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形态不仅是城市各组成部分有形的表现和城市用地在空间上呈现的几何形状,还表示了一种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过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中,人类各种活动与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去认识、感知并反映城市整体的意象总体.本文对呼和浩特城市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呼和浩特城市形态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希望对呼和浩特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以便更好地把握处于转型期的城市建设. 一、奴隶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形态 (一)为区域的政治军事需要而建立的城市 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史可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至今已有2400年的历程. 公元前475年,我国历史进入了诸侯争雄的战国时期,赵国攻占了呼和浩特地区,并在这片土地上修长城,筑城池.据史籍<虞氏记>载:"赵武侯自五原、河曲筑长城,东至阴山.又于河西造大城,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阴山河曲而祷焉.昼见群游于云中,徘徊经日,见大光在其下,武侯日:‘此为我乎'!乃即于其处筑城,今云中城是也".文中所说赵武侯所筑云中城就是今天呼和浩特西南42公里处古城乡的古城.可见,城市选址的主导因素是军事和政治需要.古城为方形,周长8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云中城是呼和浩特市的建城之始,不仅年代久远,而且也是呼和浩特地区早期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市场经济的载体,是人口高度集中的地域空间,搞好城市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地、全方位的宏伟工程。其中,城市的合理规划布局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城市规划是百年大计,不可轻视。首府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首府,对呼和浩特和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笔者就关于首府呼和浩特构建和谐社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谈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3.
康敬 《天津经济》2008,(8):38-40
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任何城市的形成都不是偶然,都是对历史中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反映。城市空间形态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还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都是在当时的社会物质的基础上,以当时的社会思潮为主导,形成的一种理性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4.
沈未名 《魅力中国》2010,(17):17-17
本文对宜昌城市形态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城市形态的演变带来的城市中心区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杭州城市形态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而独特的人文历史遗迹,他们散落在杭州街巷之中,与现有的城市格局相生相融,构成了研究江南地区城市形态变迁的一个重要范本。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对城市中的人文遗迹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如何实现历史文化名城定位与现代化都市形象的和谐统一,是现阶段城市规划中需要思索的问题。本文从对德国、匈牙利文化遗存保护理念和机制的考察出发,联系杭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现状,从制度建设、资金保障、遗址保护和重建、景观开发等方面对国外相关举措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城市群的认识正处于由平面到立体、静态到动态的转变过程。城市和城市群本身就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有机体,在经济社会大发展时期,除了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等有形的变化之外,更大的变化还在于城市功能尤其是集聚功能和辐射功能的无形变化。长三角城市群具有行政区界分割明显和城市密集度高两大基本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城际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并由此而放大成区域整体集聚辐射的强大的场效应,与新型工业化相对应的新型城市化框架正在长三角城市群显现。以“环太湖城市圈”为标志性特征的“网络城市”将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未来的主要城市形态,国家有关部门和上级政府应高屋建瓴及早规划,各城市政府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着力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7.
石家庄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特殊而又很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和解决好城中村的问题。我国多数城市有城中村.但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比石家庄多,所以城中村的问题在石家庄最为突出。按照传统的城市建设思路。实施城中村改造工程,“填村”建城,将村庄改造为城市形态,对城中村的自然优势没有太多的关注和利用,对于城市整体利益而言是一种消  相似文献   

8.
开发区的未来取向--城市功能的回归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开发区的发展和未来走势,是地区和城市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的探索史,是城市形态和功能发展及扩张的产物。逐步调整和转换开发区的作用,使开发区回归于城市功能的提升与创新,将有利于实现城市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主要载体和标志,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革所产生和导致的人类生产方式、居住方式向城市形态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的会展业、文化交流等大型活动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呼和浩特与很多发达城市一样,大型活动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连续几年成功的举办了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和首届国际草原文化节,开展了一系列的大型经贸、文体、旅游活动。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呼和浩特的大型活动特别昭君文化节已成为自治区首府城市形象的名牌、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原玉丰 《特区经济》2011,(4):245-247
由于城市新区的综合优势,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融合化发展加速向城市新区聚集。在规模报酬递减、新兴经济业态成长、快速交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城市新区的区位选择和空间聚集呈现出不同特征,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聚集,制造业关联型生产性服务业以加工制造产业园区为核心聚集,并对城市新区的经济发展、城市形态、社会空间结构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旭 《当代陕西》2011,(8):12-14
在水为脉、绿为基、路为廊的广阔空间延伸.形成广阔的都市田园风光;往大面积绿地和都市农业基调中,建设要素密集、功能综合、空间有序的现代城市.最终形成“分区组团支撑、快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部市农业衬托”的新型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形象一词泛指事物的具体形状。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形态的外在表现,也是城市的无形资产,是城市性质、职能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上的特征表现,是公众认同的该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深刻印象。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城市形象包括城市景观形象、城市行为形象和城市理念形象三个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赵颖杰 《北方经济》2007,(24):85-87
呼和浩特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不断增加的交通量使原有的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面临着一系列交通问题.本文从道路、公交、步道、重点场所、管理、社会环境方面分析了呼和浩特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外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区域中的点,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一个面,从城市形态和功能分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在城市体系和区域中承担职能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侧重于对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呼和浩特市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芬  匡磊 《北方经济》2007,(10):56-57
本文对新时期呼和浩特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信息化、城市生态以及城市文化发展趋势特征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城市综合体作为商业地产中的桥头堡.其社会和投资价值毋庸置疑,城市综合体通过各种不同业态功能的有机组合.能够产生的能力和价值.是无法用普通的房地产、住宅或商业的价值来衡量的。首先,城市综合体的紧凑布局和多样化的功能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经济:历史上的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四大都市”.如今.淮安的城市形态、结构和功能均实现了快速提升.请介绍这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杭州城市扩展空间形态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宁  王建弟 《浙江经济》2005,(16):59-59
城市空间形态是城市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空间形态定量分析是城市地理与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就开始城市形态计量与城市发展过程相互关系的探讨,为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开拓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呼和浩特,位于中国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地带。改革开放以来,呼和浩特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科技兴市试点城市和北方沿边开放城市,辖玉泉区、回民区、新城区、赛罕区四个城市区和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武川县五个旗县,及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7224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