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1.推进立法和制度创新。加快推进包括慈善组织在内的公益机构的法律、法规、章程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慈善公益机构监督体系。规范慈善公益事业的进入、评估、监管、激励、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融资投资以及涉及慈善组织、慈善捐赠、慈善义工和慈善监管等  相似文献   

2.
赵宁 《当代经济》2012,(13):34-36
"慈善"已经成为中国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进来一系列事件都暴露出我国慈善事业上的不足。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慈善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中美慈善事业在文化、政府管理、慈善主体和捐助主体方面差异进行比较,能够找出中国慈善事业的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慈善事业,使其突破瓶颈,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公益创业投资的发展与运行:欧洲实践及中国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创业投资是指借鉴商业创业投资的运行机制,对社会目标组织给予持续的金融支持并参与其管理的社会资本形态。相较于慈善投资和商业创投,它既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也考虑一定的财务回报。公益创投对于解决社会目标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难题具有显著作用,已经成为市场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兴融资工具。欧洲公益创投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了包含筹资、投资和退出在内的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当前,我国公益创投仍处于起步期,政府应降低法律注册门槛,支持公益创投设立;完善从业人员酬劳规定,提升公益创投专业化水平;出台利率、税收、股权等产业政策,鼓励已有慈善基金向公益创投转型;支持建立公益创投"母基金",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公益创投机构;探索社会企业交易所建立的可行性,为公益创投退出提供有效通道。我国公益创投基金自身也要借鉴欧洲成功经验,建立有效运行机制。在筹资上,要强化资金来源的社会化与人力资源专业化;在投资上,要完善市场细分,重视与慈善基金、商业创投的联合投资,重视多元化投资工具选择,着力帮助社会目标组织完善自身治理结构;在退出上,要完善退出方式选择和社会影响力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4.
笔者基于策略性慈善捐赠的视角,以中国沪市356家上市公司2009年~ 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OLS模型、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与其盈利能力之间的量化关系.实证结果证实,以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3个财务性指标衡量企业盈利能力,则企业本年度的慈善捐赠与其盈利能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公益营销与其盈利能力在短期内存在着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正鹏 《经济问题》2007,332(4):79-81
农村城市化以农村(主要是农村城镇体系)为载体,通过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农村城市化的意义在于,把农民市民化研究的视角伸向了农村.提出农村城市化,不否认城市化仍然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舞台和载体,但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城市化应该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主要舞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商业模式被迅速颠覆、重新解构.许多传统企业纷纷触网,开始向互联网转型,并由此诞生了诸多创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技术给了公益创新的空间,一些敢于创新的公益人开始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在公益慈善项目中,对公益模式进行了创新和探索.  相似文献   

7.
阳光公益观     
秦榕蔓 《商周刊》2013,(20):36-37
十年前,如果你问我做公益最基本的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做公益,不就是捐钱嘛!"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对公益没有概念,那时中国的公益慈善还停留在捐粮送衣,哪里有困难,大家就掏点钱帮忙的阶段。现在,如果你问我做公益的根本是什么?我想应该是从心出发,而不依赖金钱表达。这样的感受来自于探访阳光百货资助的几位"春蕾女童"。  相似文献   

8.
公益观调查     
《商周刊》2013,(20):38-41
《商周刊》公益观调查问卷1.企业都做过哪些公益2.是否有公益的未来规划3.最认可的公益行为4.最不认可的公益行为5.企业(或个人)是否遭遇"被慈善"、"被公益"6.公众往往以捐款数额来衡量一个企业,你认为衡量一个企业公益行为的标准是什么7.怎样看待陈光标式的高调慈善8.企业公益的出发点是什么(为了宣传企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制保障:和谐社会是注重公益的社会;公益诉讼制度体现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民主和法治的精神和进步,同时也为和谐社会核心价值所在棗社会公益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如何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成为了一个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一、和谐社会与公益诉讼制度1、公益诉讼制度是民主的体现,法治的进步。在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中,民主和法治是其最重要的保障,我们完全可以说,民主和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其中,民主是和谐社会的制度之源;法治是和谐社会的基本…  相似文献   

