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回落,与前几年30%甚至50%的高速增长相比,反差巨大。市场出现大幅度回调,固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前几年高速增长和政策刺激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短期回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看似出乎意料,其实合乎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2.
2006年我国税收收入达到了37636.3亿元(不包括关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比2005年增收6770.3亿元,增长21.9%。自1997年以来,我国税收一致保持超高速增长,平均年增长在20%以上。经济增长和价格因素对税收收入具有99.4%的解释力度,说明我国税制设计合理,具有较好的弹性,同时也说明了我国税收收入与经济的发展是协调一致关系。不存在有些学者所担心的税收是非正常高速增长,进而也就不存在税收收入高速增长压制经济发展的状况。  相似文献   

3.
余斌 《发展》2012,(12):29-31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了下行态势,且降幅有所扩大,并创1992年以来季度累计同比增速回调时间最长记录。这既是多重周期因素交织、内外需求下降叠加的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速增长阶段的转换。面对经济增长的下行压力,应当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宏观需求政策的基本稳定,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确立稳增长、稳效益、防风险的宏观调控基本思路;重视改革导向的供给政策,激发供给活力,加大结构调整力度,为中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国汽车产销增速明显回落,与前几年30%甚至50%的高速增长相比,反差巨大。市场出现大幅度回调,固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前几年高速增长和政策刺激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短期回调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看似出乎意料,其实合乎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  相似文献   

5.
《中国发展评论》2010,(2):7-13,89-98
201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保持了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持续回升态势,但投资增速下降、贸易顺差收缩和“招工难”蔓延等新情况、新问题值得关注。受投资增速回调和出口波动的影响,进入2010年二季度以后经济增长面临的下行压力明显增强。同时,资产价格泡沫正在集聚,输入型通胀因素加重。  相似文献   

6.
印度经济高速增长后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印度统计组织2004年5月份的估计,2003财年印度的GDP增速高达8.1%,这是1991财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超过了1992-002年6.1%的平均增长率。印度何以取得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样的高增长率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本将对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经济增长的前景作出估计。  相似文献   

7.
杨帆 《开放导报》2003,(6):19-22
SARS强制打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经济增长模式必须转换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数年内保持7%-8%的增长率,被称为"一枝独秀".2003年一季度增长率进一步提高到9.9%,这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动力源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往20年中,中国经济实现了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了高速增长的进程,这一进程一直延续了20年,创造了GDP年均达到9%的世界经济增长奇迹。还在国外经济学家剖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因和试图核实9%的增长率的准确性时,中国的经济奇迹已成为公认的事实。目前重要的问题是,中国经济是否就此结束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阶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外资,且经济高速增长,部分学者认为,FDI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从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我国的GDP平均每年以9.7%的速度增长,这一增长势头前所未有,在世界经济中也独占鳌头。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王迎 《辽宁经济》2006,(7):43-4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因此.中国备受瞩目。与此同时,中国在消灭贫困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效果。正当人们为此而高兴时,又不得不考虑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中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扩大。以此为出发点,本文旨在分析实现中国公平的经济增长的诸多政策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志业 《山东经济》2004,20(2):14-18
考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因 ,应该采取多维度系统分析的方法。即把中国经济增长看作是在多因素形成的动态结构中 ,几个核心要素制约下诸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各种不同因素的协同作用 ,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其中 ,经济全球化、政府宏观调控、科技引进与创新及贸易比较优势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GDP增速的中长期下降趋势及其周期性波动,是需求、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以及意外冲击等各种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综合反映。从需求决定论的角度看,短期内经济增速的回调首先是需求收缩的结果。2008年一季度以来GDP增速同比大幅度下滑,主要是由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我国出口增速大幅度下滑导致的,特别是2009年一季度,出口增速的大幅度下滑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与通货膨胀变动趋势自1978年起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开始出现了周期性的增长波动。1979~1996年18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三次周期性的波动:第一个周期为1981~1986年,周期持续时间为5年,增长谷峰年份为1984年,  相似文献   

15.
刘巧玲 《北方经济》2011,(24):23-24
改革开放以来,短短30多年时间,我国经济己从濒于崩溃的边缘跃居到世界第二,步入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来看,政府投资始终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走势一改经济转轨以来连续下滑的颓势,出现触底反弹并持续增长的积极迹象,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笔者认为这种增长主要的仍是经济严重危机后的恢复性增长,由于制约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俄经济增长的基础并不牢固。本文在简单回顾俄罗斯转轨以来的经济走势后,重点分析了近年俄经济持续好转的原因及经济增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庆宝  未良莉 《特区经济》2007,(12):257-25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令世人瞩目。本文依据西方经济学各种经济增长理论,建立了扩展的索洛模型,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消费、投资、出口———即"三驾马车"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投资、出口是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持续高速增长的源动力。针对实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军 《北方经济》2009,(1):31-3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内蒙古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人们惊叹内蒙古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特别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人们对内蒙古财政收入连年高速增长存有疑虑,有人甚至对财政收入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提出了质疑.为此,本文将对内蒙古近年来的财政收入增长情况、增长动力以及制约增长的因素等进行分析,揭开内蒙古财政收入增长的面纱,进而提出促进财政经济自主增长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使世界经济陷于衰退,也使中国经济一跌不振,进入了新常态,如何重新启动中国经济,使其恢复以往的高速增长是当前中央政府不容回避的难题。从西部经济崛起、新一轮市场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贫富差距缩小、释放制度红利、大国经济特征和优势等维度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与动力因素。在当前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若能把握好这些潜在因素,中国经济仍能继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回顾我国经济运行过去长期以来是卖方市场的一统天下。改革开放以来,保持了近20年的高增长,1979——1997年 GDP 平均增长达到9.8%。增幅超过10%的年份就有9年,特别是自1991年经济重新启动后,很快进入了一个超高速增长时期。"八五"时期,GDP 年平均增长率为12%,比"七五"时期高4个多百分点,比超高速的"六五"时期高1.3个百分点。而支撑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最直接的因素是超高速的投资。1992年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