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古代就将“诚信”作为一种道德准则,乃至许许多多重承诺、守信义的动人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如韩非子认为:“小信成则大信立”,中国人恪守的“仁、义、礼、智、信”中“信”占其一,足可证明诚实守信一直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  相似文献   

2.
诚信之我见     
李琳 《现代企业》2005,(12):53-54
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建立诚信体系,改变诚信缺失现象,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那么如何理解诚信?“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与“信”两个方面。“诚”主要是讲忠诚、诚实、诚恳;“信”主要讲信任、信用、放心。  相似文献   

3.
为将五德     
两千多年前,与孔子同时代的军事家孙武指出:“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始计篇》)。梅尧臣注日:“智能发谋,信能赏罚,仁能附众,勇能果断,严能立威”(《十一家注孙子·始计篇》),意思是说,有智力能够形成谋略,讲信用能够做到赏罚分明,仁义能够做到众人归附,勇敢能确保遇事果断,纪律严明能确立自己的威信。与儒家所提出的智、仁、勇三达德相比,兵家增加了信与严的内容,强调信守诺言与纪律严明对于为将之人的重要性。智、信、仁、勇、严被后人称为“为将五德”,是今天企业家提高自身素养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4.
苏万贵 《会计之友》2007,(8X):94-95
中国古人非常重视信用,不仅将其列为“五常”之一,而且将其作为立身之本。这方面的格言、故事很多,不胜枚举。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提出施政之要,就是足食、足兵、民信,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保留一项,那就是“民信”,因为民无信不立。可见,信的极端重要性,孔子将其看得比食、比兵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信用与法律     
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自古以来倡导诚实守信。从先贤圣人到诸子百家无不把守信作为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信用二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有:“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用,可施行也。”信用二字是说,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要施行自己的诺言。这里的信用是对个人而言,是诚实守信的意思。信的美德可谓源远流长。  相似文献   

6.
中小企业贷款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贷款的非对称信息,存在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我国目前在中小企业贷款中出现的银行“惜贷”、“惧贷”和中小企业忽视维护自身信誉的现象,是在现有不完善的信用制度安排下授受信主体间动态博弈的结果。因此只有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担保体系,健全企业制度,规范企业财务制度,建立信用经济,才能建立形成中小企业贷款市场良性循环的有效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构建企业信用体系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社会信用制度概述信用是一切制度和规范得以确立和运行的基础,是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建立的依靠。诚实守信在中国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本。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诚实信用的道德要求源远流长。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理念。传统的信用伦理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以资剂结信而止讼。”(《周记·地官司徒·司市》)春秋时期,“信”的意义得到了原始儒家的阐释,与“忠”、“孝”、“仁”、“义”并列,成为儒家处理一般社会关系的唯一的伦理准则。至汉代,契约的结尾都有“以印为信”的…  相似文献   

8.
谈信用工商     
孔子日“足兵不如足粮,足粮不如民信”。凡古能成大事,多以信义布于天下,因而工商部门要想在信用建设中有所作为,不应仅把角色定位在企业信用的倡导上,努力打造自身信用,取信于民,也是当前之要务。  相似文献   

9.
关于会计诚信的重要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指诚实、守信。无信而不立.“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诚信在会计行业尤为重要.正像”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指出的那样,“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把信用作为会计工作的生命线.诚信不仅是一种责任.更与重大利益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刘伟利 《民营科技》2010,(5):103-103
诚信是现代汉语中的组词,“诚”指真心,不虚伪,“信”是指讲信用、真心、不虚伪。诚信是道德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和谐社会”的需要。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个人信用体系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是市场经济良性运作的基石。大学生要加强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1.
《财务与会计》2008,(2):45-45
信用5C分析法就是通过“5C”系统来分析顾客或客户的信用标准,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监督与选择》2011,(4):56-57
随着桑塔纳、桑塔纳2000逐渐丧失了竞争中级车市场的魅力,大众再一次在中国市场投放了一颗重磅炸弹.这就是PASSAT B5。事实上,PASSAT是风的名字,这种风的方向很少改变.它们年复一年,遵循着自己的轨迹流动着.很讲信用。因此被称为“信风”。  相似文献   

13.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的“桃园三结义”,三位兄弟海誓山盟,实乃以诚信为本。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寓言中的“渡船丢囊”,都讲了诚信的重要。古往今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它已成为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说“基层”是指以工商所(分局)为基本执法层面,包括工商行政执法前线指挥部———县级工商局在内的相对独立的执法单元。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给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而市场监管和工商行政执法的前沿工作———基层市场监管,无论“入世”前还是“入世”后,都是撑起国家市场监管“大厦”的基石。因此,在总结、研究过去市场监管的基础上,应对“入世”,调整、改革和完善市场监管职能,搞好基层市场监管工作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课题。一、应对WTO,市场监管具备的基础条件和存在的…  相似文献   

15.
孔子日:“足兵不如足粮,足粮不如民信”。凡古能成大事,多以信义布于天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如何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中有所作为,打造自身信用,取信于民,建立信用工商,提升服务理念,营造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乃是当前之要务。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信用文化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信用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当前,我国企业正面临着信用环境的种种挑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为了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重的战略决策,积极应对加入WTO之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我们应加强企业信用文化的建设。一、企业信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人无信不立,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本。信用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主体对以客体对自己的相信、信赖和信托的应用,进而博得更多人的相信、信赖和信托,使自己能够运用更大的社会资源,去获得更大的社会收益。因此,信用是维…  相似文献   

17.
一看到“信”这个字,很多人就会意识到“人言为信”、“言而有信”、“诚实守信”。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诚信大国,从上古的神话传说,到先秦轴心时代的原典,无不对“信”推崇倍至。在两千年间中一直占据尊崇地位的儒家经典《论语》中,就有二十多处论及“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房地产导刊》2007,(1):123-123
坚守诚信 回报社会 “诚信”是碧桂园立身之本,是碧桂园发展的基石,是碧桂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核心价值。碧桂园始终以“诚”取“信”于客户,取“信”于伙伴,取“信”于社会,不断发展,追求完美。  相似文献   

19.
企业信用是企业正常经营中的自律环节。影响着企业产品的质量、服务,是外界对企业品牌优劣评判的标准之一。其信用标准的高低可清楚地预示一个企业,一种产品的未来。由于市场发展阶段所限,有企业未能理解,放弃了这种自律能力,也就放弃了蕴藏其中的生产潜力,而主动故意放弃信用的“市场混水摸鱼者”则是市场健康和已建立市场信用自律企业的大敌。帮助市场信用建立,支持信用企业是政府的经济职能。临沧市工商局便是以企业信用分类监管促进企业、市场自律力建设的。  相似文献   

20.
诫信,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美德。“信为万事之本”、“百善信为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些古人的经典训诫,潜移默化地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人们。新形势下的信用制度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宏大社会工程,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统一认识,形成合力。“信则兴,无信则废”。诫信是一个企业、一个城市乃至一个省一个国家的生命所在。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从我国信用制度建设的状况来看,有5大难题亟待破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