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PO(BANK PAYMENT OBLIGATION)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贸易和结算支付方式,正如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组织)在2011年会上宣布的:BPO是创新性工具,将使进出口商和银行一道更好的参与国际贸易、降低风险,同时获得更好的金融服务。那么,较之于跟单信用证,BPO有何优势?BPO能引起国际贸易项下信用证结算领域的变革吗?  相似文献   

2.
电子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不断深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交易效率的不断追求,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该文探讨了信用证电子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电子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不断深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随着全球贸易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们对交易效率的不断追求,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日益明显.该文探讨了信用证电子化的发展历程,以及电子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上,采用最好的国际贸易货款结算方式,对进出口企业至关重要。目前国际贸易货款结算的常用方式主要有托收和信用证两种,每种方式都各有其利弊。根据这两种货款结算方式的分析和比较,建议我国外贸企业在选择国际贸易货款结算方式时最好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5.
苗红 《辽宁经济》2003,(10):53-53
国际结算方式主要有信用证和付款交单(D/P)、承兑交单(D/A)、赊销(O/A)等非信用证结算等几种方式。其中信用证结算方式,因其以银行信用作为付款保证,曾是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支付和结算方式,但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竞争的日趋激烈,结算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信用证结算方式虽然风险小,但是费用较高、手续繁琐、还要在较长时间内占用买方的资金和授信额度,对买方较为不利。非信用证结算是以买方的商业信用作为付款保障,银行手续简便,不占用买方资金,买方还可以远期付款,对买方较为有利。由于竞争的加剧造就了全球性的买方市场,买方更愿意选择对其有利的非信用证支付方式。据统计,欧美企业间非信用证结算方式使用比例已达贸易量的80%~90%,亚太国家信用证的使用比例也在逐年下  相似文献   

6.
郭松珍 《特区经济》2011,(9):236-237
伴随我国加入到WTO,国际贸易日渐充实频繁,作为在国际结算中占突出地位的结算方式的信用证也渐渐受到我国外贸出口企业业务人员的信赖,但是信用证并不是完全的安全,它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为此,采用良好的防范措施是相当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的国际贸易中,普遍采取信用证作为贸易结算的方式.由于信用证所具有的表面真实性、独立抽象性等特点,为国际贸易带来了相当的便利和发展,但是同时也给信用证制度埋下了隐患,使不法分子有机可秉,实施针对信用证的诈骗行为,给贸易中的参与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文章主要介绍信用证欺诈相关的一些常识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跟单信用证使用非常广泛,一直被视为是相当保险的一种结算方式,实际操作中,它往往与银行的贸易融资相关联,深圳作为全国进出口贸易较为发达的地区,信用证及贸易融资运用得非常普遍,但由于信用证的条款问题及其他一些问题,使得信用证结算方式潜伏着很大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信用证结算的作用、风险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证业务集结算和融资为一体,为国际贸易提供综合服务,对进出口商及银行都有积极作用,在促进贸易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一些风险。文章分析了信用证的作用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证作为一种结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中。它之所以被广泛应用 ,主要是它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买卖双方分处异国、相互了解较少而产生的不信任感。我国现用的贸易结算方式除了现金和票据 (汇票、本票、支票 )以外 ,主要就是委托收款和托收承付。而这种落后的结算方式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间三角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我们能否找到一种有效的结算方式来弥补这样的不足。而信用证恰恰通过本身的特点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际贸易结算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既有传统意义的风险,诸如进口商不开证、开假证、附加"软条款"、以"不符点"为由恶意拒付等;也有现代意义的风险,如买卖双方相互勾结对进口代理商实施诈骗、滚动开出无贸易背景的信用证、出口商利用远期信用证中欺诈例外的豁免骗取货款、进口商利用受益人对信用证条款的理解欠缺恶意拒付等。因此,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用证结算风险的防范,特别是针对当代信用证结算欺诈的新特点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2.
信用证结算是出口企业常用的、最重要的结算方式,它比其他结算方式更方便、也更安全;但由于信用证的特性和诈骗分子的冒险心理,使得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加大,并在我国进出口贸易中连连出现货款两空的现象.为更好地防范信用证结算风险,必须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同时学会用国际惯例和法律法规防范风险.  相似文献   

13.
苗红 《辽宁经济》2005,(4):80-80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日益明显。在国际结算方面,使用信用证的比例逐年下降,代之以非信用证方式的比例逐年上升。我国的出口商为了提升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就要适应这一国际结算变化的趋势,采用优惠灵活的非信用证结算方式,如托收中的承兑交单(D/A)和记账赊销(O/A)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结算的一半以上是采用信用证方式。但是,由于信用证业务自身的复杂性和游离于基础合同的独立抽象性,加大了风险防范和金融监管的难度,因信用证引起的纠纷此起彼伏。本文就防范国际信用证业务的风险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5.
陈丽洁 《特区经济》2011,(3):257-259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支付手段,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保证了国际结算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然而信用证软条款频频出现,使信用证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国际贸易发展也将因此受到阻碍。本文就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性质、表现形式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王飒 《辽宁经济》2007,(7):49-49
信用证是最常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国有银行的介入让信用证的可靠性得到了加强,因此信用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银行在信用证结汇中只对单证进行表面的审查,而不审查货物,这就让一些不法商人有可乘之机,利用信用证这一特性进行欺诈活动,我国信用证欺诈案也在日益增加。从信用证的欺诈中可以看出,信用证欺诈一般涉及的金额都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前,信用证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最为广泛和最为重要的一种结算方式.但广泛应用并不意味着最安全。为了避免风险,进出口双方应严格进行审查、把关,采取适当防范措施。本文主要结合江浙闽粤一带外贸企业的实例,分析我国外贸企业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浅析信用证结汇方式下出口商收汇风险的存在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目前已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常用手段.出口商采用信用证作为结汇方式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文章试图分析出口商采用信用证作为结汇方式时收汇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风险的主要类型,进而提出控制风险相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欺诈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信用证软条款就是一种常见的欺诈方式,本文在分析几种典型的软条款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对策,以期对我国外贸企业识别某些外国不法商人设置的陷阱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信用证由于能保证卖方及时安全地收到货款,有助于解决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已经成为当代国际贸易中最流行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信用证中的一些软条款却常常会被不法商人作为诈欺、违约、拒付的借口,使信用证的受益人蒙受损失。因此,必须提高对软条款信用证的认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防范和规避其中的陷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