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周晨 《经济研究导刊》2009,(13):101-103
中国目前的法律规范极为一致地认定存款的所有权归属于存款人,但实践中存在很多做法貌似与存款人享有所有权的规定相违,事实上这是对存款性质及其存款行为法律认识的不够充分所致。暨南大学的李健南博士提出了存款行为是一种消费寄托,存款能使存款所有权的即刻转移的观点,无法自圆其说。由于现代社会物之价值形态的彰显,物的所有与利用逐渐分离,存款作为价值形态之物,其所有权依然属于存款人。事实上存款合同一种由存款保管合同与货币利用权转移合同相结合的混合型合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着手,列举了印花税的纳税范囤,进而通过对贴现合同与借款合同的比较,分析了贴现合同是否缴印花税.  相似文献   

3.
曹瑞峰  焦国宏 《经济论坛》2004,(23):126-126,113
邮政企业在运营中需要签订的合同繁多复杂,既包括狭义上的合同,如买卖合同、供应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合同、运输合同、技术合同、委托合同等,也包括广义上的如劳动合同,且在不同合同中,合同主体权利义务也是不同的。这种复杂性为合同管理带来不便。从合同法理论考虑,合同同时具备静态性和动态性。  相似文献   

4.
1908年,改约签订的《津浦铁路借款合同》,成为清末借款筑路的重要转折点,不仅改变了过去以路权做抵押的借款模式,而且也收回了部分利权,这一模式被称为"津浦铁路借款"模式,为沪杭甬等铁路借款模式所采用,成为铁路借款模式的范本。本文结合中国财税博物馆藏"津浦铁路债券"以及相关史实资料来回顾晚清时期津浦铁路筑路及借款合同的来龙去脉,以及由此形成的津浦铁路借款模式对当时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物业服务合同与委托、雇佣、承揽这些有名合同以及混合合同相比,在合同的法律性质上具有特殊性。物业服务合同具备诸多其他典型民事合同的特征,但又不与其中任一合同完全吻合,所以可以构成一种新的合同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前学界对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认识存在分歧,主要有民事合同、行政合同、混合契约以及经济合同等不同观点,从动态角度看,这几种观点都有各自的局限性.由于政府采购合同本身的复杂性,应该从多个角度对政府采购合同进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虹雯 《现代财经》2006,26(6):63-67
格式合同产生于19世纪后半叶,而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并被广泛地应用.虽然格式合同具有传统合同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其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要有效控制格式合同,应从格式合同的法律特点出发,结合我国与外国关于格式合同的立法实践,就如何完善格式合同制度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舒立  杜玲玲 《生产力研究》2003,(5):134-135,158
针对立法与实践在网络购物这一新事物上存在着的脱节问题 ,本文就网络购物合同主体、合同成立的条件、要约的撤消以及网络点击合同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1.电信合同不同于租赁合同。有观点认为,电信合同在法律性质上属于财产租赁合同,合同标的是由线路、中继站、电源、终端可控制中心的硬件和有关软件所组成的广义通讯系统。笔者并不否认电信合同和租赁合同具有某些相似性,如两类合同的履行均以移转一定财产的使用收益权为前提。但二者仍存在很大差异。第一,合同标的不同。租赁合同的标的是现实存在的非消耗性的特定物,承租人有权根据租赁合同约定实际占有、使用和控制该租赁物。电信合同则以电信服务这一行为为其标的。电信企业提供服务既需要借助于某些有体物(如通信线路等),也需要借助于无…  相似文献   

