿海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冯洁 《浙江经济》2007,(14):26-29
近年来,“台州现象”作为一个热议话题,在经济学界频频“上镜”。台州,这个依山面海的浙江沿海城市,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沿山时代”之后,已顺利实现了向“沿路时代”的跨越。但人多地少的困惑,也一度让台州人陷入了经济发展的瓶颈。在探索式发展的过程中,发展沿海经济成为台州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剂新药。[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海君 《港口经济》2013,(1):62-62
至2012年11月,我国沿海1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海洋功能区划已经全部获国务院批复。这意味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向前推进了一大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重,海洋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大力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保证国家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形势下,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发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1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浙江海洋发展示范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等规划,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基本成型。  相似文献   

4.
台州是浙江的海洋大市,作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战略的南翼,台州沿海产业带随之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此,椒江区和台州市均将建设大陈岛跨海大桥列入本级"十二五"重大项目规划前期研究,其地位对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乃至浙江、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性日趋凸显。  相似文献   

5.
徐锦连 《浙江经济》2012,(23):46-47
要抢抓住长三角沿湾、沿海发展带建设和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机遇,推进独山港区港口、港产、港区、港城联动发展,打造平湖经济发展增长极当前,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已形成全球共识,沿海各地纷纷掀起一轮海洋经济的发展热潮。平湖市作为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海洋经济发展两大战略的交汇点,作为全省海洋经济发展"两翼"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抢抓机遇,拓展空间,高效有序发展海洋经济,实现海陆统筹联动发展,将是当前和今后时期平湖能否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平湖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港  相似文献   

6.
吴曙霞 《北方经济》2012,(Z1):110-111
正2011年3月1日,浙江省正式对外公布,国务院已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海洋资源大市宁波的海洋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11,(5):35-35
2月25日,国务院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这个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之路贴上国家意志的标签。至此,中国从北到南的沿海区域发展布局,构成了一个“C”状的完整链条。历经多年,中国鼓励东部率先发展的布局中,在浙江以北部署了吉林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辽宁沿海经济带、天津滨海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规划或“改革单元”。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国家明显加快了沿海改革开放的步伐,从以前的深圳、汕头、珠海、厦门,经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到如今的广西北部湾、福建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地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海南旅游岛以及长三角两省一市,国家开放、开发战略实现了由“点”到“带”的转变。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规划,作为浙江三大产业带之一的温台沿海产业带,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国家级经济带的水平进行谋划、布局、开发。  相似文献   

9.
刘亭 《浙江经济》2010,(16):22-26
浙江试点是国家实施沿海和海洋开发战略尤其是面向东海的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将推进海洋综合开发深度、宽度、高度的全面拓展,为全省海洋经济大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10.
山海产业协作实现共同富裕 (一)海洋经济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有助于带动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 浙江建设海洋强省具有较好基础.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海洋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据2020年初步统计,全省海洋经济生产总值9200.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GDP比重为14.2%.2020年,全省沿海7市(杭州、绍兴、宁...  相似文献   

11.
《宁波经济》2011,(11):22-36
2011年9月,象山县列为省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获省政府批复。至此,全省第一个海洋综合开发与保护试验区落户象山。今年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12.
构建江苏沿海开发投融资体系的思路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向楠 《特区经济》2010,(3):41-42
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自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江苏沿海地区3市面临新的机遇和发展。加快构建沿海开发投融资体系,发挥金融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江苏沿海开发中经济金融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对完善发展江苏沿海地区的投融资体系建设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力争将台州湾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长三角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带重点区和台州转型发展核心引领区  相似文献   

14.
海洋经济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昭侠 《改革与战略》2010,26(12):90-93
从当前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战略态势的视角,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观察和解析:全球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亮点;许多国家都把海洋开发定为基本国策,加紧调整或制定新的海洋战略和政策,加大海洋开发和管理力度,试图在未来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占先机。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国家意义的层面,探讨江苏沿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新取向:融入世界经济大格局,落实国家的海洋发展战略;填平沿海洼地,实现国家沿海经济版图连续完整;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国家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15.
周福君 《浙江经济》2005,(22):36-37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浙江海洋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经历了“开发蓝色同土”和“建设海洋经济大省”两个阶段:随着全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海洋经济规模逐步壮大,陆海之间资源的互补性、产业的互动性、布局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海洋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强大的陆域经济支持,海洋优势也只有与全省陆域经济发展、与全同沿海地区牛产力布局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另一方面,浙江经济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和战略优势,很大程度上依托于“蓝色同土”,体现在海洋优势。但是,就目前看来,浙江的海洋开发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6.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主攻沿海、创新转型"为主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优化区域环境,着力改善民生,深化改革开放展望"十二五",台州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攻坚期,沿海开发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7.
随着浙江的“海洋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浙江”从规划试点正式走入全面实施阶段。宁波是海洋大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经济、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共存。在海洋资源大开发之际,实施科技支撑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是建设“海上宁波”的重要举措,更关系到未来海洋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将突出海洋经济发展这一主题,努力将新区建成我国大宗商品国际储运中转加工交易中心、东部地区重要的海上开放门户、海洋海岛综合保护开发示范区以及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基地、陆海统筹发展先行区。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海洋科技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今后一段时间舟山市将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大平台、推进"产学研"大合作、集聚科技创  相似文献   

19.
戴瑛 《理论观察》2013,(4):57-58
长期以来我国海洋资源的破坏以及海洋生态的治理修复缺乏强有力的调控手段,海洋生态保护机制缺位。海洋生态保护是公民环境权益认知的内在诉求,辽宁省作为海洋大省可以从海洋生态补偿及海洋生态关闭两个方面建构海洋开发生态保护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0.
海洋产业的发展成为当前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沿海中小城市是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本文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对策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沿海中小城市海洋产业发展的综合情况,为该类型地区政府决策、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