10.
卫荣华 《经济师》2011,(10):69-70
公益信托通常也被译称为慈善信托,从其雏形出现迄今已经有400多年了,而在我国仅仅几十年的历史。公益信托在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推进福利体系完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一项朝阳事业,运用的好它会造福于民众,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运用的不好就会被亵渎,有损国家的形象。文章通过对国外公益信托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构建我国公益信托法律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1.
田鹏飞  秦榕蔓 《商周刊》2013,(20):28-32
策划前言9月21日,民政部发布了《2012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全国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的款物捐赠总额约817亿元,相当于人均捐款约60.4元,总量较2011年下降3.31%,年度捐赠总额连续第二年下降,红十字会的募捐额同比下降超过两成。下降的数字,客观表明公众对官方慈善机构公信力的质疑,这种质疑让人担忧,会不会因此做公益的人越来越少?企业和个人要通过什么方式来做公益,出发点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市场结构逐渐演变为跨国公司的垄断竞争或寡头竞争,成为一种典型的不完全竞争格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布拉德和斯宾塞等人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前提提出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可以给中国国际贸易政策的选择和制定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中国应该综合考虑自己的国情及国际市场经济法律环境,恰当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升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以及《信托法》、《慈善法》等相关法律的施行,公益信托从无到有,有了较大发展,但仍存在着公益信托"设立难"、目的判断"单一化"、优惠政策"激励少"、社会参与"程度低"等局限。而通过公益信托设立许可制改为登记制、引入复合标准判断公益目的、制定适用于公益信托发展的优惠政策以及创新公益信托模式等方式,将使公益信托现状有所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风险社会已经逐步到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环境公益已经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中得到了确认.环境公益诉讼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成熟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我国,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公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开展环境公益诉讼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但现行法律的规定严重阻碍了公益诉讼的理论和司法实践.所以,对症下药解决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立法和司法中的问题,构建行之有效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对预防风险社会中的环境危机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2011年中国慈善事业吸引了很多国人的目光,从壹基金公募身份的取得到"郭美美"事件、尚德诈捐门、中非希望工程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凸显了慈善组织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建立并完善公益法人信息披露机制则是慈善组织重建信任的"善治"之道,是慈善精神得以张扬的坚强后盾,也使得其他类型公益法人避免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16.
针对学术界对明清时期徽商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所谓"义举"给予全盘肯定的不实评价,本文依据大量文献和文书史料,从徽商对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慷慨捐助与自身利益密切关联、附庸风雅和笼络文人背后的利益输送,以及利益冲突和无利可图背景下的徽商行为等三个方面,对隐藏在明清徽商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动机和目的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探讨。其目的并不是藉此完全否定明清徽商捐助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善举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旨在厘清学界不加鉴定和区分,盲目轻信和使用徽州族谱及方志文献之记录,纠正一味颂扬徽商乐善好施义举的不实学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试图无所不包、整齐划一地提出普遍适用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理想结合模式.是不现实的。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经济领域的特点,探究特殊范围内的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可行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18.
唐一新 《江南论坛》2012,(10):31-32
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人与环境、社会的互动和协调正成为一种趋势,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发展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利润最大化”,而是体现企业社会价值,优化其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对商业道德、绿色低碳、慈善公益、员工权益等诸多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慈善事业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法律体系的不完备、文化观念上的错位、制度体系上的疏漏,造成了我国慈善组织虽数目众多,却作用不大且缺乏独立性;慈善观念淡漠;捐赠行为混乱且缺乏监管等现象.因此,应从完善慈善事业立法,健全慈善事业发展机制,培养慈善意识入手,发展我国的慈善事业,发挥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付琳 《时代经贸》2007,5(12):215-216
中国传统法文化不仅有丰富的法律思想,还有诸多先进的法律制度.成为中国古代文明中举足轻重的一块.各朝代的法律思想和制度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些甚至在今天仍旧能产生影响.其中"法、礼、刑"当然的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的课题.本文从中国传统法文化入手,分别说明礼与法的来源及其发展,阐明二者的关系,从传统来看二者实为相辅而行,缺一不可.故对于中国古代的"礼治"与"法治"之争也应该全面地理解.尽管二者在诸多方面存在分歧,但仍有着共通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