10.
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两个必经阶段.由于合同法要求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而同时合同法中又存在要约的撤回和撤销制度,于是在合同的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目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要约的有效期间和存续期间这两个概念,以解决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无效合同中约定的事实行为条款,作为有效合同的生效条件,是否受法律保护,在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文章结合订立和履行合同应遵循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和对无效合同的处理,得出结论:双方对事实行为的约定和履行完全出于自愿且真实,对其均有拘束力,应当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2.
戴菲菲 《时代经贸》2007,5(3X):157-158
要约和承诺是合同订立的两个必经阶段。由于合同法要求承诺必须在要约的有效期限内作出,而同时合同法中又存在要约的撤回和撤销制度,于是在合同的实践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根据目前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要约的有效期间和存续期间这两个概念,以解决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曹晖 《经济师》2008,(11):96-97
文章通过对一起借款纠纷案的评析介绍有关公司合同理论的内容,并同时参考国内外相关著作进行评价,分析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比较适当的理论,以期能完善公司合同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一、关于贷款质量的分类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关于贷款质量的审定,传统的方法是以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为标准进行分类的。在借款合同约定期限以内的,即未到期的贷款均视之为正常贷款;超过借款合同约定期限而末归还的贷款,即逾期贷款,则视之为不良贷款。这种以借款合同约定期限为标准来划分贷款质量的方法是静态分析法,既不能真实地反映贷款资产的质量,又不能及时地发现贷款内在风险的发生,有很大的滞后性,因而它不能起到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房屋买卖中介服务合同并不能简单地一律定性为居间合同,而应当根据房屋中介服务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内容确定该合同的性质。如果合同约定的中介方之义务只有促成委托人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之义务,那么该合同就是居间合同;如果该合同中约定的中介方之义务除了促成委托人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之义务外,还有其他义务内容,那么,该中介服务合同是委托合同或者是兼具居间合同和委托合同性质的复合合同,可称之为房地产经纪合同。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被推向市场,金融业亦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企业贷款靠政府、依赖银行的状况已不复存在.但近年来,一些企业因经营困难,负债比例高,往往央求一些经济实力较强、信誉较好的企业出面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并将所借款项转给自己使用.由于委托借款合同的实际用款人大多资信不佳,经营不善,很少能按期还本付息,而借款人虽与金融机构签订了借款合同,却往往又以自己实际上并未用款为由,拒绝承担还款义务,往往形成纠纷,引起诉讼.本文试就正确处理此类纠纷的途径谈些浅见.  相似文献   

17.
在项目管理中,合同管理是一个较新的管理职能,近十几年来,合同管理已成为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并始终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本文结合合同管理工作中中长期合同的合同管理实践,分析中长期合同在合同管理中的一些特点及优势,讨论中长期合同在合同管理中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论述在合同管理中,采用中长期合同模式在项目管理中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机构办理的自营类贷款业务中,贷款合同都应缴纳印花税。但是委托贷款由于其贷款性质的特殊性,在委托贷款三方协议中,既存在委托代理关系,又存在借贷关系,而国家税务总局对此类合同是否缴纳印花税并无明确规定,各家金融机构执行不一。对委托贷款合同中银行是否应缴纳印花税进行探讨,分析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有助于厘清其中的关系,更好地发展委托贷款业务。  相似文献   

19.
张莉莉 《经济论坛》2006,(11):127-129
合同关系并非是一个静态关系,它有一个从订立、履行、变更到终止的动态发展过程。现代民法从动态的合同关系中,扩张了法律所调整的合同义务关系,形成了债之关系发展上的义务群。在现代合同法中,在合同履行中,当事人所负担的并不以给付义务为限;在合同成立前及终止后,当事人亦负有某种作为或不作为义务,即后合同义务。一、后合同义务的涵义与性质后合同义务在理论上又称作后契约义务。关于后合同义务的涵义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根据我国《合同法》第92条以及有关的民事立法,我认为后合同义务是指在合同关系终止后,基于诚实信用原则,根据…  相似文献   

20.
季兴彪 《时代经贸》2007,(1Z):121-122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银行业又是金融业的核心,银行业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活动中,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了其具有高风险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有许多措施,但法律手段无疑是最有效的措施。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签订履行借款合同和依法收贷过程中寻求有效的法律手段,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