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企业国际化的重点是企业要选择一个好的国际化战略。以联想企业为例,重点介绍了联想公司从中国企业到国际化企业的经历和战略选择,对联想公司采取的国际化重点战略——投资战略、品牌战略、营销战略进行了大量取证和细致的研究,分析了联想公司国际化战略所产生的效果,以及联想的国际化战略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化成了众多中国企业的发展战略选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了国际化运作。本文通过对国际化运作的文献回顾和理论阐述,对中国企业如何实施国际化运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云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89-90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加深,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国际舞台,实施他们的全球化战略。理论认为两种力量推动着产业发展和影响着产业内竞争的方向,即全球化力量和本地化力量。这两种力量不在同一维度上,并非此消彼长,而是相互独立。针对这个问题,主要探讨了中国企业的多样全球化之路,中国全球化战略的阻碍因素,为着手于迈向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找出在中国企业全球化之路的规律,并且给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化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商业评论》2005,(9):i0026-i0031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和中国企业无法回避在“去国际化”和“被全球化”中建构自身竞争力这一伟大命题。“国家穿越”栏目以独到的问题意识,遍寻可以玫玉的他山之石,为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求解,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求路,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求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及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国际化问题越来越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也迫切要求中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在着重分析了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是中国企业今后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正>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如何实现国际化?全球化条件下中国企业的战略如何演进?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的战略管理理论如何发展?对于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的解答并非易事,需要我国学者有针对性地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和经验检验。2008年3月29日,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主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战略管理》学者论坛"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化经营中,名牌企业与名牌产品价值连城。创出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是加入WTO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更是增强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法码。近年来,我国知名企业纷纷从“出口创汇”转向“出口创牌”,通过打造中国产品国际品牌,推进企业经营国际化,竞争全球化,实现更大规模的“走出去”战略。这些企业的成功做法,对于迎接WTO挑战的我国企业是颇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8.
企业国际化成长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探寻了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相关战略理论.构建出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战略的SWOT分析框架,并对相应的战略模式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成长提供战略上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彩电业的国际化战略显然问题多多。中国彩电企业亟需审视自己的全球化竞争战略。从彩电产品的属性和竞争来看,全球彩电完全是全球跨国彩电公司的竞争,是种全球化产业。 全球化产业需要与之相结合的全球化的竞争战略,而国内彩电企业一直以来主要依赖“规模经济”、“比较优势”为自己的“竞争优绣”,采取低价格向跨国公司接单出口产品、代工和OEM,是一种非常传统的国际化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0.
实现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既是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企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和阐述了中国跨国公司基于全球导向的渐进式国际化战略的思想。依据跨国公司全球营销理论,结合97家走在国际化最前列的中国跨国公司的实证资料数据,针对处于不同国际化阶段的中国企业,提出了新型出口营销战略、新型多国营销战略和全球营销战略,并为中国企业就各阶段战略量身定做出整体规划和具体方案。战略模式的提出贯彻了"全球导向-渐进式"的核心思想,以期对中国跨国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知识的企业国际化渐进性分析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京  杨智宾 《商业研究》2006,17(19):1-5
企业国际化依赖于国际化知识的积累和组织学习能力的提高。知识积累和国际化行为相互作用循环上升使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表现出动态渐进的特征,企业决策者可以根据国际化过程的渐进性特征以及自身实际为企业的国际化拓展做出合适的路径安排。海尔、海信等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对尚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的中国大多数企业产生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海尔为代表的中国一大批企业在创建国际品牌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给中国其他企业进行品牌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学习经验。本文分析了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对中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过程中应采取的策略进行了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宋巍 《北方经贸》2006,(8):23-25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以及“地球村”的逐步形成,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如今中国企业国际化主要表现为“海外并购”的形式,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存在着一些问题。事实证明企业并购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源因素,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并不乐观。虽然中国人力资源的总量多,但是人力资源的素质偏低,从而导致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的困难。要想缩小中国人力资源状况对企业并购的影响,中国企业则要注重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企业并购后人员的整合及并购企业双方的文化融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企业国际化研究企业如何向跨国企业演变发展,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变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也由内向国际化转向外向国际化,“走出去”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在企业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水平、产品战略、海外投资的固定成本、母国与东道国的文化差异、东道国的管制与工业化程度等是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企业应该采取“差异化”、“本地化”及“渐进推进”等战略,以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国际采购必将为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与可持续发展作出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国际采购不仅是企业的运作职能,更是企业的战略职能。运作层次国际采购向战略层次国际采购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阶段。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不同阶段中国企业国际采购的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追求海外供应的高质量和高技术,随着国际采购阶段的深入,中国企业国际采购能力建设将更为完善,将追求更为多样化的战略利益。中国企业国际采购所面临的硬性成本与外部障碍的重要性下降,软性成本和内部障碍越来越重要。对于国际采购发展程度较高的企业,内部障碍对企业国际采购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软性成本的阶段性特征表现得不明显,文化与商业习惯差异是比较普遍的软性成本,其他软性成本类型主要与企业特征或行业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我国企业通过贴牌代工这类生产方式实现的产品国际化,让大多数我国企业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境地。2005年开始的人民币升值使得我国企业产品出口进一步雪上加霜。在国际市场上极低的品牌认知度,被管理学界普遍认为是造成我国企业利润微薄的重要原因。因此,创建商品的国际品牌,提高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是新时期我国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uses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a firm to examine the 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private firms in China. We investigate the extent to which advantages/disadvantages of resource endowment and organizing capability of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relative to bot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t home) may drive 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affect their risk-taking tendency when going international. Our analyses of 553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 show that a Chinese private firm's likelihood of venturing abroad is associated with resource endowment advantages vis-à-vis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organizing capability advantages vis-à-vi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organizing capability disadvantages vis-à-vis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These same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in organizing capabilities also increase a firm's likelihood of choosing a high-risk entry mode. We also find that a firm'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organizing capabilities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nd mutually enhance each other's effect on the likelihood of 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相似文献   

19.
国内企业国际化的模式与路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从国际生产体系的两个维度(管理控制和价值链)对国外跨国公司国际生产体系建立模式进行了阐述,同时提出了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生产体系的两个路径(内向延展与外向扩张),从比较分析中得出适合国内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国际生产体系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first investigates how Chinese small-to-medium enterprises’ (SMEs) network ties at home moderat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fferent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I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gree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firm. The paper further explores how the Chinese SMEs’ ownership arrangement might explain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of the proposed moderating effects of network ti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Findings of our empirical study generally support the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our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paper offers new insights into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SMEs by ascertaining the differential contingent value of business versus political ti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E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explores the bounds of our findings in terms of the ownership arrangement unique to the Chinese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