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辉 《活力》2010,(6):90-90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形象信号给人们的视觉刺激最直接,最强烈。一个人的形象要靠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塑造,受他本人的思想方法,道德品质,气质、性格等因素制约。而一个群体的形象则由其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塑造。图书馆的整体形象决定了它开展工作的程度,也影响着本地文化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员通过自身素质、修养,文明程度,乃至仪表举止等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的表现来共同努力塑造。本文着重谈如何塑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形象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建新 《中外企业家》2013,(7S):141-142
图书馆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域、一个城市形象的文化标识,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座学府、一个区域独特的文化内涵,因而,图书馆建筑应是一个有别于其他建筑的特殊建筑,本文从图书馆建筑是文化的特殊标识、当代中国的图书馆建筑要明确地突出中华文化的民族特性、提倡图书馆建筑要展现时代精神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说明图书馆建筑应是一个融文化性、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充满魅力,令人向往的圣地。  相似文献   

3.
骆启升 《民营科技》2010,(5):249-249
公共图书馆是现代文明社会里不可缺少的社会文化机构,是一个城市文化水平的标志性建筑,新时期的公共图书馆建筑应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是建筑设计的永恒主题,也是现代图书馆建筑人文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馆建设中,秉承以知识殿堂为主线,以读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建筑新理念,追求现代学习方式的建筑空间,探索温馨舒适、自然和谐、宁静优雅的图书馆环境,是我国图书馆建筑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各种作业活动受信息科技影响而改变,因为图书馆空间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性会影响读者使用图书信息资源,将使得图书馆的重心由馆藏空间需求变成强调读者使用空间的需求。图书馆建筑新理念,并非只是外形规划的理念,而是一种服务的理念,使图书馆逐渐转型成为信息中心、资源共享中心、学习空间等。本文将从规划与设计之意涵、图书馆建筑规划与设计、建筑规划书等分别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形象定位与文化力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形象是最近几年刚刚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城市作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能否持续、快速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众对其良好的印象和评价。因此,为城市塑造美好的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繁荣、健康地发展,是每个城市迫切的需求。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文化力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是构建一个有特色的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它有助于一个城市在都市群落中快速地识别出来。因此,在城市形象塑造过程中,特别是城市精神理念的提炼、市民素质的提高以及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和设施、…  相似文献   

6.
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是目前图书馆发展的一种趋势,图书馆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馆员都要处处体现出“人性化”,因此,图书馆加强对读者和馆员的人性化关怀的管理,对图书馆的健康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论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作为一个城市的灵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阐述城市文化的内涵入手,诠释了图书馆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及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城市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离开服务去奢谈图书馆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空谈。美国图书馆界曾就各个因素在图书馆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图书馆建筑占5%,信息资料占20%,图书馆员占75%。由此可见,人是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和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危机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社会形象和图书馆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曲悦 《民营科技》2013,(9):97-97
图书馆的人本管理就是将人当做管理的主题,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中,有很多的因素在其中,但是对于整体管理的好坏来说,影响最大的还是人,因为人在管理活动中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能。其中人本管理中人的界定范围主要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另一个则是来进行查阅的读者。在以前的图书馆管理中我们所提出的读者至上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的体现,但是却有将整体的概念没有认识深刻,人不仅仅包括读者,还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所以在以前的图书馆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的服务开展的不够透彻,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不够。  相似文献   

10.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交流中心,还是大学生寻求知识、寻求理想的良师益友,图书馆被称之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因此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手段,是图书馆管理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图书馆正向着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信息社会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结合图书馆工作,就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对改进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王光年 《价值工程》2013,(14):320-321
在城市文化理论研究中从公共图书馆发展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系看出,两者是成正比的。公共图书馆提升着一座城市的知识文化风韵,起着城市文化建设主阵地作用,为促进城市每个公民素质以及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发展适应现代城市的图书馆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于社会文化,是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图书馆是怎样一个媒体来面向公众的,以及来提高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展开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海英 《活力》2011,(6):250-250
关注读者、重视读者,把图书馆建成读者的“精神家园”和“终身学校”是图书馆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天职所决定的。事实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用户群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不仅文化需要图书馆,那些盲流、民工等都有权利走进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弱势群体,是当前图书馆面l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就像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管理经营水平、文化精神、市民生活状态等都会在这张"名片"上体现。城市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和文化的集中反映,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杰出的富有个性的建筑是这个城市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优化宁波大都市区的空间形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塑造宁波市城市形象的主要途径包括塑造特色形象 ,建设标志性建筑 ,确定城市色彩和建筑风格。作者提出要点、线、面结合 ,把城市风貌分区和景观点建设相结合 ,优化城市的空间形象。  相似文献   

15.
吴书舟 《价值工程》2013,(17):299-300
从战略层面看,柯平教授所谓图书馆的"体系"、"文化"、"文化软实力"和"公民文化权益"两个基本保障等三个方面,必须予以重视并深入研究的观点,缺乏当前图书馆数字化转型的时代特点,值得商榷。如果承认图书馆数字化即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则明确在数字图书馆的条件下,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图书馆与读者、出版商,国家图书馆与基层图书馆等三个新型关系,才是研究图书馆战略所必须高度关注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杨丽艳 《活力》2006,(2):157-158
一、图书馆文化内涵 图书馆文化并不只是“图书馆”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的简单组合,而是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共同作用和影响,随图书馆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历史现象。图书馆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指图书馆中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总和,如图书馆的建筑、物质设施、技术装备和信息产品等。制度文化指关于图书馆的政策法规,以及图书馆内部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是图书馆依法治馆、以德治馆的法则,是完成各项任务、实现图书馆目标的重要手段。精神文化指图书馆的价值观、思维模式、行为准则、习惯、社会心理等。其中价值观是核心,是图书馆内部大多数职工对图书馆活动的追求、志向及意义等看法趋于一致时所形成的总体观念。图书馆职工应具有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信念,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图书馆文化内涵的3个方面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精神文化是灵魂。  相似文献   

17.
《价值工程》2016,(32):183-184
读者协会是图书馆联系广大读者的桥梁,读者协会参加图书馆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辟读者服务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读者协会参与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意义、方式及如何让读者协会更好的参与图书馆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徐艳 《乡镇企业科技》2013,(18):108-109
一个城市能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两点:第一,人文特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孕育和发展了中国的建筑文化,独特而丰富的建筑文化铸就了具有独特气质的中国建筑。第二,建筑风格。城市建设所包含的内容很广泛,但建筑形象在其中尤为重要,良好的建筑空间环境和建筑形象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建筑建设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区域特色及民族特色的体现能给城市增添巨大的活力和生命力,进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性循环的效果。因此,城市建设在建筑上民族文化等个性特征的体现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读者服务互动性表现为馆员与读者之间良性的相互交流、沟通、选择、影响。是一种双向交流与促进的服务方式。这种互动的主体是平行的,读者对于图书馆的反馈意见,成为检验图书馆服务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如何通过与读者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营造一个和谐、互动的图书馆服务环境,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郭文妍 《活力》2010,(17):43-43
文化,是建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建筑深蕴的精神性内涵。建筑是人类文化的巨大载体,图书馆建筑中最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便是其展现的文化性。文章主要阐述了人性化这一理念在图书馆建筑风格、内部布局等诸多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